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开阳县久场村大坡脚组,午后细密的雨丝裹着凉意,把树叶、草地都洗得发亮。村民罗建像往常一样背着装满应季蔬菜的背篓往后山走,走到林间开阔处,他放下背篓,吹响了随身携带的哨子,随着阵阵哨子声响起,上百头藏香猪陆续从林间钻了出来,有的围在背篓边抢食,有的叼着南瓜就跑,山林间满是生机。
“我们这个季节主要喂的是白菜、南瓜和番薯叶,都是应季蔬菜,也是藏香猪喜欢吃的‘晚餐’。”养殖户罗建说着往后退了半步,弯腰从菜堆里拎起一个南瓜喂藏香猪。
![]()
养殖户正在收割应急蔬菜喂猪。
说到养猪,还得从两年前说起。当时罗建偶然品尝到了藏香猪的美味,那紧实的肉质、鲜而不腻的口感,让他们瞬间动了心。“咱家那些闲置林地,荒着也是荒着,要是能搞生态养殖,既不破坏环境,又能有个营生,比在外打工强!”罗建和妻子王财英商量说,王财英当即应下“咱回去试试”。
于是,说干就干。回家以后,经过夫妻俩反复琢磨和多方考察,决定从遵义务川择优选择种猪,购买了8头藏香猪。从那以后,从日常喂食、疫病预防到观察生长习性,夫妻两人一点点摸索生态养殖藏香猪的经验。“这些小家伙可是咱的希望,得好好伺候着。”罗建一边给猪添食一边笑着说,眼里满是期待。
![]()
养殖户在林间投喂藏香猪。
据罗建介绍,藏香猪善于奔跑,食性广泛,耐寒抗病,喜欢在林下或草地觅食。也正因如此,它们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很高,享有“人参猪”的美誉。目前基地养殖了近200头藏香猪,毛重价格在25元每公斤左右,市场价在38元—48元之间,由于养殖的藏香猪肉质好,销路基本不愁。
与此同时,为保护好生态环境,罗建按照“既要养好猪、更要护好林”的养殖思路,在林下安装20伏的低压电网划定多个区域,进行分散轮换养殖,空闲时还会在林地周围补种白菜、萝卜等应季蔬菜喂食,实现生态养殖循环利用。
就这样,经过近两年的摸索与打拼,两人养殖的藏香猪实现了从个位数到三位数的规模突破,增添了从增加村民收入到乡村产业兴旺。“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生态养殖模式,力争能够带领更多的乡亲们发展生态养殖产业,让大家靠着大山也能挣上钱。”罗建指着养殖基地成群的藏香猪并坚定地说道。(图/文 冯成丽、严馨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