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当年给我400生活费,如今我每月给他400养老,他:怎么这么少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明子,这个月的钱怎么还是400?你现在工资不是涨了吗?”

李明握着手机,望着ATM屏幕上的转账金额,父亲李建国略带抱怨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

“爸,400块不少了。”李明按下确认键,听着机器吐卡的声音。

“你同学小张每月给他爸1500呢,人家还比你小两岁。”

李明没有回话,只是看着转账成功的凭条,上面清晰地打印着“400.00元”。

这个数字,和十八年前父亲给他的大学生活费一模一样。



01

银行门口的风有点大,吹得李明的头发有些凌乱。

他把转账凭条折起来塞进钱包,那里已经有好几张同样金额的凭条。

每个月的15号,李明都会准时来到这台ATM机前,给父亲转账400元。

风雨无阻,已经坚持了五年。

父亲的抱怨声还在耳边回响,李明觉得有些疲倦。

他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李明走向停车场,那辆开了三年的国产轿车静静地等在那里。

车贷还有两年才能还清,每月2800元的还款压力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上车前,李明又看了一眼手机,没有新的消息。

妻子在家带孩子,儿子刚满三岁,正是花钱的时候。

奶粉钱、尿布钱、早教班费用,每一项都让李明感到压力。

可是父亲显然不理解这些。

李明发动汽车,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回到了十八年前。

那是2007年的夏天,他刚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省城的二本大学,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已经算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父亲李建国在镇上的水泥厂工作,每月收入2500元,在当时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

母亲在家种地,农忙时节还要去邻居家帮工,一天能赚50块钱。

李明记得那个开学前的夜晚,父亲坐在昏暗的台灯下数钱。

都是些皱巴巴的十元、二十元纸币,还有一些硬币。

“明子,爸只能给你400块生活费,省着点花。”

父亲把钱递给李明时,手指上还有水泥留下的痕迹。

“别的家长给多少?”李明小心翼翼地问。

“管别人家干什么,咱家就这条件。”父亲的语气有些急躁。

李明接过那400块钱,感觉比钱本身更重的是父亲期待的目光。

“好好读书,别让爸妈失望。”

这句话,李明一直记到现在。

到了大学,李明才发现400块钱到底有多少。

室友们的生活费普遍在1000到1500之间,有些家庭条件好的甚至更多。

李明每天的伙食费控制在8块钱以内,早餐一个包子一杯豆浆2块钱,午餐和晚餐各3块钱。

食堂里最便宜的素菜,成了他的固定选择。

室友们经常邀请他一起去校外聚餐,李明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

“我今天不饿。”

“我要去图书馆复习。”

“我约了老乡见面。”

谎话说多了,连自己都快信了。

李明的女朋友小雯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家境不错,父母都是公务员。

小雯生日那天,李明在学校门口的路边摊转了半天,最后买了一条10块钱的手链。

“很漂亮啊。”小雯戴上手链,笑得很甜。

李明知道她是在安慰自己,路边摊的首饰能漂亮到哪里去。

那个冬天特别冷,李明的羽绒服是高中时买的,已经洗得发白。

同学们都换上了新款的冬装,李明依然穿着那件旧羽绒服。

图书馆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不仅因为要学习,更因为那里有暖气。

李明经常在图书馆待到闭馆,然后才回到冰冷的宿舍。

室友们都有小太阳取暖器,李明买不起,只能多盖几层被子。

每个月月底,李明都会给父亲打电话。

“爸,同学们的生活费都是1000多,我这400块真的不够。”

“明子,家里就这条件,你要理解爸爸。”

“那我去兼职吧,可以赚点钱。”

“你好好读书就行,别的不用管。”

