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给10万让我提前退休,我默默接受,一个月后董事长却当场呆住

分享至

“梁总,以上就是我们的合作方案,希望能和贵公司共创辉煌。”

然而,梁栋并没有任何表示。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抬起头,目看向了坐在主位上的辜振邦。

“辜董,在讨论方案之前,我能先问一个问题吗?”

梁栋的声音不高,但吐字清晰,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有力。

“当然,梁总请讲。”

辜振邦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姿态放得很低。

梁栋的目光扫视了一圈朗速的团队,然后开口问道:

“闻亦先生,为什么会突然退休?”

01

闻亦觉得,今年的秋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

才刚过十月,办公室窗外那棵高大的梧桐树,叶子就已经黄了大半。

一阵风吹过,卷起几片枯叶,在空中打着旋儿,最终还是身不由己地飘落在地。

他端起桌上那只用了快二十年的陶瓷杯,杯身上的一点青花图案,已经被岁月摩挲得有些模糊了。

杯子里的碧螺春,是他多年的习惯,不浓不淡,温润醇和,正如他这个人的性情。

五十五岁的闻亦,是朗速科技公司元老级的员工。

从公司草创初期那间小小的办公室,到现在这栋气派的写字楼,他见证了公司的每一步成长。

作为客户总监,他手里维系着公司大大小小数十个客户,其中分量最重的,无疑是“启明集团”。

这份合作关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几乎是他凭着一己之力,耗费了十多年的心血才稳固下来的。

可以说,启明集团这个客户,撑起了朗速科技将近一半的营收。

而闻亦这个名字,在启明集团项目组那边,比朗速科技的董事长辜振邦还要响亮。

桌上的内线电话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是董事长办公室打来的,让他过去一趟。

闻亦放下茶杯,整了整身上那件略显陈旧但依旧笔挺的西装外套,不疾不徐地走了出去。

他心里隐约有种预感,像是秋日午后那片淡淡的、挥之不去的云翳。

辜振邦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巨大的落地窗能俯瞰小半个城市。

闻亦进来的时候,辜振邦正站在窗前,背着手,凝视着窗外的车水马龙。

“老闻,来了啊,坐。”辜振邦转过身,脸上挂着一贯的和煦笑容。

他比闻亦小几岁,保养得极好,头发乌黑,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

“董事长,您找我。”闻亦在他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腰背挺得笔直。

辜振邦亲自给他倒了杯茶,动作娴熟,热情得有些不太寻常。

“老闻啊,咱们认识多少年了?”辜振邦拉开话匣。

“快二十三年了,董事长。”闻亦平静地回答。

“是啊,二十三年了。”辜振邦感叹道,“你刚来公司的时候,还是个小伙子,一转眼,咱们都老了。”

闻亦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他知道,当领导开始跟你追忆往昔的时候,通常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果然,辜振邦话锋一转。

“老闻,你看现在这个时代,发展得多快。”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一天一个样。”

“咱们公司也得跟上潮流,需要注入更多年轻的血液,需要更有冲劲的年轻人去开拓市场。”

闻亦的心,随着他这番话,一点点地沉了下去。

“公司最近在搞年轻化改革,一些老同志嘛,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歇歇了。”

“我是这么想的,你身体也一直不算太好,不如就趁这个机会,提前退下来,好好享享清福。”

辜振邦说得情真意切,仿佛真的是在为他的身体着想。

闻亦看着他,这位他辅佐了二十多年的老板,内心五味杂陈。

所谓的“年轻化改革”,所谓的“身体着想”,不过是嫌他年纪大了的体面说辞而已。

这些年,他为了公司的业务,南征北战,熬了多少夜,喝了多少酒,身体确实落下了一些毛病。

可这些,不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吗?

