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农民又立大功!
![]()
62岁老程把棉花种成了“树”,最高一棵4.26米,单株结了136个棉桃,乡亲们都看傻了:这哪是棉花,简直是“挂满云朵的小树林”!你见过这么厉害的棉花树吗?
一棵树撑起秋天的热闹
每年金秋,德州的果园总是热热闹闹。但今年,程木兴家的棉花树成了全村的“明星”。说是棉花树,其实一开始谁都不信:棉花还能长成树?
![]()
可走进他家地头一瞧,几株高高挺立的棉花,枝头上全是毛茸茸的白棉桃,真有点“树挂小灯笼”的味道。
程木兴本人身高1.68米,想摘个顶上的棉桃,得爬上四米高的梯子才能勉强够着。最高的那棵量出来整整4.26米,主干差不多有三厘米粗,站旁边跟大树似的。
更夸张的是,普通棉花一棵结十来个棉桃都算不错了,程木兴的“棉花树”结得多的那棵,分了四个大枝,居然挂了136个棉桃,直接把村里人看傻了眼。
谁家见过这么能结的棉花?不少人开玩笑:要是全国棉田都种上这样的棉花树,估计棉被衣服都得跌价了。
![]()
这事还得从2019年说起。程木兴像往常一样在自家田里转悠,忽然发现一棵身量比其他棉花都高的杂株。
别人也许随手一拔,他却觉得这苗子不一般,估计能整出点名堂。于是,他当场把苗子单独挖出来移栽好,心里琢磨着能不能搞出新花样。
接下来的七年,程木兴就和这几棵“棉花树”杠上了。天天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带着放大镜似的眼神盯着棉花看。
![]()
一套套流程全靠他自己在地里摸索。长得慢、结得少的全都淘汰,留下的都是个头高、棉桃多、看着就精神的“种子选手”。
有时候,一年辛苦忙完,发现选出来的苗还不如去年,心里难免犯嘀咕。但程木兴认死理,非得把这条路走到底。
就这样,一年一年地筛选,棉花树个头是越长越高,结铃量也是年年翻番。终于,到了今年,“棉花树”在地里一站,成了全村最吸睛的风景。
老程的“笨法子”和农民的倔劲
说起来,现在不少地方都在搞智慧农业,田里比人还聪明。可程木兴用的却是最老实、最“笨”的办法:天天扒拉着土看,靠的就是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
![]()
他没啥高深的育种理论,啥事都得亲自上手,就怕错过一个好苗子。这方法虽然慢,但踏实。别人一季忙一阵,他七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
有人笑他傻,问他图啥?老程头一句话:“能把咱中国棉农的路子拓宽,受点累算啥!”这股“傻劲”,其实就是咱中国农民身上最宝贵的东西。
有人可能会问,棉花长得高点、结得多点,值当这么大惊小怪吗?其实这背后的意义可大了。普通棉花一年就一季,长得矮,采摘倒是方便,但产量有限。
更麻烦的是,遇上盐碱地、病虫害,棉花根本长不起来,大片土地都只能撂荒。程木兴琢磨的,就是能不能把这些“棉花树”里耐盐碱、抗病的基因,慢慢推广到普通棉花里。
![]()
这样一来,原本种不了棉花的地方也能种,棉农挣得就多了。棉花树单株能结一百多个棉桃,产量直接翻几番,等性状稳定下来,推广开去,那对整个纺织产业、农民收入都是利好。
别看棉花不起眼,其实全身都是宝。最直接的,当然是纺织:咱中国做棉布、棉衣,棉花是老大。可你知道吗?棉籽还能榨油,过滤一遍能做成食用油,还能做一大堆副产品。
正因为用途广,棉花产量和品质对咱中国影响极大。咱中国是世界棉花种植和纺织大国,棉农的日子好不好过、纺织厂有没有好料,全系在棉花身上。
让棉花树走出家门
现在农业发展越来越快,科技大踏步往前走。我国实验的一系列程序,都是为了让棉花产量更高、土地用得更好。
![]()
可别忘了,科技牛归牛,农民手里的“老把式”同样不能丢。像程木兴这样,33年扎根田头,啥虫害、啥天时,全凭经验摸索。
说到底,程木兴不是为了自己家多收几包棉。他最大的心愿,是把这些年培育出来的好苗子推广开去,让更多棉农受益。
现在棉花树的性状还在稳定,老程天天记数据、筛品种,想着再挑几年,把最优良的基因留下。等到时机成熟,推广开去,盐碱地也能结棉桃。
棉农收入多起来,普通人穿上更好的棉衣,这才是他最想看到的结果。看着秋风里一排排“棉花树”摇曳,程木兴说得实在:“只要能帮到大家,干一辈子都值!”
![]()
有些人觉得,创新都在高楼大厦里的实验室,其实很多农业的希望,就在土地里、农民手上。正是这些扎根土地的农民,用汗水和坚持,一点点把农业推向前。
程木兴不是专家,没有高学历,但他懂棉花、爱土地,也敢“折腾”。这股劲头,恰恰是咱中国农业发展的根和魂。
从许德明到程木兴,从高产田到棉花树,德州棉农的奋斗精神在一代代传下去。这种精神,比啥高科技设备都宝贵。
只要有这样的农民在,咱中国的农业路就永远不会断,未来一定会越走越宽。棉花树的背后,是一位农民七年的坚守,是德州棉花的创新传承,也是咱中国农业的希望。
![]()
程木兴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普通人也能干大事,只要肯钻研、能坚持,田间地头一样能蹦出“高科技”。
如果说每个农民都是一颗种子,那他们用双手和汗水,撑起的就是咱中国农业最牢靠的根基。
程木兴和他的“棉花树”,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的伟大,也看到了农村的希望。这样的“土专家”,值得咱们每个人点个赞!
参考资料:
《庆丰收 促和美丨现场“吸粉” ! 德州武城选育株高两米的观赏棉花亮相丰收节》——大众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