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里的小透明,老婆眼里的窝囊废,竟因一个老人,改变了命运!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刘波今年三十五岁,在市住建局办公室已经待了十个年头。

周一早上七点半,他准时出现在单位。在门口站了足足五分钟,等那股莫名的心悸感过去,才深吸一口气走进大楼。

“刘波,这么早啊!”门卫老张从报纸里抬起头,打了个招呼又低下头去,没再多看他一眼。

刘波点点头,没说话,快步走向电梯。电梯门即将关闭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赶紧按下开门键。

“哟,谢了啊。”综合科的王晓丽漫不经心地走进来,一边对着电梯里的镜子整理头发,一边从包里拿出粉饼补妆,全程没正眼看过刘波。

刘波往角落挪了挪,目光盯着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

三楼办公室,刘波刚放下包,科长赵文明的大嗓门就响了起来:“刘波,去会议室布置一下,九点钟党组会;王晓丽,你把这份文件送到局长那里;小李,赶紧把上周的会议纪要整理出来...”

办公室里顿时忙碌起来,只有刘波还站在原地,等着科长给他分派更具体的任务。赵文明交代完一圈,才像是刚发现他似的:“还站着干什么?会议室布置好了吗?茶水准备了吗?记录设备检查了吗?”

刘波连连点头,快步走向会议室。

这样的早晨,他已经经历了十年。

三十五岁的刘波,是局里公认的老实人。他性格内向,不擅言辞,在会议上从不发言,在饭桌上永远坐在最不起眼的位置。新来的年轻人最初还会客气地叫他一声“刘哥”,不出一个月,就会改口直呼其名。

布置完会议室,刘波回到工位,刚拿起水杯,王晓丽就抱着一摞材料走过来:“刘波,帮我把这些资料复印一下,每份印二十份,急着用。”

没等他回应,材料已经堆在他桌上。刘波张了张嘴,最终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他抱起材料走向文印室,身后传来王晓丽和小李的窃窃私语:“真好使唤,让干嘛就干嘛...”

类似的话,刘波听得太多,早已麻木。刚到局里时,他也曾试图改变,主动请缨重要工作,却在一次公开会议上被领导当众批评能力不足后,彻底放弃了挣扎。

十点,党组会结束。刘波进去收拾会场,发现地上洒了茶水,几位领导的茶杯还满着,几乎没人碰过。他默默擦拭干净,将茶杯一一洗净归位。

“刘波,局长叫你。”赵文明站在门口,语气不耐烦。

刘波小跑着来到局长办公室。

“下周省厅老干部局要来调研,你负责对接联络工作。”张局长头也不抬:“这是初步方案,按照惯例准备就行。记住,不能出任何差错。”

刘波接过文件,手心冒汗。这种重要工作通常轮不到他,想必是科室里没人愿意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

“局长放心,我一定办好。”刘波说。

张局长挥挥手,示意他离开。

接下任务的那一周,刘波忙得脚不沾地。联系接待酒店、安排调研路线、准备汇报材料...每个环节他都小心翼翼,反复确认。然而越是怕出错,越是容易出错——在最终确认参会名单时,他不小心漏掉了一位退休副局长的名字。

这位老局长虽然退休,门生故旧却遍布市里。错误被发现时,已是调研前一天的下午。

赵文明当着全科室人的面,把文件摔在桌上:“刘波啊刘波,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你知道这位老领导是什么人吗?你这是要给局里惹大祸啊!”

刘波低着头,手指紧紧攥着衣角。

“要不是看在你平时老实的份上,早就...”赵文明骂了足足十分钟,最后摆摆手:“算了,我自己去道歉。你明天不用参加接待了,去把局里几个卫生间的卫生搞一下,保洁阿姨请假了。”

办公室里响起压抑的笑声。刘波脸涨得通红,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天晚上回到家,已经九点多。妻子林晓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见他进门,冷冷地说:“还知道回来啊?又加班?就你那破工作,加不加班有什么区别?”

刘波没吭声,放下包想去热饭,却发现锅里空空如也。

“我没做你的饭。”林晓雯盯着电视屏幕:“你单位那点破事我听说了,又被领导骂了是吧?我真是瞎了眼,当初怎么会嫁给你这种窝囊废!”

类似的话,刘波听了八年。恋爱时觉得他老实可靠,在机关工作体面;结婚后才发现,老实等于没出息,机关里的底层比外面的打工仔还不如。

那晚,刘波抱着被子睡在沙发上,睁着眼到凌晨。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他想起年轻时也曾有过抱负,如今却活成别人眼中的笑话。

周六,刘波照例去了古玩市场。

这是他为数不多的爱好,也是他逃离现实的精神避难所。那些斑驳的铜锈、泛黄的纸本、残缺的瓷片,都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让他暂时忘记自己的狼狈。

在一家熟悉的店铺前,他停下脚步。橱窗里摆着一幅山水立轴,风格古朴,墨色沉静。

“来了?”店老板老周笑着招呼:“看你盯了半天,感兴趣?”

