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美经贸磋商在吉隆坡紧张进行时,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飞往中东的专机上却抛出一番惊人言论,声称“美国绝不会为对华贸易协议而放弃台湾”。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这番话看似强势,却与谈判桌前美方代表的低调形成鲜明对比——中方代表从容离场、微笑致意,而美方代表贝森特却避开媒体、匆匆离去。这种反差映射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困境:既想将台湾作为制华筹码,又担忧过度挑衅引发不可控的冲突。
卢比奥的发言并非孤立事件。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内部权力博弈正悄然加剧。财长贝森特因主导贸易谈判而话语权上升,而卢比奥作为国务卿却因外交空间受挤压(如对华外交受制裁限制、对俄事务由特朗普亲自把控)试图通过涉台议题刷存在感。
另一方面,美方在谈判中试图将台湾技术合作纳入贸易框架,却被中方直接援引《对外关系法》驳回,暴露其“贸易牌”与“台湾牌”双线溃败的窘迫。这种内耗与矛盾,使得美方的涉台表态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而非实质性战略调整。
![]()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美国对台政策正陷入“战略透支”的泥潭。五角大楼报告显示,美国92%的稀土精炼依赖中国技术,F-35战斗机的永磁材料库存仅能维持三个月生产。
与此同时,美方鼓吹的“稀土替代计划”因成本高昂和技术瓶颈推进缓慢,而中方已通过稀土管制和人民币结算机制巩固资源话语权。这种经济上的依赖使得美方“挺台”言论缺乏底气——当自身供应链命脉握于他人之手时,所谓“战略承诺”难免沦为空洞口号。
卢比奥的言论亦折射出美国对华战略的认知失调。美国智库“国防优先”的评论一针见血,台湾是中国领土完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属于核心利益,但对于美国而言,并非至关重要。然而,美国部分政客仍沉迷于“以台制华”的旧脚本,甚至试图将台湾打造成“印太代理人”。
![]()
这种误判导致美方忽视了一个关键现实: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红线,中方反制工具已从军事演训扩展到经济制裁、国际规则制定等多维度。例如,中方对美军工企业的精准反制、在亚太地区日益增强的外交向心力,均使美方的挑衅成本急剧攀升。
值得玩味的是,岛内民众对美国的信任度持续走低。民调显示,超过60%的台湾民众担忧美国在关键时刻“出卖台湾”。这种“疑美论”并非空穴来风,特朗普曾暗示台当局应为美国防务保护“承担费用”,暴露出将台湾视为“提款机”的算计。美国对台军售亦屡屡被曝出武器兼容性问题和漫天要价,进一步揭示其“挺台”背后的利益本质。
![]()
中美博弈的天平正在倾斜。吉隆坡会谈中,中方以稀土技术专利清单和人民币结算机制为盾牌,稳守战略主动;而美方则陷入通胀高企、政府停摆风险、社会撕裂的多重困境,难以支撑长期对抗。正如美国副总统万斯所言,美军在台海冲突中的胜算渺茫,而中国军工的“爆兵速度”已形成不对称优势。这种实力对比的变化,注定美方“台湾牌”的效用将持续衰减。
历史的钟摆从不眷恋守旧者。美国若不能认清台海问题的本质——它是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内部事务,而非地缘博弈的筹码——终将在战略冒进中反噬自身。中方早已明确:台湾问题不容任何外部干涉,任何“以台制华”的图谋必将失败。当吉隆坡的谈判桌散去硝烟,真正的胜负手并非一纸协议,而是谁更能洞察时代变局,在红线上恪守理智与克制。
#亚太瞭望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