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靖难第二战:奇袭雄县,破点打援,一战消灭南军数万精锐骑兵

分享至

《从草根到皇帝:朱元璋的逆袭之路》-56

宋忠覆灭的消息传到京师,还沉浸在古文中的朱允炆终于反应过来,他派出了耿炳文。

耿炳文在明初一众名将中不那么显山露水,但他绝不是个简单人物。

耿炳文,濠州人,这个籍贯在明初意味着荣耀。没错,耿炳文父亲耿君用就是朱元璋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耿君用在朱元璋与张士诚的浙西之战中阵亡于宜兴,部众由其子耿炳文领导。朱元璋安排他镇守长兴,继续防御张士诚。

在朱元璋手下,有擅长进攻的将领,如常遇春、蓝玉、冯胜;也有擅长防御的将领,比如耿炳文、吴良、汤和、朱文正。



耿炳文+吴良,就是朱元璋手下的防守双子星。耿炳文的封号是“长兴侯”,吴良的封号是“江阴候”,这是他们凭战绩挣来的。两人一个守长兴,一个守江阴,防御张士诚的攻势。张士诚一直是很想欺负一下朱元璋的,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他孜孜不倦地向长兴发动了大小数十次进攻,战绩是全败。——(耿炳文)以寡御众,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

张士诚也曾给朱元璋制造了不少麻烦,他可以杀死耿君用,当他的对手换成小耿,张士诚再也讨不到任何便宜。出征陈友谅时,考虑到张士诚的威胁,朱元璋并未带上耿炳文和吴良。在徐达、耿炳文、吴良这些克星都在的情况下,张士诚就算来攻,也难以讨到好处。

耿炳文显得比较低调的原因一是洪武时期人才大爆炸,二是他擅长的领域和负责方向让他长期没有出现在最激烈的战场。

这绝不等于他功劳不大,明太祖排列功臣名次时候,将耿炳文与大将军徐达列为一等,可见他多受器重。

建文元年,吴良已经病逝,耿炳文时年65岁,身子骨还挺硬朗。这时还活着的开国元勋只剩下了耿炳文和郭英,郭英年老体衰,那么只能是耿炳文了。

超级玩家朱允炆终于回过神来,运用他的资源优势想要碾压朱棣。他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统率副将军李坚、宁忠,为了讨个口彩,他学习元顺帝,号称大军百万。

百万大军很可怕,实际上半数也没有,耿炳文自己率领的一路号称三十万,实际人数是十三万,即使这样也已足够强大,光他这一路就足够碾压朱棣。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