刘波摇摇头:“买不起,就看看。这画...有点意思。”

老周也就笑笑,刘波几乎每周都来,市场里很多人都认识他,也大致知道他的身份,知道他是官家人,但却不知道刘波的具体身份。

正说着,身后传来一阵骚动。一个衣着朴素的老者被几个人围住,手里捧着一只瓷瓶,面色为难。

“老先生,这可是正经的乾隆官窑,三万块已经是捡漏价了!”一个满脸精明的摊主唾沫横飞。

刘波瞥了一眼那只瓷瓶,心下明了。这种做旧的假货,市场上随处可见,专骗外行人。

这种事在市场里多了,刘波原本不想多事,但今天,不知怎么,刘波看着那老者,忽然感觉看到了自己将来的样子!人善被人欺!

老者被忽悠的,越来越犹豫,刘波不知哪来的勇气,上前一步:“老先生,这东西...要不您再考虑考虑?”

摊主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刘波有些退缩,如果他搅黄了摊主的生意,摊主肯定会报复。

但看到老者疑惑的目光,他还是硬着头皮说:“这釉色太亮,底足也不对,乾隆年的官窑不是这样的。”

老者恍然大悟,放下瓷瓶,对摊主摆摆手:“那就算了吧。”

摊主顿时急眼了,一把薅住刘波的衣领!

“你成心的吧!”

“你们这个也…太假了。”刘波挣扎。

摊主脸色越发的不好,想动手的样子,但摊主也认识刘波,知道他的身份,如果大庭广众动了官家的人,后果难料。摊主犹豫了片刻,还是放过了刘波。

摊主骂骂咧咧地走了。老者转向刘波,笑道:“多谢你啊,小伙子。我对这些一知半解,差点给你惹麻烦。”

“不客气。”刘波轻声说,转身要走。

“等等。”老者叫住他:“我看你挺懂行,能不能带我逛逛?”

那天下午,刘波陪着老者在市场里转了一圈。老者自称姓陈,刚退休不久,闲着没事来逛逛。令刘波惊讶的是,陈老虽然不懂鉴别,但对历史文化却很有见解,两人相谈甚欢。

“这幅画怎么样?”在一家摊位前,陈老指着一幅花鸟画问。

刘波仔细看了看,摇头:“仿的。您看这落款,‘八大山人’,写法太过工整,少了原作的孤傲之气。墨色也过于均匀,真迹的墨韵更有层次。”

陈老点头称是:“有道理。”

分别时,陈老要了刘波的电话:“下周末有空吗?我知道有家不错的茶馆。”

就这样,刘波多了一个忘年交。

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们几乎每周都会见面。有时在茶馆,有时在博物馆,更多时候是在古玩市场。刘波在陈老面前渐渐放开,不仅聊古董,也聊起工作和生活上的烦恼。

“我们单位那些人,个个眼高于顶。我帮他们干活,他们却在背后笑话我...”

“我老婆最近又骂我没用,已经连续一个月睡沙发了...”

陈老总是安静地听着,偶尔插一句:“凡事看开点,人生就像这瓷器。”他指着一只宋代青瓷碗:“有些瑕疵,反而更显真实。好运迟早会来的。”

刘波只当是安慰,苦笑不语。

十月的一个周一,刘波刚进办公室,就感觉气氛不同寻常。赵文明正指挥着大家打扫卫生,连平时从不干活的王晓丽也在整理文件。

“快点快点,省里的老领导明天要来视察,都打起精神来!”赵文明看见刘波,皱眉道:“你,去把楼上楼下所有的绿植都擦一遍,还有,几个领导的办公室也打扫一下。”

刘波应了一声,拿起抹布开始干活。这样的待遇他早已习惯,在局里,脏活累活永远是他的。

第二天一早,局里全员到齐。张局长罕见地穿了西装,系着领带,在门口来回踱步。不到八点,市里的领导也来了,整个住建局如临大敌。

“刘波,你别在前台晃悠,去把卫生间再打扫一遍,尤其是领导专用的那个。”赵文明吩咐道:“省得你在这里碍手碍脚。”

刘波低头走向卫生间,提起水桶和拖把。外面传来汽车引擎声,然后是热烈的欢迎掌声。他知道,那位神秘的“老领导”到了。

埋头擦洗着马桶,刘波心里五味杂陈。同样是三十五岁,有的同龄人已经是领导,而他却在这里刷厕所。

正想着,卫生间门被推开。刘波抬头,愣住了——站在门口的竟是陈老。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