父亲的话总是这样简单直接,不容商量。

李明挂断电话,看着手机里仅剩的几十块钱话费,心里五味杂陈。

大一下学期,李明还是偷偷找了份兼职。

校外有家快餐店招服务员,每晚6点到10点,一个月能赚600块钱。

李明告诉室友自己要去图书馆复习,实际上是去快餐店打工。

穿上那件红色的工作服,李明觉得自己和其他大学生有了明显的区别。

点餐、端盘子、收拾桌子,这些活不算累,但是很琐碎。



有时候会遇到认识的同学,李明只能假装专心工作,避免尴尬的对视。

一个月后,李明拿到了600块钱工资,这是他第一次靠自己的劳动赚钱。

那种感觉很奇特,既有成就感,又有说不出的心酸。

周末的时候,李明还会去建材市场搬货。

50斤重的水泥袋,从卡车上搬到仓库里,一袋5毛钱。

一个上午能搬200袋,赚100块钱。

李明的手掌很快就磨出了血泡,但他咬牙坚持着。

有一次发传单,李明被城管追了三条街。

传单撒了一地,李明一边跑一边回头看,那些彩色的纸片在风中飞舞。

那一刻,李明觉得自己像个小丑。

回到宿舍,李明经常在深夜用手机的微弱光线写作业。

室友们都睡了,他不敢开台灯,怕影响别人休息。

手机屏幕的光很暗,李明要凑得很近才能看清楚字迹。

02

第二天早上,李明的眼睛总是红红的,像哭过一样。

大二的时候,父亲突然来学校看他。

那天李明正在快餐店打工,父亲直接推门进来,看到了穿着工作服的儿子。

“你在这里干什么?”父亲的声音有些颤抖。

“爸,我……”李明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我让你好好读书,你跑去打什么工!”父亲的声音越来越大。

快餐店里的其他员工都看向他们,李明感到前所未有的尴尬。

“你给我400块,我怎么活!别人家的孩子都不用这样!”

李明第一次对父亲大声说话,多年的委屈和愤怒全部爆发出来。

父亲愣了一下,然后甩门而去。

“爱要不要!”

这句话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李明心里。

那天晚上,李明没有回宿舍,一个人在学校操场上坐了一夜。

星星很亮,但李明的心情很暗。

他想起了小时候父亲教他骑自行车的情景,想起了父亲为他做的木制玩具。

那个时候的父亲,和现在的父亲,仿佛是两个人。

从那以后,李明再也没有向父亲要过钱。

兼职的收入逐渐稳定,李明学会了精打细算。

每一分钱都要计算好用途,不能有丝毫浪费。

大三的时候,李明已经可以完全自给自足,甚至还能攒下一些钱。

他开始给家里寄钱,每次200块,比父亲当初给他的400块钱少了一半。

父亲收到钱后会给他打电话,语气里带着欣慰。

“明子,你长大了。”

“爸,我知道家里不容易。”

“你好好读书就行,别的不用担心。”

父亲还是这句话,但李明听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大四那年,李明开始找工作。

他投了上百份简历,参加了几十场面试,最终在省城找到了一份工作。

月薪3500元,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起点。

李明租了一间城中村的单间,月租800元,除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几乎没有其他家具。

他开始每月给父亲寄500元,比大学时期的400元多了100元。

父亲接到钱后很高兴,在村里逢人就说:“我儿子在省城工作,每月给我寄500块。”

李明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有些复杂。

那个曾经只给他400块钱的父亲,现在却因为他的500块钱而骄傲。

工作第二年,李明的工资涨到了5000元。

他搬到了条件更好的房子,月租1200元,终于有了像样的家具。

给父亲的钱也涨到了800元,父亲更加满意。

“明子,你真是爸的骄傲。”

“爸,这是我应该做的。”

“以后再涨涨,爸就满足了。”

父亲的话让李明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他没有多想。

工作第三年,李明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小慧。

小慧是同事,两人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交往期间,李明的开支增加了不少,但他依然保持着每月800元的标准。

小慧知道李明每月给父亲寄钱,很支持他的做法。

“这是你的孝心,我理解。”

“以后我们结婚了,我也会和你一起孝敬爸爸。”

小慧的话让李明很感动,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对的人。

两人交往一年后,李明提出了结婚的想法。

婚礼很简单,在小慧家的酒店办了十桌,花费不到两万元。

蜜月旅行去了附近的海滨城市,三天两夜,总共花了3000元。

李明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满足,虽然不算富裕,但足够幸福。

新婚第一个月,李明依然给父亲寄了800元。

父亲很高兴,说要来看看儿媳妇。

“明子,你媳妇工资多少?”

