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个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两次会见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白宫红毯铺到门口,军机接送、国宴待遇,巴基斯坦媒体激动得像过年,四年被 “冷落” 后,美国的热情让巴方彻底飘了:“美巴友谊重燃!”“新世纪合作正式启动!”
可在这场 “重逢” 背后,所有热情都藏着算盘,因为,这场看似双赢的合作,实则是一场各怀鬼胎的政治交易。
![]()
自从特朗普上台后,外交动作接连反转,几个月前还在批评穆斯林国家 “不作为”,如今却亲自邀穆尼尔进白宫,笑着称他是 “美国在南亚的重要伙伴”,这种 180 度的态度转变,核心在于美国急需巴基斯坦成为其在南亚与中东的 “廉价代理人”。
特朗普一直想在中东地区留下 “历史遗产”,推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签署新的和平协议以削弱伊朗影响力,这一目标因加沙冲突陷入停滞,沙特、埃及等地区大国顾虑重重不愿出头,特朗普便将目光投向巴基斯坦。
![]()
这个拥有核力量的穆斯林国家,不仅与沙特签有防务合作协议,在伊斯兰世界具备特殊影响力,被美国视作推动协议落地的 “排头兵”,特朗普希望穆尼尔能派巴军以 “维和” 名义进入加沙缓和局势,但内塔尼亚胡已公开拒绝外军介入,巴军若强行介入,无异于陷入多方敌对的泥潭。
阿富汗问题同样让特朗普耿耿于怀,他曾下令撤军,如今却因塔利班掌权后的恐袭频发而后悔,巴基斯坦与塔利班关系紧张,边境摩擦不断,这让美国看到了可乘之机。
美国计划推动巴军顶在阿富汗前线,为美军收复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等战略据点扫清障碍,这种 “借兵平事” 的策略,能让美国以最小代价重建地区影响力。
巴基斯坦军方领导层显然被美国的重视所吸引,穆尼尔访美时,不仅带去外交团队,更携带了详尽的稀土矿投资清单,据公开信息显示,他在华盛顿密集推销 “开放港口、能源、矿业合作项目”,并宣布 65 家美国企业将参与巴基斯坦港口和工业园建设。
这一系列动作意味着美国正重新介入巴基斯坦基础设施核心区,以俾路支省的帕斯尼港为例,这个距离中国投资的瓜达尔港仅 110 公里的渔港,成为美巴合作的重点项目,计划投资 12 亿美元建设铁路支线与港口设施,专门用于矿产出口。
而稀土合作更具标志性,巴基斯坦军方旗下边境工程组织已与美国战略金属公司签署协议,初期计划年开采量达 5 万吨,巴方甚至高调宣称本国稀土资源估值高达 6 万亿至 8 万亿美元。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瓜达尔港及中巴经济走廊相关设施,帮助巴基斯坦实现能源与物流体系现代化,如今巴方一边承诺 “不放弃中巴合作”,一边与美企签署核心领域合作协议,这种在中美之间的摇摆,远超 “多元外交” 的范畴。
巴基斯坦国内舆论对美巴合作的反应呈现出鲜明反差,社交媒体上,“美国回来了”“穆尼尔让世界重新认识巴铁” 等言论刷屏,民众对美国投资与美元援助的期待溢于言表。
![]()
这种热情源于巴基斯坦严峻的经济困境 —— 外债已突破 1300 亿美元,外汇储备仅够支撑三个月粮食进口,普通民众迫切希望外资能改善生活。
但舆论热潮背后,是巴基斯坦政治格局的微妙变化,此次与美国的密集互动中,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全面主导外交议程,总理夏里夫几乎沦为背景板。
![]()
这种军方 “接管话筒” 的场景在巴基斯坦历史上并不陌生,齐亚・哈克、穆沙拉夫等军方领导人都曾以 “对美合作” 为筹码巩固权力,穆尼尔的一系列动作被视作历史的重演,预示着 “准军政府时代” 可能回归,前总理伊姆兰・汗的支持者已公开质疑政府与美国存在 “秘密交易”,要求公开所有合作协议细节。
美国抛出的合作条件看似丰厚:投资港口、提供贷款、扩大军援,甚至同意出售 AIM-120D 空空导弹升级巴基斯坦的 F-16 机群。
![]()
但深入解析协议条款可见,所有美企投资项目的主导权与技术标准均由美方掌控,利润将大量回流美国,而项目运营风险与债务则由巴方承担,这种 “投资换控制” 的模式,与美国在菲律宾、越南等国推行的合作逻辑如出一辙,本质是经济殖民的新版本。
更致命的是合作背后的技术壁垒。稀土产业的核心并非开采而是冶炼分离,制造 F-35 战机、“爱国者” 导弹所需的 99.99% 高纯度稀土,全球仅中国能稳定生产,中国商务部 2025 年 10 月发布的《稀土相关技术出口管制办法》,明确限制稀土勘探、冶炼等核心技术出口,彻底扼住了美巴合作的咽喉。
美国战略金属公司原本计划在巴基斯坦建设冶炼厂,却发现巴方毫无稀土冶炼经验,美国本土加工厂年最大加工能力仅 5000 吨,且无法处理低纯度伴生矿,最终只能搁置计划。
历史经验同样敲响警钟,冷战时期,巴基斯坦为美国对抗苏联,换来的是宗教极端化蔓延;反恐战争中,巴方出兵支援却被指责 “窝藏恐怖分子”;美国对巴政策始终遵循 “有用则用,无用则弃” 的实用主义逻辑,每次合作都让巴基斯坦付出沉重代价。
巴基斯坦当前的处境本就岌岌可危,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加剧民生困境,旁遮普省出现针对阿富汗难民的排外暴力事件,俾路支省的分离势力频繁发动袭击,仅 2025 年就有 3 起矿场遇袭事件,甚至炸毁运输铁路导致外资项目停工,若被卷入中东冲突或阿富汗战事,国内局势将雪上加霜。
与美国走近还可能动摇中巴战略互信,中巴经济走廊已投入上千亿美元,7 月巴方刚与中国签署矿产合作补充协议并获得 20 亿美元技术援助。
![]()
美国在瓜达尔港附近布局帕斯尼港项目,明显带有战略制衡意图,中国外交部虽仅回应 “希望巴方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这种克制背后是对战略互信的审视,一旦失去中国的长期支持,美国的短期援助根本无法填补巴方的经济与技术缺口。
美国自身的战略摇摆也加剧了合作风险,特朗普政府一边拉拢巴基斯坦,一边因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对其加征 50% 关税,导致美印贸易谈判停滞,这种功利性的外交策略意味着,若美印关系回暖,巴基斯坦随时可能成为被牺牲的筹码。
![]()
这场 “美巴世纪牵手”,本质是一场双向利用的豪赌,特朗普想借巴基斯坦维稳中东、牵制塔利班,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穆尼尔希望靠美国支持巩固军权,缓解经济压力,双方各取所需,却都回避了合作背后的深层风险。
巴基斯坦的稀土与港口资源或许能换来短期美元流入,但技术壁垒与安全风险注定合作难以持久;美国想借巴方突破中国的稀土管控,却低估了全球产业链的深度绑定,地缘政治的本质从来不是浪漫的友谊,而是现实的利益权衡。
对巴基斯坦而言,这场赌局关乎国家未来方向,对中国而言,这是对双边关系的考验,在地缘政治的牌桌上,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筹码,美巴合作的热闹表象下,潜藏的风险正悄然累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