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在南海海域,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在短短半小时内遭遇了两起舰载机坠毁事故。14时45分,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刚起飞就坠入海中;不到半小时后,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在起飞过程中坠海。
所幸两起事故的五名机组人员全部获救,但美军并未透露坠机具体原因。这种同一平台、短时间内接连发生的坠机事件在美国海军近年的部署记录中实属罕见。
半小时内,两架飞机在南海相继坠海,美军太平洋舰队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通报确认了这两起事故,引发国内外媒体强烈关注!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
军事专家分析,“尼米兹”号航母是美军装备老化的典型代表,该航母自1975年服役至今已近50年,是美军现役最老的核动力航母。该航母上搭载的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自2001年列装以来,也已进入服役末期。MH-60R直升机虽相对较新,但长期在高盐高湿环境下作业,零部件腐蚀速度远超预期。
而美军内部评估报告显示,目前其42%的现役战机服役年限超过20年,37%的舰艇未按计划完成维护升级。
这种系统性老化问题为事故埋下了隐患,可能是引发坠机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种说法是弹射器发生故障。
因为F/A-18F战斗机是在起飞阶段坠海,弹射器故障难免不让人考虑。“尼米兹”号配备的蒸汽弹射器已使用数十年,虽然美军定期检修,但蒸汽弹射器固有的密封件老化、压力不稳定等问题难以根治。
弹射器在战机起飞时若出现推力异常,如初速度不足或压力波动,极易导致战机离舰后失速坠海。因为今年5月“杜鲁门”号航母的连续坠机事件,与这次南海坠机事件惊人相似,两者都被怀疑与弹射系统有关。
![]()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美军航母与军机的连续高强度活动,导致了事故发生。
因为“尼米兹”号航空母舰自从3月26日从西海岸出发后,先在中东执行了长达数月的任务,10月17日进入南海后又持续开展高强度活动。航母甲板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而“尼米兹”号在南海期间日均起降架次高达70-80次,明显高于平常水平。这种高强度作业,有可能使地勤人员和飞行员身心俱疲,操作失误率飙升。
不过,这次南海两起坠机事故,彻底暴露了美军战略野心与实际能力之间的脱节。美国为维持全球威慑,美军不断延长现有舰艇的部署时间,让老舰“超期服役”。
目前美军11艘核动力航母中,至少4艘处于维护状态,可部署的航母数量不足。这种力量透支导致事故概率显著增加。南海的复杂环境本就对装备可靠性要求极高,而美军为展示存在感,屡屡突破装备耐受极限。
![]()
多行不义必自毙。美军在南海的频繁活动已陷入“高成本、低收益”的恶性循环。2023年至今,美军航母编队至少8次进入南海水域,配合大量军机开展常态化巡航。为了威慑我们国家,美国这种“表演性存在”不仅推高了地区紧张局势,更使美军自身承受着高频率事故风险。2022年F-35C在南海坠海,2025年“尼米兹”号双机坠毁,都是这种风险的体现。
中国海军稳步推进航母建设,而美军“尼米兹”号却以连续摔机的尴尬方式落幕。两架坠入南海的战机,揭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现实:霸权野心与实际能力的脱节,终将让扩张者付出代价。
这一次,美国两架军机南海半小时连续坠落,再次暴露美国军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美军对事故原因讳莫如深,但是掩盖不了军事力量力不从心的虚弱本质!
这一次美国丢人丢大了,本来在南海秀肌肉,展现实力;结果自己2架飞机半小时先后在南海坠毁,太尴尬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