“爸,她一个月4000多。”

“那挺好,你们两个人一个月能赚一万多呢。”

父亲的话让李明感到不安,他隐约感觉到了什么。

果然,下个月父亲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明子,你们现在两个人都有工资,是不是应该多给爸一点?”

“爸,800块不少了。”

“隔壁老王家的儿子每月给1000呢,人家还是一个人赚钱。”

“那是他们家的事,我们家有我们家的情况。”

“什么情况?你们两个人赚钱,总不能比一个人赚钱还穷吧?”

父亲的逻辑让李明无法反驳,但他确实没有更多的钱可以给。

房租、生活费、还有两人的各种开支,每个月都要花完所有的收入。

李明试图跟父亲解释,但父亲显然不愿意听。

“你就是不想多给,别找借口。”

“我养你这么大,你就这样回报我?”

“别人家的儿子都给父母买房子,你连多给点钱都不愿意。”

父亲的话越来越难听,李明感到很委屈。

他想起了大学时期的那400块钱,想起了父亲的那句“爱要不要”。

03

婚后第二年,小慧怀孕了。

医生建议她辞职在家休息,因为工作压力比较大,对胎儿不好。

少了小慧的4000元工资,李明感到压力骤然增加。

他开始加班,周末也很少休息,月收入勉强能达到8000元。

孕期的各种检查费用,营养品费用,还有准备婴儿用品的费用,让李明捉襟见肘。

他不得不将给父亲的钱减少到600元。

父亲立刻就打来了电话。

“明子,这个月怎么少了200?”

“爸,小慧怀孕了,开支比较大。”

“怀孕怎么了?我们那时候怀孕也没花多少钱。”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产检、营养品都要花钱。”

“那些都是没用的,以前的人不也好好的。”

父亲的话让李明很生气,但他忍住了。

“爸,等孩子出生了,我再调整。”

“别的不说,至少不能比以前少。”

父亲的态度很坚决,李明只能答应。

孩子出生后,李明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奶粉钱、尿布钱、婴儿用品,每个月至少要花2000元。

小慧在家带孩子,暂时不能工作,家里的收入只有李明一个人的工资。

房租涨到了1500元,加上其他生活费用,李明每个月都要透支。

他开始用信用卡垫付一些费用,然后用下个月的工资还上。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李明实在撑不住了。

他将给父亲的钱减少到了400元,和当年父亲给他的生活费一样。

父亲的反应比李明预想的还要激烈。

“你现在工资这么高,怎么给我的钱反而少了?”

“爸,我真的没有多余的钱了。”

“胡说八道!你一个月赚8000,给我400算什么?”

“房租、孩子的费用、生活费,我算给你听……”

“我不听!我只知道你现在比以前赚得多,给我的钱却少了!”

父亲的话让李明感到绝望,他觉得自己怎么解释都没用。

“我养你这么大,你就这样回报我?”

这句话,李明已经听过无数次了。

每次父亲说这句话,李明都会想起那个400块钱的夜晚。

那个数字,现在又重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李明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太自私了。

他试图增加收入,开始接一些兼职项目。

晚上孩子睡了以后,李明就在电脑前工作到深夜。

周末的时候,他也不休息,能接的活都接。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几个月,李明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

经常头痛,睡眠不好,食欲不振。

小慧很担心,劝他不要太拼命。

“钱可以慢慢赚,身体垮了就什么都没了。”

“不行,我爸那边的压力太大了。”

“那就跟伯父好好谈谈,让他理解我们的困难。”



“你不了解我爸,他不会听的。”

李明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满足父亲的期望。

孩子一岁的时候,李明决定贷款买房。

首付需要20万,他东拼西凑,找亲戚朋友借钱,总算凑够了。

房贷每月4000元,加上其他开支,李明的压力更大了。

他将给父亲的钱降到了300元,这是他的底线。

父亲知道后,直接打电话骂了他一个小时。

“你买房子都不跟我商量,现在说没钱给我?”

