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感觉人生很艰难,怎么办?

0
分享至

作者:Lachel

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昨晚发了一条推送,跟大家科普了「季节性情绪失调」,建议大家多出去走走,放松心情。

有点意外的是,后台收到好几百条倾诉。

这才发现:原来,好像这段时间,不少人都在经历着一些有点难熬的日子。

也许是工作,也许是家庭,也许是学业,也许是感情,也许是个人的方向……似乎,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坎,横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难免被绊一跤、停下来。

所以,今天想写一写这个话题。

也许没有办法给你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但我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多多少少给你一些启发,思考,安慰,帮你度过生命中可能的低谷和彷徨。

在未来的生活中,万一有某个时刻,你觉得生活很难捱(衷心希望不会遇到这样的时候),不妨打开这篇文章,也许能给你一点力量。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让我们连接起来,一起点亮光明。

1

首先,我想告诉你: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总有一些时刻,会感到沮丧,觉得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自己为敌。尽管从漫长的一生来看,很多事情在事后都只是小事,但在当下,它就是会让我们沉浸进去,陷入进去,难以自拔,难以挣扎。

每个人都一样。再理性的人,也会陷入情绪的泥淖里。你是如此,别人是如此,我也是如此。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只有自己才能明白的焦虑、压力、空虚、无望……人世间的悲欢并不相通,因此并非它们不存在,只是每个人都要独立承担罢了。

所以,当你感到难捱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并不存在「为什么是我」,你所经受的,正是这个世界加之于人类整个群体的普遍困境。

每一个人,从某个角度来说,其实都是我们的伙伴和战友。

我们也许无法理解彼此的痛苦,但我们能够理解这种困境。

那么,为什么说,这是世界加之于人类的普遍困境呢?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你也许会知道: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存在先于本质。我们是先有了存在,再去探寻意义,给存在赋予意义 —— 这是存在主义的观点。

但是,知道这一点,并不意味着你能够真正地接受这一点。

接受「存在是没有意义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整个生命都是没有目的的。我们偶然地来,又终将偶然地离开。而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哪一个人,哪一条法则,哪一套规律,指引你「必须」如何去做。

换言之,世界赋予我们的,是绝对的自由 —— 但绝对的自由一定是好事吗?也许未必。有时候,绝对的自由也许意味着无序,亦即无限的可能性。但生命作为熵减的有序体,这本质上就是互相对立的。

而绝对的自由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价值的相对性。我们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只是在遵从自己所定下的游戏规则而已。就像在沙滩上堆城堡的孩子 —— 我们觉得它是有价值的,只是因为在我们的眼中,它是有价值的。

并不存在一个超越所有客体之外的主体,来评判它(以及我们)存在的价值。

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存在主义危机」。

它指向的是存在的荒谬性。亦即:

如果存在没有意义,那我们为什么而存在?

如果存在没有价值,那我们可以走向何方?

2

但生活还是要过。

因此,许多人对抗存在主义危机的策略,就是把自己的意义和价值,锚定在某一个目标上面。

这个目标,可能是工作,事业,家庭,行业,领域……诸如此类。通过专注于这个目标,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我们的存在、付出和努力,可以确切有效地对这个世界作出改变,干预和影响这个世界。

这就是反馈。可以说,正是有效的反馈,成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支点。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常犯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太过于聚焦了,常常会无限放大这个目标,误以为,我们 生的活里,只有「它」这么一个东西。它就是我们生存价值和意义的唯一寄托。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当我们把所有价值锚定在一个东西上面时,我们所有的注意力,就都放在它的身上 —— 就像一个特写镜头一样,我把它称为「特写效应」。

我们会期望,我们所做的一切行为,所有的举动,都能有即时的、期望中的反馈,这样,我们才能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回路里面。

但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事物都会有意外,越复杂的系统,就越容易因为微小的扰动,产生不可预料的结果。

因此,在我们漫长的一生里,一定会有大大小小各种打破预期的意外发生。而这些意外,就特别容易被我们的「特写效应」放大,进而冲击到我们存在的价值感、意义感。

最常见的就是什么呢?失去反馈。

我们总是会有一个念头:要尽可能地控制我们能够控制的事物。那么,当我们所锚定的目标,因为正常的波动而失去反馈时,我们就很容易陷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之中,产生巨大的失控感,从而产生一连串的负面后果。

