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好书推荐:《特色村寨建设中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0
分享至











书名:特色村寨建设中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研究

作者:徐苇苇

书号:978-7-5032-7622-4

定价:59.80元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如何让沉睡的文化资源“活起来”,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特色村寨建设中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一书给出了系统而深刻的答案。本书以龙脊梯田景区为典型样本,深入探索了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路径,为全国特色村寨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作为聚焦特色村寨文旅融合的专项研究著作,本书以“理论建构、实践破解、政策参考”三大核心为定位,形成差异化价值。

一、本书特色

1.

学术研究的 “理论补给站”

对当前特色村寨文旅融合研究中“个案分析多、系统理论少”“现象描述多、机制剖析少”的痛点,本书以龙脊梯田景区为样本,系统建构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理论框架。

2.

实践操作的“行动指南”

本书直面特色村寨文旅融合中 “内涵挖掘浅、利益分配不均、品牌推广弱”等现实难题,通过分析人地关系、主客互动、生计变迁等关键变量,为基层政府、村寨集体、经营主体提供可落地的融合路径与模式。

3.

政策制定的“决策参考”

本书紧扣“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对“文旅融合”的要求,梳理特色村寨文旅融合的内在规律,为地方政府制定“文化保护 + 产业发展”协同政策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二、以 “三大问题” 为纲,构建完整研究体系

1.理论奠基:回答 “为什么融” 的底层逻辑

本书开篇从国家战略、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三重维度,解析特色村寨文旅融合的必然性:

政策层面: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重要论述,以及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政策要求,明确文旅融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农民福祉” 的重要路径。

现实层面:剖析特色村寨文旅融合中 “传统文化内涵挖掘不深、资本存量不足、利益分配不均”等痛点,指出唯有通过系统融合,才能实现“活化文化”与“兴寨富民” 的双重目标。

理论层面:提出传统文化与旅游“磨合—融合—和合”的三阶段发展规律,揭示文旅融合受“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技术环境”多方面因素驱动的底层逻辑。

2.实践剖析:明确“融合什么”的核心要素

本书以龙脊梯田景区典型特色村寨为研究对象,聚焦“文化 + 旅游”催生的新业态,系统梳理融合的核心要素:

资源:挖掘特色村寨中“可体验、可转化、可传承”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民俗礼仪、建筑技艺、饮食文化、节庆活动等。

关系:分析文旅融合中的“人地关系”(村寨空间与旅游开发的适配性)、“主客关系”(村民与游客的互动机制)、“利益关系”(政府、企业、村民的利益分配模式)。

变迁:追踪旅游开发对村寨“生产方式”(从农业到文旅服务业)、“生活方式”(从传统聚居到旅游服务配套)、“生计模式”(从单一务农到多元增收)的影响。

3.机制建构:探索“怎样融合”的路径方法

本书针对特色村寨文旅融合的关键环节,构建 “驱动 — 模式 — 路径” 的完整解决方案:

驱动机制:提炼 “政策引导、市场需求、文化自觉、技术赋能”四大驱动要素,明确各要素在融合中的作用边界与协同方式。

融合模式:总结出“文化体验型”(民俗展演、非遗工坊)、“空间共生型”(传统村寨与旅游设施一体化)、“利益共享型”(村民入股、合作社经营)等可复制的融合模式。

实施路径:提出“以村寨现代化建设支撑文旅高质量融合”的核心路径,强调“村寨建设、文化保护、产业发展、人的发展”四位一体,确保融合兼具“文化可持续性” 与 “经济可持续性”。

4.规律总结:提炼特色村寨文旅融合的共性与个性

本书在“历史与逻辑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的基础上,总结两大规律:

共性规律:所有特色村寨文旅融合均需遵循“文化为核、产业为基、民生为本”的原则,脱离文化内核的旅游开发终将失去生命力。

个性规律: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类型的特色村寨,需根据 “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村民意愿” 选择差异化融合路径,避免 “千寨一面” 的同质化开发。

三、本书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性

1.

研究视角独特:从“微观个案”透视“宏观规律”

不同于以往 “泛论文旅融合” 的研究,本书以龙脊梯田景区为 “微观切片”,通过对典型村寨的深度调研(含实地访谈、数据采集、案例追踪),将个案经验上升为普适性理论,既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又提升结论的“推广性”,实现“以小见大”的研究价值。

2.

内容体系完整:打通“理论—实践—对策”的断层

本书突破 “理论与实践脱节” 的传统研究局限,前半部分建构理论框架,后半部分提供实践方案,最后落地为政策建议,形成“从认知到行动”的完整闭环。无论是学界研究者还是基层实践者,都能从书中找到对应的理论支撑与操作方法。

3.

问题导向鲜明:直击特色村寨文旅融合的核心痛点

全书以“解决真问题”为出发点,针对“传统文化被浅层消费”“村民利益被边缘化”“旅游配套与村寨风貌不协调” 等现实难题,提出“利益共享机制”“文化赋能路径”“风貌管控方案”等具体对策,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四、读者对象:四大群体的“必备参考”

1.学术研究者

适合从事 “乡村旅游”“文旅融合”“文化遗产保护” 领域的高校教师、研究生,本书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案例数据可作为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的重要参考,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2.基层政府工作人员

乡镇政府、文旅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工作人员,可通过本书了解特色村寨文旅融合的“驱动机制”与“实施路径”,为制定地方文旅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协调利益关系提供决策依据。

3.村寨经营主体

特色村寨合作社、旅游企业、民宿经营者等,能从书中获取“文化资源转化”“利益分配模式”“品牌营销推广”的实操方案,帮助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难题,实现“文化增值” 与“经济增收”的双赢。

4.文化保护工作者

从事非遗保护、民俗研究的工作人员,可通过本书了解 “旅游开发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机制”,找到“保护与开发平衡”的关键点,推动传统文化从“静态保护”走向“活态传承”。

作者寄语

本书不仅致力于建构一套理论体系,更希望为每一个渴望通过文旅融合实现振兴的村寨,提供一把“打开大门的钥匙”。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书中汲取灵感,让特色村寨既留住“乡愁”,又迎来“发展”,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旅游出版社 incentive-icons
中国旅游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官方账号
1814文章数 16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