如今,公司壮大了,自己却成了一个需要被“优化”掉的“老同志”。

他感到一阵寒意,比窗外的秋风还要刺骨。

但他没有愤怒,也没有争辩。

到了他这个年纪,职场上的这点人情冷暖,早已看得通透。

无非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老戏码,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公司念着你的旧情和功劳,决定给你十万块,算是补偿金。”辜振邦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推到闻亦面前。

“签个字,从下个月开始,就不用来上班了,手续人事会帮你办好。”

十万块,买断一个员工二十三年的青春和心血。

闻亦的目光落在“自愿提前退休协议”那几个刺眼的黑体字上,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

他没有去看那十万块的数字,这对一个为公司创造了数千万利润的人来说,更像是一种羞辱。

他只是拿起了笔,在文件的末尾,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字迹沉稳,一如他此刻的心情,没有丝毫颤抖。

“谢谢董事长多年的栽培。”他放下笔,站起身,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谈论今天的天气。

辜振邦似乎没料到他会如此干脆,准备好的一大套说辞都堵在了喉咙里。

他愣了一下,随即恢复了笑容:“老闻,你能理解公司,我很高兴。以后常回来看看。”

闻亦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这间他进来了无数次的办公室。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部门里的同事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依旧各自忙碌着。

年轻的下属小王看到他,还笑着打招呼:“闻总监,董事长找您啥事啊?是不是要给咱们部门发奖金了?”

闻亦笑了笑,摇摇头:“没什么,就是聊了聊家常。”

他开始默默地收拾自己的东西,动作很慢,很轻。

那本厚厚的客户资料夹,里面记录着每一个客户的喜好、习惯,甚至家庭成员的生日。

那个签下了第一笔大单后,自己奖励给自己的派克钢笔。

那张和启明集团的梁栋在项目庆功宴上的合影,照片里的两个人都笑得格外开怀。

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一段回忆,一段属于他和朗速科技的过往。

他把一些私人物品装进一个纸箱,大部分工作资料则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放在桌上。

同事们渐渐察觉到了不对劲。

“闻总,您这是......”有人小心翼翼地问。

“哦,我下个月就退休了。”闻亦的语气轻描淡写,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惊讶地看着他。

一位跟着他多年的老部下,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怎么这么突然?闻总,您......”

“人老了,该给年轻人让位置了。”闻亦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安慰道。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人事部门也适时地发布了“闻亦总监光荣退休”的内部邮件。

辜振邦的“统一口径”做得很好,所有人都以为,这是闻亦自己的选择,是一场体面的告别。

大家纷纷上前,向他道别,说着祝福的话。

有真心实意的惋惜,也有流于表面的客套。

闻亦一一回应,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没有一丝怨怼和不甘。

他越是平静,一些老同事的心里就越不是滋味。

他们知道闻亦的为人,工作就是他的生命,怎么可能在这个年纪,事业正稳的时候,主动选择退休。

但职场的规则就是如此,没有人会为了一个即将离开的人,去多说什么。

在办理离职手续的最后一天,公司为他办了个小型的欢送会。

辜振邦也出席了,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盛赞了闻亦多年来的贡献,并亲自送上了一块刻着“功勋元老”的牌匾。

场面很热闹,也很虚伪。

闻亦站在人群中,看着那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笑脸,感觉自己像一个局外人。

他举起酒杯,敬了所有人,也敬了自己这二十三年的时光。

酒杯里的酒,是甜是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02

欢送会结束后,闻亦的生活正式进入了倒计时。

公司给他安排了接替者,是市场部一个叫小蔡的年轻人。

小蔡二十七八岁,名牌大学毕业,能说会道,很得辜振邦的赏识。

辜振邦的想法很简单,启明集团的合作已经进入了成熟期,流程和框架都非常稳定。

在他看来,这已经不是一个需要开拓的市场,而是一块需要“维护”的田地。

只要不出错,按部就班地走流程,换谁去对接结果都一样。

平台的价值,远大于个人的价值。

他需要的是一个听话、有冲劲、而且用人成本更低的执行者,小蔡无疑是最佳人选。

交接工作就在闻亦那间小小的办公室里进行。

闻亦将那本厚厚的客户资料夹推到小蔡面前。

“小蔡,启明集团的业务,重点都在这里了。”

“他们的项目负责人叫梁栋,比我小几岁,是个很严谨、很重细节的人。”

“他不喜欢在工作时间谈私事,但如果你能在一些他关心的小地方,比如他女儿的钢琴比赛,或者他喜欢的围棋上,表现出一些了解,他会很高兴。”

“每年的六月十二号是梁总女儿的生日,可以提前准备一份小礼物,不用贵重,但要有心意,比如一本绝版的琴谱。”