比如:

兢兢业业,从不犯错,但工作一直没有起色; 每天起早贪黑,费尽心力,但家人还是不理解自己; 该做的都做了,但一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就像面对一个无底深渊……

实际上,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的这种锚定,始终是一种幻觉,是我们给自己设定的「游戏规则」 ——它依靠切实的、即时的反馈存在着。

现在,反馈丢失了,就像我们手里紧紧攥着的缰绳突然断开了,把我们抛在一个陌生、没有方向的原野里。我们被抛回到了原点,重新体验到了存在的荒谬性。

如果你觉得有点复杂的话,我再帮你梳理一下:

生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它导致了无序。

为了让无序变成有序,我们需要锚定于某个目标。

这种锚定依靠切实的即时反馈而存在,被我们感知到。

但一切系统必然存在波动和意外,所以一定有某些时刻,这种反馈会丢失。

一旦反馈丢失了,这种失控感就会被我们的「特写效应」放大,从而将我们抛回存在的荒谬原野。

而这种无-得-失的落差,会对我们造成更强烈的冲击,令我们产生沮丧、无望、焦虑、压力……

因此,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不断在充实和空虚之间来回切换,在意义和荒谬之间循环。

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所感受到的一连串体验和记忆,一连串只属于自己的起起落落,就是我们的生活。

3

看出问题了吗?

很多时候,当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时,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的「特写镜头」遮蔽了一切,让我们只能看到很小很小的局部,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

当你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某个事物上面时,它一丝一毫的微小波动,对你来说就是巨大的冲击。

但是,如果你退一步,让镜头囊括更多的对象,让自己看到更大的视野,你也许会发现:

原来世界这么大。在我所认知的边界之外,还有这么多我可以去关注,可以去「锚定」的东西。

我们的锚定和特写,很多时候往往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环境的限定和灌输。在我们不知道该走向何方之时,我们往往会遵从身边的圈子,所接受到的事物,乃至于整个社会舆论、环境和圈层的规训。

但这些东西为我们所设定好的路,是不是一定适合我们?我们是不是一定要走?

千万不要忘了:并没有哪一条法则,规定你一定要走某一条路。路,是我们用来摆脱生存荒谬感、确认价值感的工具。它是依附于我们而存在的,而不是我们依附于它而存在。

并不是说:你一定要走这条路,你的存在才有价值。而是:我们的存在本来就有其价值,只是我们需要一个衡量的工具,这才选择了这条路。

举个例子:一定要获取世俗的成功,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吗?不是的。这是这个时代给我们塑造的最大幻觉。

世俗的成功当然不坏,但它并不是幸福的唯一来源,它也绝不能消除痛苦。如同叔本华所说:生活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欲望构成的。我们在追逐欲望的过程中会痛苦,满足了欲望会空虚,产生新的欲望,又会进入这个循环……就像一个钟摆。欲望不息,钟摆不停。

我们之所以会把世俗的成功当成唯一的指向和目标,只是因为我们都没有经历过那个层级的痛苦和空虚而已。

所以,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好的生活一定要有一个必备条件,是什么呢?多元化。

你把意义感和价值感,锚定在越多的对象上面,分摊到每一个对象上面的负担就越小。同样,任何一个对象出现波动,对你造成的冲击也就越低 —— 你总是能从其他对象上面获得反馈和能量,用来抵抗失控、重新获得掌控。

从这个角度来说,世俗的成功,所能带给我们的,也不过就是更多一点的选择而已 —— 这当然是好的,但绝不是唯一。

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决定自己的视角,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元。

一阵风可以轻易扑灭一根蜡烛,但是谁能扑灭一个星空呢?

试着把你的人生镜头,从特写,拉远一点,再远一点,让自己看到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世界这么美好,充满着这么多的可能性,为什么只看到眼前的不足呢?

