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是不是人类的一个特殊?
苏联是人类的一个特殊,从1917年建立到1991年解体一直伴随着饥荒,粮食短缺贯穿苏联整个历史。民间有一句调侃,跟着苏联混,三天饿九顿,刻画了苏联建立后多次惨绝人寰的饥荒悲剧。其中最严重的有三次,饿死现象十分惊人,饿死人数由于政府因素无法精准统计,不同研究数据也存在差异,综合来看大约饿死1800万人以上。
![]()
苏联有哪三次大饥荒?
第一次大饥荒,发生于1919至1922年间,约520万人饿死。1917年11月7日爆发十月革命,这是20世纪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当时苏俄为了保障城市和军队粮食供应,实施余粮征集制,强制农民上缴全部剩余粮食,包括口粮和种子,按照十月革命前土地规模定额度征粮,由于内战导致耕地大量减少,征粮却不相应减少,使农民没有生存的粮食,长期战争、错误政策加上粮食欠收,导致大量饥荒,饥荒波及十七省,特别是以乌克兰为中心的伏尔加河流域,完全是饿殍遍野。农民耗尽存粮后,被迫食用草根、树皮、野菜,甚至出现食用非食用物品,比如吃皮革,吃木屑的情况,为了活命失去了道德底线,个别地区如萨马拉等重灾区发生人吃人的极端事件。
第二次大饥荒,发生于1932至1933年间,约800万人饿死,饿死比例达当地总人口13%,死亡人数远超第一次大饥荒。由于当时斯大林推行集体化,让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取消农民的生产资料,消灭富农阶层,把200万户富农流放。因此受农业集体化政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粮食产量下降,导致了十分严重的饥荒。饥荒范围广泛,乌克兰、伏尔加河流域、哈萨克斯坦等产粮区受灾严重,部分村庄全家饿死在餐桌旁,有些地区大量人口因饥饿直接死亡,部分地区出现整村灭绝现象。其中乌克兰地区受灾尤为突出,有大量乌克兰人丧生,乌克兰区域被称为霍尔摩萨,意思是饥饿的土地,大片大片的人一个不留地被饿死。
第三次大饥荒,发生于1946至1947年间,饿死约500万人,其中100-150万人为二战幸存者。由于二战摧毁了苏联约10万个集体农庄,农业劳动力大量减少,加上酷旱,产粮大量减少,1945年产粮只有战前60%。加上斯大林坚持高征购政策,拒绝外国援助,吹嘘苏联主义的国家不会饥荒,导致严重的灾难。饥饿导致劳动力丧失,农田荒芜,家庭结构被破坏,儿童因缺乏营养大量夭折,许多家庭因成员死亡而离散。
![]()
苏联留给人类的启示是什么
苏联大饥荒成为苏联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道主义灾难,是一场上千万人死亡的恐怖性历史事件。问题集中表现在粮食极度匮乏,导致的生存危机与社会秩序崩塌。原因主要是人为政策导致的,农业始终是苏联经济的最大短板,粮食产量不足,农业生产积极性低。苏联三次大饥荒悲剧警示人类,农业是生存根基,农民是一切的基石,必须尊重农业生产规律,促进农业生产积极性,否则无法避免重蹈覆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