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025年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第六期)在贵阳正式启动。来自广西、海南、贵州三省的70余名中小学校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科技教师及省内各科技馆的科技馆辅导员线下参训,共同探索科学教育新路径。贵州科技馆馆长滕英杰在开班仪式上讲话。
![]()
培训现场。
此次培训,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中国科技馆主办,贵州科技馆承办。培训以“基于科技馆科普资源的项目式课程开发”为主题,内容紧扣中小学科学教师科学教育能力提升需求,聚焦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全面强化科学教师队伍的核心能力与综合素养,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勇于创新的骨干力量,从而更有效地肩负起启迪青少年科学梦想、播种创新未来的时代重任。
![]()
培训现场。
开班仪式当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晶莹以《智能时代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课程教学创新》为题,作主旨报告。报告聚焦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以AIGC赋能教学为主线,剖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关键问题,回应创新人才培养需求。
![]()
培训现场。
本次培训为期6天,邀请了多领域教育专家、科技馆行业专家、中小学骨干教师、科技馆科技辅导员联合授课,通过政策解读、理论讲授与实践演练,提升科技辅导员和中小学科学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能力,推动馆校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为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注入持续动力,助力新时代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图/文 贵州省科协)
![]()
培训现场。
![]()
培训现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