4

过度地追逐某一个目标,陷入「特写效应」,还会造成一个后果,就是过分关注「未来」而非「现在」。

实际上,幸福来自于什么呢?很多时候并非来自未来,而是来自于现在。

许多存在主义的学者,都把自我意识过剩视为存在主义危机的诱因。比如,挪威思想家扎普夫认为:人类意识悲剧性地过度发展,导致存在主义焦虑。意识的过剩使得人类不断地追问意义,但是存在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这就导致了这个需求永远无法被满足。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则认为:我们总是过着不真实的生活,沉浸在日常琐事、家长里短之中。唯有当我们从中摆脱出来,拒绝社会强加给我们的共同幻想时,我们才会看到生活的真实面貌。这种真实面貌显露于自我意识高度过剩的情境下,也正是它导致了焦虑。

如果说自我意识本身加剧了存在主义危机,那么,如何消除这种焦虑,获得内心的幸福和富足呢?

你也许已经想到了:那就是让自我意识跟外在的世界融合,消除这种「过剩」。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心流。当你聚精会神处理某件感兴趣、又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时,就会进入心流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的自我意识跟手头的任务是高度耦合的 —— 它就像一张网,跟你的自我意识互相交融、纠缠,融为一体。

所以,为什么说心流总是伴随着满足感和幸福感?就是因为:心流可以消除自我意识过剩,让我们感受到足够的充实感和控制感,从而从这种焦虑和荒谬感之中摆脱出来。

这也是我多次强调「去创造,而非消费」的原因:心流只会出现在创造的过程中。

像写一篇文章,拍一个视频,做一桌菜,设计一张海报……无论你在做的是什么,只要它满足「足够感兴趣」和「适当的难度」,你都可以从中体会到这种高度沉浸、思维高度激发、充满即时反馈的成就感。

当然,不仅限于心流。实际上,当你的注意力,从未来 —— 也就是「目标」与「现状」的差距 —— 抽离出来,转而投注在「现在」之上,去关注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情绪、想法,关注自己身处的场景,关注包裹着自己的这个世界时 ——

也正是你的自我意识和外在世界互相融合的过程。

比如:观赏路边的风景,体会阳光打在身上的温度,倾听流水和风吹过的声音,跟新朋友聊聊一个不了解的领域……这些细节,都可以是一个「融合自我意识」的机会。

这种融合的耦合性越高,你就越能够感受到「全身心投入」的体验,从而放下焦虑、压力和烦恼。

这也正是许多人烦恼的来源。我们总是脚步匆匆,总是抬头望着似乎遥不可及的目标,计算着跟目标之间的距离;却经常忘了,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从中寻找到坚实、有力的支撑和快乐。

有时候,停下来,慢一点,会更好。

5

最后,分享几个有效的方法,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力量。

1、多元化

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永远是保持风险最小化的最好方式。

从高到低,大致有这么几个层次:

方向上:要理解,你的方向绝不仅仅只有一种可能性。大城市,小城市,大公司,小公司,旧行业,新行业……不同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劣势,不一定适合你,但永远都存在尝试和探索的空间。

事业上:多接触一些不同的领域,让自己紧跟一线,了解环境和趋势的变化,时刻拥有重新开始的选择和可能性。

生活上:多培养一种爱好,多接触一些不同圈子的人,也许在某些时候,这些无心播下的种子就会开花。

思维上:永远不要过度看重某一样东西,不妨多问问自己:它对我来说最本质的意义是什么?我还有其他替代方式吗?我可以通过别的途径来达到相似的效果吗?

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就像一个个「能量仓库」。平时,你可以把你的能量、希望和快乐寄存在里面,等到需要的时候,再从里面取出来,用来对抗失衡和虚无。

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系统,让它具备足够的弹性,这将会是你面对生活的荒谬感,保持不被打垮和摧毁的最佳方式。

2、寻求联系

我一直强调一点:要去寻求跟这个世界、跟其他人的联系。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要对抗的是这个世界本身的虚无,所以,当你跟其他人联系起来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足以跟它抗衡的、群体的力量。

能够对抗黑夜的,只有黑夜里连成一片的灯光。

无论是社交也好,交流也好,去创作也好,本质上,都是去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自己成为一张巨大的网络上的一个节点,把这种力量和精神链接传递下去,触及更多的节点。

