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我只是喝了一口红酒,怎么这会儿心跳就开始乱了?”68岁的李阿姨有些紧张地抓着医生的手。
原来,她常年服用降压药,最近一次亲友聚会忍不住小酌了两口,以为“喝一点无妨”,但没想到回家没多久就出现心悸。
像李阿姨这样的故事,你身边或许也有发生。一边是降压药不能停,一边是饭桌情面难却,“真就一滴酒都不能碰吗?”还有哪些日常食物和降压药会“打架”?尤其是第4样,许多人根本没注意到。
![]()
其实,降压药和某些常见食物、饮品及药物之间的确存在很多不为大众熟知的风险禁忌。今天,咱们就聊聊:长期吃降压药,这4类东西最好能远离,做到心中有数,少走弯路!
很多人觉得“喝点酒壮胆解压,又不伤身”。医学研究已经明确:酒精不仅会削弱降压药的药效,还可能加重降压药的副作用。
比如,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多项权威文献中都反复强调,酒精和大部分降压药(尤其是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相互作用后,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头晕、心悸,甚至诱发高危不良反应。
有数据显示,服药后饮酒,收缩压可短时间内增加10~20mmHg,个别人甚至出现血压骤降或心律失常。还有部分药物和酒精同服,会加剧对肝脏、肾脏的损伤,甚至引发低钠血症、过敏性休克等反应。
如果你或家人正在使用降压药,那么以下4类东西,建议尽量避免:
不论是白酒、红酒还是啤酒,哪怕只是“浅尝一口”,都可能与降压药发生危险的相互作用。酒精有扩张血管、加速药物代谢的作用,容易令血压控制失效,引发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最新一项7200人随访发现,坚持服药同时每周饮酒超过两次的人,高血压并发症风险提升28.5%。
正确做法:用药期间应完全戒酒,哪怕逢年过节也建议用无酒精饮料替代。
![]()
高钠高盐食品
“清淡饮食”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并不新鲜,但很多隐藏高盐食物却被忽视,比如腌菜、咸鱼、火腿肠、泡菜等。高钠饮食不但直接升高血压,还显著削弱降压药的作用。
一项长达5年的社区调研结果显示,长期高盐摄入人群,服药降压效果下降13%以上。
建议:家中做饭少放盐,控制每日钠盐总摄入量在5g以内。
柚子及其制品
柚子虽好,却与很多降压药“犯冲”。研究证实,柚子中的柚皮苷能抑制肝脏酶CYP3A4,引起降压药(如氨氯地平)血药浓度升高,增加副作用风险,包括头痛、心悸等。台湾的一项临床报告显示,服药期间食用半个柚子,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增加18.7%。
应对办法:服用降压药期间,柚子、柚汁、柚子糕等最好避开。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以及部分感冒药
生活中不少人有头疼、腰腿痛时,习惯随手来一片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感冒灵等。可实际上,这些常见“止疼药”“感冒药”中往往含有NSAIDs,服用后会显著影响肾血流和钠水潴留,削弱降压药降压能力。
一组涉及1200名高血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长期服用NSAIDs人群,高血压控制率下降了11.2%。
提醒:除非急需,服药期间如需止疼、退烧、抗炎等,应事先咨询医生,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
![]()
面对高血压长期管理,除了远离酒精、柚子、高盐和非甾体类止疼药,还有一些实用建议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按医嘱定时服药,切勿自行增减剂量;多食用低盐、富钾、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如菠菜、香蕉、番茄、豆制品等);适量运动,每周累计有氧运动达到150分钟左右;控制体重,不暴饮暴食,三餐合理分配,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绷,可适当尝试冥想、散步等方式减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