“他们公司的技术团队,负责人姓李,是个技术狂人,你跟他谈合作,最好能拿出详细的技术参数和解决方案,而不是空泛的PPT。”

“还有,他们的财务流程很严格,每个月的账单一定要在二十五号之前发过去,并且格式要完全按照他们的要求来,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

闻亦说得很仔细,这些都是他十多年来一点一滴摸索总结出的经验,是任何工作手册上都找不到的宝贵财富。

小蔡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电脑上敲敲打打。

他的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嘴里不停地说着:“好的,闻叔,我记下了。”

但闻亦能看出来,他并没有真的听进去。

当闻亦提到那些人情世故的细节时,小蔡的眼神里,甚至闪过一丝不以为然。

“闻叔,您说的这些我明白,都是经验之谈。”小蔡合上电脑,笑着说。

“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有更高效的客户管理系统。”

“所有客户的资料、偏好、历史沟通记录,系统里都有标签化管理。”

“至于人情关系,我觉得在绝对的实力和更优的方案面前,这些都是次要的。”

“我相信,启明集团选择我们朗速,看重的是我们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平台优势,而不是某一个人。”

他的话,说得客气,但字里行间的傲慢和对闻亦“老方法”的否定,却显而易见。

闻亦听了,没有反驳,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

有些跟头,是必须要自己摔过,才会知道疼的。

他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对方。

剩下的,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交接的最后,闻亦想了想,还是多叮嘱了一句。

“小蔡,和梁栋这样的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两个字——真诚。”

“任何时候,都不要耍小聪明,不要试图用话术去糊弄他,他一眼就能看穿。”

“好的,闻叔,我知道了。”小蔡点头应着,但心思显然已经飞到了别处。

离开公司的前一天晚上,闻亦约了梁栋在一家常去的茶馆见面。

这家茶馆很安静,古色古香,是他们两人都喜欢的地方。

两人没谈工作,只是像老朋友一样,沏着茶,聊着天。

从最近的围棋棋局,聊到各自孩子的近况。

气氛很轻松,很惬意。

直到茶过三巡,闻亦才状似不经意地提起。

“老梁,我下个月就不在朗速干了,准备提前退休,回家养养鱼,下下棋。”

梁栋正在夹茶叶的动作,猛地一顿。



他抬起头,锐利的目光看着闻亦,似乎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些什么。

“怎么这么突然?老闻,你这春秋鼎盛的,退什么休?”

“是不是公司里......有人让你不痛快了?”梁栋的眉头皱了起来。

以他对闻亦的了解,这个人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绝不是一个会轻易放下的人。

“哪里的话。”闻亦笑着摆了摆手,掩饰得很好。

“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了,也该给年轻人腾腾位置。”

“朗速培养的年轻人很优秀,后面接替我的是一个叫小蔡的小伙子,很有能力,你以后多带带他。”

他没有说公司一句坏话,没有透露半分自己的委屈。

这是他作为一名老职场人的体面和修养。

梁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再追问下去。

他知道,有些话,闻亦不想说,他也就不必问。

但他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行,既然你决定了,我支持你。”梁栋端起茶杯。

“这些年,辛苦你了,老闻。”

“要是没有你,我们启明和朗速的合作,走不到今天这么顺。”

“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给我打电话。”

“别的我不敢说,在你这个朋友身上,我梁栋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这番话,说得很重。

闻亦心里一暖,眼眶有些发热。

职场沉浮二十多年,能交下这样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也不算一无所获。

“一定。”他端起茶杯,和梁栋的杯子轻轻一碰。

清脆的响声,在静谧的茶室里回荡,像是一段过往的终章,也像是一个新篇的序曲。

那晚,两人聊了很久,直到茶馆打烊。

分别时,梁栋用力地拍了拍闻亦的肩膀,说了一句:“老闻,保重。”