“爸,我买房子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稳定的环境。”

“你自己过得舒服了,就不管老人了?”

“我没有不管你,只是暂时困难一点。”

“困难?你住大房子叫困难?”

父亲的话让李明无法反驳,他确实住上了大房子。

但是这个大房子带来的压力,父亲显然不愿意理解。

李明想起了小时候的家,那个只有60平米的小房子。

父亲母亲睡一间,他睡另一间,没有客厅,没有卫生间。

现在的房子有120平米,三室两厅,在父亲眼里就是豪宅。

“爸,我知道你不容易,但是我现在真的很困难。”

“你困难什么?有房子住,有车开,孩子有奶粉喝。”

“这些都是贷款买的,我每个月要还4000块房贷。”

“那是你自己的选择,不能因为你的选择让我受罪。”

04

父亲的话让李明彻底心灰意冷。

他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得到父亲的认可。

孩子两岁的时候,李明的工资涨到了10000元。

他以为这次可以增加给父亲的钱了,结果父亲的要求更高了。

“明子,你现在月薪过万了,应该给我1500才对。”

“爸,我的开支也增加了很多。”

“增加什么?孩子大了,应该省钱了才对。”

“孩子要上幼儿园,学费很贵。”

“上什么幼儿园?我们那时候都是放在家里,哪有什么幼儿园。”

父亲的观念让李明很无奈,他不知道该怎么沟通。

最终,李明将给父亲的钱调整到了400元。

这个数字,和十八年前父亲给他的生活费一模一样。

李明觉得这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报应。

父亲显然不满意这个数字,但李明坚持自己的决定。

“爸,400块是我的心意,也是我的能力。”

“你的能力?你月薪过万,能力就是400块?”

“是的,除了各种开支,我能给你的就是400块。”

“你这是在报复我!”

父亲的话让李明一惊,他没想到父亲会这样说。

“报复什么?”

“报复我当年只给你400块生活费!”

父亲的话说中了李明的心思,他确实有这样的想法。

“爸,我没有报复你的意思。”

“你就是在报复我!你觉得我当年亏待了你!”

“你确实亏待了我。”

李明终于说出了心里话,这句话憋了十八年。

“我亏待你什么了?我供你上大学,你还要我怎么样?”

“你知道我在大学里过的什么日子吗?”

“不就是穷一点吗?穷怎么了?穷死人了吗?”

父亲的话让李明彻底愤怒了。

“穷一点?你知道我为了那400块钱受了多少委屈吗?”



“委屈?你还好意思说委屈?”

“我在快餐店打工,在建材市场搬货,发传单被城管追……”

“那是你自己要去的!我没让你去!”

“我不去我怎么活?400块钱能干什么?”

“400块钱不少了!我们那时候一个月才挣几十块钱!”

父子俩的争吵越来越激烈,十八年的恩怨仿佛都爆发了出来。

最终,李明摔门而出,留下父亲一个人在房间里。

这一吵,就是三个月没有联系。

李明没有给父亲寄钱,父亲也没有打电话。

小慧劝李明主动联系父亲,但李明觉得自己没有错。

“他要是真的缺钱,早就打电话了。”

“也许伯父在等你主动联系呢。”

“我为什么要主动?我又没有做错什么。”

“毕竟是你爸爸,血浓于水。”

小慧的话让李明有些动摇,但他还是没有行动。

三个月后,母亲因为心脏病突发去世了。

李明接到消息时,人还在公司加班。

他立刻请假赶回老家,但母亲已经走了。

葬礼上,父亲显得很憔悴,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李明想要安慰父亲,但不知道该说什么。

两人之间的隔阂让这个时候的沟通变得很困难。

葬礼结束后,李明留下来帮父亲整理母亲的遗物。

母亲的东西不多,大部分都是些日常用品。

李明在整理衣柜时,发现了一个旧饼干盒。

盒子很轻,里面似乎装着一些纸张。

李明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叠发黄的汇款单。

李明的手开始颤抖,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