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万万没想到,在焦裕禄带领下防沙种的泡桐,竟制成了中国30%乐器

0
分享至




1963年春,黄河南岸的兰考县,风沙漫天,土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焦裕禄挽起袖子,带着一群干部走进沙丘。他不让人躲风避雨,自己却咳出血来。

他说:“树要种,沙要治,饭也得吃。”那年,他在朱庄村种下了50亩泡桐,没人当回事,他却亲手补种了一棵苗,后来这棵树成了“焦桐”。

可谁也没想到,几十年后,这种当年防沙的泡桐,竟成了中国30%乐器的原材料。兰考人靠泡桐治了沙,后来又靠它吃上饭、走出去、站起来。



一个本该是绿化树的,怎么就变成了民族乐器的音板?答案藏在一代代兰考人的手上,也藏在一段不为人知的产业逆袭里。

1962年冬,焦裕禄刚到兰考。风吹沙走人,地里刨不出一粒粮。“三害”——风沙、盐碱、内涝,像三根铁钉,把兰考人钉死在贫困线上。

黄河1171年到1949年,一共决口143次,泥沙沉积,风沙肆虐,63个村庄被活活埋掉。焦裕禄不信邪。他带着干部一村一村走,一趟一趟问,走了5000多里地,访了120多个大队。



人说这地没得救,他说能治。于是他搞“贴膏药”压沙、搞“扎针”种刺槐。沙子压不住,树种不活。他换法子,最后盯上了泡桐。

泡桐这树,根深、长快、耐旱耐碱,是块硬骨头也啃得动的树。兰考有句老话:“兰考三件宝,泡桐、花生和大枣。”可那时候,没人把泡桐当回事。

焦裕禄偏不。他在朱庄村拉出50亩地种泡桐,树苗一棵一棵种,哪棵矮了,他就亲手补上。他说:“根好,长得才快。”



1964年春,泡桐生根发芽,焦裕禄却病倒了。他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到最后一刻。他去世前说:“把我埋在沙丘上,我要看着你们种树治沙。”

他死后,棺材是用他种下的泡桐做的。那棵他补种的树,后来被人叫做“焦桐”,现在高26米,胸径5米,编号“汴兰林0001”。

树活下来了,接下来是人要活下去。1970年代末,兰考地里绿了,风沙没了,林子起来了。可老百姓手里还是没钱。泡桐太多,没人收,没人用。



树砍了,做家具不行,太软。烧火也不行,太轻。堆在那儿,成了“林子里的垃圾”。可有个叫代士永的木匠琢磨出了门道。

他原来做风箱,后来发现泡桐切开后,木纹细密,声音传得快,当音板用刚刚好。那年,上海乐器厂来人,说这木头适合做扬琴、古筝、琵琶的音板。

代士永一下来了劲,1988年请来上海的张连根师傅,开了兰考第一家乐器厂。第一批乐器,做出来就参加了广交会。结果,10多件样品当天就卖完了。



人家说:“你这音板,响得干净,真是块宝。”那年,代士永厂子年收入干到了200万。《人民日报》专门写了篇报道,叫《兰考琴鸣》。

1992年,轻工业部认定,泡桐木是乐器音板的最佳原料。1990年代末,兰考乡镇企业一窝蜂开了起来。一个堌阳镇,就冒出140多家乐器厂。年产乐器45万件。

泡桐不再是“垃圾树”,成了抢手货。村民一边种树,一边做琴,白天做琴,晚上发货。2007年,兰考成立了乐器行业协会,制定了统一标准。



2019年,政府投了20个亿,建了一个民族乐器产业园。产业园搞“前店后厂”,前面卖,后面做。运货、包装、打磨、上漆,流程全了。

到了2020年,兰考的乐器产量占全国30%,音板占全国95%。年产值20亿。产业起来了,可不能只靠老一辈。年轻人要接得上。

代士永的儿子代胜民,没走老路,他搞创新。他做了一款“文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后来又和人合作,搞了一款“蝶式筝”,外形优雅,音色轻盈。



还有个叫徐亚冲的年轻人,学古琴工艺的。他不批量做,只做定制琴。一张琴卖上万元。他说:“一块泡桐,得顺纹切,得脱脂、烘干、风养,不能有一点马虎。”

兰考还和中央音乐学院合作,搞了“筝乐育苗”培训班。现在全国学古筝的孩子里,有不少用的都是兰考制造的古筝。

现在的堌阳镇徐场村,90%的家庭都在做乐器。村口一条街,从早到晚都是打磨琴板的声音。一个镇,带动了1.8万人就业,产业链带动了近3万人。人均年收入4到5万。



产品也不只卖国内,出口到了40多个国家,包括日本、新加坡、美国。2022年,产值干到了30亿。

兰考不光做琴,还搞文化。建了一个中国民族乐器博览馆,年接待五万人次。还搞音乐小镇、研学旅游。2022年,兰考被评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乡”。

现在的泡桐,不再是当年治沙的工具,而是象征兰考精神的文化树。它背后,是焦裕禄留下的那句话:“先顾吃饭,后顾好看。”不是喊口号,是扎扎实实,干一件算一件。



从1963年那棵小树苗,到2025年的全国30%乐器产量,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奇迹。这是一代又一代兰考人,靠着一棵“没人要的树”,硬生生干出来的产业。

焦裕禄那年说:“根好,长得快。”人也是,产业也是。泡桐是根,精神是土壤,兰考就是这样,一点点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信息来源:【精神的力量】走进兰考:泡桐成为乡村“致富树” 中国新闻网2023年11月04日 11:41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老闫侃史 incentive-icons
老闫侃史
历史是为活着的人而写的。
1439文章数 153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