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获5000万拆迁款,全给弟弟,我未争,三日后母亲视频来电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清雅啊,老宅拆迁补偿下来了,5000万。”母亲在电话里说得轻松。

“这钱我全给志强,你在城里有工作有房子,不缺这个。”

我握着电话,办公室里很安静。

“好的,妈,你决定就行。”

三天后,母亲的视频电话打来,背景不是熟悉的老宅。

“清雅,妈妈有事要告诉你...”



01

我叫林清雅,今年35岁,在省城做白领。

母亲打来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加班。

办公室里只有我一个人,城市的霓虹灯在窗外闪烁。

“老宅要拆了,政府给了5000万补偿。”母亲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我停下手中的工作,这个消息来得有些突然。

老宅是祖父留下的,在老家算是独栋,位置好,面积大。

这栋房子见证了我们家三代人的生活。

我在那里出生,长大,直到十年前来省城工作。

“我打算把钱全给志强。”母亲接着说。

志强是我弟弟,比我小三岁,还没结婚。

从小到大,家里的好东西都是他优先。

“你在城里有工作有房子,不缺这个钱。”

这话我从小听到大,已经习惯了。

每当家里有什么好事,母亲总是这样说。

好吃的先给弟弟,新衣服先给弟弟,连压岁钱都是他的多。

“好的,妈,你决定就行。”我说。

这句话说出口,连我自己都觉得轻松。

或许是真的习惯了,或许是不想争。

挂断电话后,我继续工作到深夜。

回到家,丈夫陈浩还在客厅看电视。

“怎么这么晚?”他问。

“公司项目要赶进度。”

我没有提拆迁款的事,觉得没必要。

这种事情说出来只会让他不开心。

第二天吃早餐时,我还是告诉了他。

觉得夫妻之间不应该有隐瞒。

“5000万?”陈浩放下筷子。

他的表情从惊讶变成了不敢置信。

“全给你弟弟了?”

“嗯。”

“你们家也太偏心了。”

我没有回答,继续吃早餐。

这种话我听过太多次,已经麻木了。

陈浩的创业项目正缺钱,我知道他心里不舒服。

我们结婚七年,经济压力一直很大。

房贷每月8000,车贷每月3000。

女儿今年要上小学,我们想让她读私立。

择校费需要50万,这笔钱我们一直在攒。

婆婆最近查出癌症,医疗费用是个无底洞。

我的工作也不稳定,公司最近在裁员。

这些压力像山一样压在我们身上。

“你就一点都不争?”陈浩问。

“从小就这样,习惯了。”

“你习惯,我不习惯。”

他站起来,走到阳台上抽烟。

我知道他在生气,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女儿坐在旁边,天真地问:“妈妈,什么是5000万?”

我摸摸她的头:“很多很多钱。”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买很多玩具?”

“那是舅舅的钱,不是我们的。”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我送女儿去幼儿园,路上她又问:“妈妈,为什么舅舅有那么多钱?”

“因为外婆觉得舅舅需要这些钱。”

“那妈妈不需要吗?”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志强在老家开了个小超市,生意一般。

32岁了还没结婚,整天游手好闲。

母亲对他的溺爱从小就有,我见怪不怪。

我上大学的时候,家里砸锅卖铁供我读书。

同时也在给志强盖房子娶媳妇做准备。

母亲说:“女儿总要嫁人,儿子才是自己家的。”



我当时就想,那我读书有什么用?

但我没有说出来,只是默默接受。

毕业后我留在省城工作,每月给母亲2000元生活费。

但我知道,这些钱最后都到了志强手里。

逢年过节,母亲催我回家。

但关心的重点永远是志强有没有找到对象。

“清雅啊,你要多关心关心弟弟。”

“他一个人在家,多孤单。”

我心想,我在城里就不孤单了吗?

但我还是会给志强买礼物,给他介绍女朋友。

02

父亲三年前去世,生病期间花了很多钱。

母亲要我出钱,但决定权在志强手上。

“志强是男人,这种事情他说了算。”

我出钱,志强做主,这就是我们家的规矩。

拆迁消息传开后,老家的亲戚们议论纷纷。

“清雅这孩子太老实了,5000万就这么让给弟弟了。”

“志强这下发财了,够他挥霍一辈子了。”

“林家这是重男轻女的典型,女儿再有本事也是外人。”

“清雅在城里混得再好,也比不上志强一个男丁。”

我听到这些话,心里五味杂陈。

但我还是没有任何表示。

从小到大,我就是这样被教育的。

女儿要懂事,要让着弟弟,要为家里着想。

闺蜜苏晓知道后,专门约我吃饭。

她比我小两岁,但性格比我强势得多。

“清雅,你不能这样软弱。”

“那是你应得的一份。”

她拍着桌子,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

我赶紧让她小声点。

“你看看你,连说话都不敢大声。”

“你从小就这样吗?”

我点点头:“我不想为了钱和家里闹翻。”

“况且我在城里也算过得去。”

“过得去?”苏晓瞪大眼睛。

“你每个月房贷车贷,孩子的各种费用,哪一样不要钱?”

“你丈夫的生意也需要资金周转。”

“你怎么能说过得去?”

我知道她说得对,但我真的做不到去争。

从小被教育要懂事,要退让,已经成了本能。

“你知道5000万是什么概念吗?”

“足够你们家换个大房子,孩子上最好的学校。”

“你老公的生意也不用愁资金了。”

我摇头:“钱不是最重要的。”

“那什么最重要?”

“家庭和睦。”

苏晓看着我,眼神有些复杂。

“清雅,你这不是善良,这是懦弱。”

“你这样下去,会害了自己,也会害了家人。”

我没有反驳,因为我也不知道她说得对不对。

这三天来,我努力让生活回归正常。

上班、接孩子、做饭、陪丈夫。

仿佛拆迁款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但陈浩明显心情不好,话比平时少了很多。

女儿也感觉到了家里的气氛不对。

“妈妈,爸爸是不是不开心?”

“没有,爸爸只是工作累了。”

我不想让孩子知道大人的烦恼。

第三天下午,我在整理父亲的遗物。

这些东西搬到省城已经三年了,一直没时间整理。

意外发现了一份父亲手写的遗嘱。

字迹有些潦草,但能看清楚内容。

上面写着:“老宅及其拆迁补偿款,由子女平分。”

还有父亲的签名和日期。



看着父亲熟悉的字迹,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父亲是希望我能得到应有的份额的。

他在临终前还在为我着想。

我想起父亲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的话。

“清雅,你是个好孩子,但有时候也要为自己争取一下。”

当时我以为他只是想让我好好生活。

现在我明白,他是想让我学会为自己争取权益。

我拿着遗嘱,想了很久。

要不要拿这个去找母亲和志强?

但最终我还是放回了原处。

我不想因为这个和家里闹翻。

第三天晚上,我刚哄女儿睡觉。

手机突然响起,是母亲的视频通话。

母亲平时很少主动打视频电话。

一般都是我主动联系她。

接通后,母亲出现在屏幕上。

她的脸色很不好看,眼神有些躲闪。

“妈,怎么了?”我关切地问。

母亲支支吾吾:“清雅啊,有个事情要告诉你。”

她的声音有些颤抖,这让我有些担心。

突然,通过屏幕我震惊地发现....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