这也是意义感的最好来源:触及更多的人,连接更多的人,凝聚更多的人。

一方面,走出去,发出自己的声音,去接触和凝聚别人,传递精神之火;另一方面,当你需要帮助时,去向他人求助,从别人处获取支持、信念和鼓舞。

是什么让一条河流不会干涸?不是它本身,而是更多的河流。

3、拉长视野

很多事情,如果我们放到漫长的一生里、放到整个世界形形色色的人群里看,你会发现:它其实也许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过:我们的烦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一个事物的「灾难性想法」—— 它就像多米诺骨牌,从一个失控开始,引发一连串的负面联想,最终到达深渊。

而灾难性想法源于什么呢?源于我们的「特写效应」。正因为它在我们的心智世界里占据的空间如此之大,我们才会把它任意一个微小的波动无限放大。

因此,我有一个小习惯:每当遇到一些难受的事情,就会从两个视角来看待它:

这件事情,过3年、5年、10年之后,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对我的人生道路有什么影响?

如果是别人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会如何开导他?

很多时候,拔高自己的视角,拉长自己的视野,你会发现:很多当下耿耿于怀的泥淖,其实,也无非就是尘埃罢了。

4、积累甜点

我的任务管理清单里面,有一个标签,叫做 Dessert。平时,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有趣的、好玩的东西,或者是可以轻易完成的小事,我都会把它们放在这个清单里,留待我精力低谷、状态不好时去做。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你可以非常容易地从这些事情里面,获取到即时的、有效的反馈,从而快速补充自己的精力,让自己感受到价值感、控制感和成就感 —— 就像甜点一样。

这些事情可以是什么呢?比如:

一些短小精悍的好玩视频; 整理文件、资料、网站; 一些一直想尝试的美食; 随手记下、值得研究的灵感和点子; 平时记录下来的「开心的事」; ……

不一定非常有用,也不一定要有结果,重点在于,它可以在你情绪低落、怀疑人生的时候,为你提供一个坚实有力的「支点」,让你快速从低谷中挣脱出来。

5、积极日记

最后,分享一个比较实用的小技巧:每天定期做一份「积极日记」。

什么叫积极日记呢?我自己的习惯,是记录这三样东西:

1)今天有什么事情,使我感到很开心?

有研究指出(McCullough & Emmons, 2003):做感恩日记,记录下「今天我最感恩的事」,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压力、提升幸福感。但感恩这个概念过于西方导向,我们使用的话,可以把它改成「开心」。

每当你遇到一些困难的事情时,打开这本日记,翻出这些点点滴滴,你一定能从中再次找到力量。

2)我操心的事情是什么?有什么是我可以去做的?

心理学上把这种做法称为「表达性写作」,亦即把使你感到烦恼的事情写下来。这可以有效减轻我们的压力(Koschwanez, et al., 2013)。

原因很简单:当一件未被解决的事情萦绕在大脑中时,我们会经常想到它,反刍它(契可尼效应);但每一次想起和反刍,大脑就会给它增加一点权重 —— 久而久之,它就会如同跗骨之蛆,不断散播着负面的念头,让我们难以摆脱。

而把它写下来,实际上就是把它清除出大脑,再用理性去剖析它,来消除你所产生的、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妄想和杂念。

这可以非常有效地释放大脑的认知资源,也让大脑从焦虑和不安中解放出来。

3)今天我感受到了什么?(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

每一天,专注去打开你的感官,记录下你所感受到的细节,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你聚焦到「现在」,使内心平静下来,更好地贴近内在的平和和安宁。

比如:

秋天的风吹过行道树发出的沙沙声; 泡一杯茶,感受它的香气,试着描述出你脑海中想到的画面; 在浴室里,调好合适的温度,体会水打在身上的感受,体验那种让思绪到处漫游的感觉……

一个小小的建议是:无需贪多,每天一个细节就可以,哪怕只记录一句话也好,重点是去感受,让自己静下来、慢下来,而不是为了记录而应付了事。

坚持这个习惯,你会从生活的细节里,获得更多的「平静的力量」。

能让我们足以对抗生活的荒谬与虚无的,唯有将生活本身,变成一场有趣的冒险。


Photo by yatharth roy vibhakar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必学线上课程】

【全面专业系统的管理服务体系】

陪伴企业成长——帮助企业持续管理能力改进

辅导/微咨询/实践工作坊/定制服务

为组织赋能——帮助企业管理绩效提升

线上/线下课程/专题内容

详情请咨询:

电话: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提升管理功底,获得更多管理思想与实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牛叨史
2025-10-31 14:32:11
开房事后临时涨价,男子拒付,女子谎报遭强奸被判12个月缓刑监视

开房事后临时涨价,男子拒付,女子谎报遭强奸被判12个月缓刑监视

可达鸭面面观
2025-10-29 10:33:02
“荒诞”的事一直在发生,老百姓还能撑多久?