闻亦点点头,转身融入了夜色之中。

他的背影,在路灯的拉扯下,显得有些孤单,但依旧挺拔。

03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个月就过去了。

闻亦退休后的生活,过得平静而规律。

他每天早起去公园里打打太极,回来侍弄一下阳台上的花草。

下午,他会去社区的棋牌室,和几个老头子杀上几盘。

女儿看他赋闲在家,还特意给他买了一只小猫。

那只温顺的布偶猫,很快就成了他的新伙伴。

他似乎已经完全脱离了过去那种紧张忙碌的职场生活,也刻意不去打听朗速科技的任何消息。

只是偶尔在深夜里,他还是会习惯性地惊醒,脑子里盘算着某个客户的方案,然后才恍然想起,自己已经退休了。

每当这时,他的心里,总会泛起一丝淡淡的失落。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朗速科技的大楼里,气氛却远没有闻亦的生活那般平静。

新任客户总监小蔡,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

自从他接手了启明集团的业务后,就感觉处处碰壁。

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启明集团的梁栋发去了好几份“充满创意”的新年度合作优化方案。

在他看来,这些方案能够更好地为对方“降本增效”,体现朗速科技的“互联网思维”。

可这些方案,都如石沉大海,只换来了梁栋秘书礼貌而疏远的回复:“梁总看过了,会安排时间讨论。”

他打电话过去,十次有八次都是秘书接的,说梁总在开会。

偶尔梁栋亲自接了,语气也总是公事公办,不带一丝私人感情,三两句就结束了通话。

这让习惯了在客户面前挥洒自如的小蔡,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

他将这一切,归结为大客户在续约前的“例行施压”,目的是为了在谈判中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辜振邦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在高层会议上,还特意表扬了小蔡。

“启明集团这种体量的客户,有点架子是正常的。”

“他们越是这样,说明他们越是在意和我们的合作。”

“小蔡,你不要有压力,大胆地去谈,公司在后面给你撑腰。”

“记住,我们朗速的平台和技术,才是他们最看重的东西。”

董事长的鼓励,让小蔡又重新燃起了信心。

他觉得,之前闻亦那些靠着人情关系维护客户的方法,已经过时了。

在现代商业社会,最终还是要靠产品和实力说话。

很快,就到了和启明集团正式召开年度续约谈判会议的日子。

小蔡为此准备了将近一个星期,PPT修改了十几遍,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会议当天,他特意穿了一身崭新的高定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整个人显得精神抖擞。

辜振邦也亲自出席了这次会议,以示对这个最大客户的重视。

朗速科技这边,市场、技术、财务的负责人都悉数到场,阵仗颇大。

会议定在上午十点,在朗速科技最大的会议室里。

九点五十五分,启明集团一行人准时抵达。

为首的正是项目总负责人,梁栋。

他今天穿着一身深灰色的西装,神情严肃,看不出喜怒。

他身后跟着启明的法务和技术团队,每个人都表情凝重,整个团队散发着一种不同于往年的、冰冷而锐利的气场。

简单的寒暄过后,双方落座。



会议正式开始。

小蔡清了清嗓子,意气风发地走上台,开始讲解他精心准备的续约方案。

他的演讲很有感染力,声音洪亮,手势丰富,充满了年轻人的激情。

他从行业趋势讲到技术革新,从降本增效讲到未来的战略协同,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合作蓝图。

朗速科技这边的人,都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辜振邦更是满意地点点头,觉得自己的用人决策实在是英明。

然而,坐在对面的梁栋,自始至终都没有什么表情。

他没有看台上侃侃而谈的小蔡。

他的目光,只是平静地落在自己面前的茶杯上,偶尔端起来,轻轻地呷一口。

整个演讲持续了将近四十分钟。

小蔡讲完最后一个字,自信地合上电脑,微笑着看向梁栋。

“梁总,以上就是我们新一年的合作方案,希望能和贵公司携手,共创辉煌。”

按照以往的惯例,接下来应该是双方就方案细节展开的讨论和博弈。

然而,梁栋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开始就某个条款或者价格进行“压价”。

他甚至没有翻开面前那份厚厚的方案书。

会议室里安静得出奇,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梁栋身上。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抬起头,目光越过小蔡,直接看向了坐在主位上的辜振邦。

他的眼神,平静,但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回避的穿透力。

“辜董,在讨论方案之前,我能先问一个问题吗?”

梁栋的声音不高,但吐字清晰,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有力。

“当然,梁总请讲。”

辜振邦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姿态放得很低。

梁栋的目光扫视了一圈朗速的团队,然后开口问道:

“闻亦先生,为什么会突然退休?”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