“荒诞”的事一直在发生,老百姓还能撑多久?

槽三刀
2025-11-02 22:33:59
保级大战踢成了友谊赛,乔老板的赢球奖不能只发给青岛海牛

保级大战踢成了友谊赛,乔老板的赢球奖不能只发给青岛海牛

姜大叔侃球
2025-11-02 17:55:47
最快美术生,李大林2小时11分26秒获得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最快美术生,李大林2小时11分26秒获得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懂球帝
2025-11-02 12:39:30
乌克兰特种部队机降红军城后遭团灭!俄方不解:怎么会这样用兵?

乌克兰特种部队机降红军城后遭团灭!俄方不解:怎么会这样用兵?

阿龙聊军事
2025-11-02 19:19:15
最可能对俄开战的10国,大鹅的世仇占一半,前三名和大鹅必有一战

最可能对俄开战的10国,大鹅的世仇占一半,前三名和大鹅必有一战

黑洞观星
2025-11-01 16:10:09
医院抓小三后续:男子年入百万,单位电话被打爆,原配身份有来头

医院抓小三后续:男子年入百万,单位电话被打爆,原配身份有来头

鋭娱之乐
2025-11-02 08:22:31
医生提醒:70岁以上老人,宁吃热乎馒头喝稀粥,也别碰4类食物

医生提醒:70岁以上老人,宁吃热乎馒头喝稀粥,也别碰4类食物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02 23:46:04
有人账户余额全没了!警方紧急提醒:卸载!卸载!内江人注意!

有人账户余额全没了!警方紧急提醒:卸载!卸载!内江人注意!

创作者_1479191106636
2025-11-02 20:13:51
复出即巅峰!全红婵时隔183天王者归来,夺冠实至名归,超级自信

复出即巅峰!全红婵时隔183天王者归来,夺冠实至名归,超级自信

君马体育
2025-11-03 04:49:55
德转列右边锋身价榜:亚马尔2亿欧居首,萨卡第二奥利塞第三

德转列右边锋身价榜:亚马尔2亿欧居首,萨卡第二奥利塞第三

懂球帝
2025-11-03 02:51:32
紫牛头条|土木工程硕士摆摊卖创意烧饼,“小孩哥”“小孩姐”成了他最忠实的粉丝

紫牛头条|土木工程硕士摆摊卖创意烧饼,“小孩哥”“小孩姐”成了他最忠实的粉丝

扬子晚报
2025-11-02 22:05:59
孔蒂质问小法:你们赛前就是这样准备的吗?你教队员假摔了吗

孔蒂质问小法:你们赛前就是这样准备的吗?你教队员假摔了吗

雷速体育
2025-11-02 12:47:23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0-28 09:12:19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科学发掘
2025-10-31 14:06:52
220亿即将用尽?深铁对万科的借款加上了额度和增信要求

220亿即将用尽?深铁对万科的借款加上了额度和增信要求

观点机构
2025-11-03 00:30:14
趁着不少人还在观望,中国家长迅速出手,不到300万把文京区卷成“新海淀”

趁着不少人还在观望,中国家长迅速出手,不到300万把文京区卷成“新海淀”

掘金日本房产
2025-11-02 18:05:23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03 00:20:08
夺冠,全红婵还能回国家队?复出首秀夺冠,谁注意她体型变化

夺冠,全红婵还能回国家队?复出首秀夺冠,谁注意她体型变化

乐聊球
2025-11-02 21:45:47
2025-11-03 05:43:00
德鲁克博雅管理 incentive-icons
德鲁克博雅管理
学习实践德鲁克的学说
1647文章数 57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新词新词!!!来看看什么叫做“报格”!!!

艺术要闻

瓦迪斯瓦夫·谢维尼茨基:19世纪波兰杰出的画家

亲子要闻

我发现一个带娃永远不生气的理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