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燃油车神话破灭?固态电池突破,充电6分钟,续航超1000公里
当前,中国固态电池技术正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态势。近日,中国科学院与清华大学等多家科研团队协同合作,成功攻克了固态电池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促使固态电池性能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此前,100千克的电池最多仅能支持500公里的续航里程,而如今已可支持1000公里的续航。难道燃油车的神话要破灭了?
与此同时,东风汽车已成功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并构建起了相应的供应链体系,预计将于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应用。国产固态电池的显著进步,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产业迈向领跑地位的重要信号。
反观日本,丰田公司曾宣称将于2027年将固态电池推向市场,然而目前其量产时间已推迟至2030年。不仅如此,丰田董事长丰田章男更是多次公开表达对电动汽车的消极看法。在此情形下,不禁引发思考:日本是否将会从固态电池市场中出局?
![]()
01 技不如人就恶性竞争,日企前科不少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日本燃油车产业曾一度被奉为行业典范。然而,由于未能及时抓住新能源转型的契机,日本燃油车产业被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实现反超,往昔的辉煌已难以重现。
随着新能源电池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迅速崛起,这对日本传统车企的市场主导地位造成了严重冲击。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491万辆,首次超越日本(442万辆),跃居全球第一。此后,中国有望持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且与日本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这引发了日本汽车产业的强烈危机感。
相关数据表明,近几年丰田电动车的销量还不到比亚迪销量的三十分之一。面对这日益扩大的差距,丰田会长丰田章男曾公开贬低电动车,称其为“低级产品”“不环保”。不仅如此,丰田表面上联合本田等日系品牌组成“反电联盟”,散布“中国电动车续航虚标、电池安全存在隐患”等不实言论。但在背后,丰田却一直在积极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工作。在2020 - 2022年期间,丰田投入了1.5万亿日元用于固态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并取得了1300多项专利。
其实,这并非日企首次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为了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中国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同步推进自主研发工作,展现出打破外部技术垄断的坚定决心。
![]()
02 固态电池量产商业化,中国领先日本
丰田在固态电池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后,曾宣布将于2027年实现量产。然而,其量产时间却多次推迟,如今已延至2030年,装车时间更是难以预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已经达成了固态电池装车的成果。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上汽集团已发布全固态电池模型,并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装车。2023年,蔚来CEO李斌亲自驾驶一辆搭载固态电池的ET7汽车进行直播续航测试,最终续航里程达到1044公里,这一数据高于日本电池在实验室环境下所取得的1000公里数据。
![]()
03 中国从跟跑到领跑,是大势所趋
在这场固态电池发展的漫长征程中,日系车企已渐渐显露出疲态。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在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电动汽车的销量达到了丰田的26倍。过去五年间,我国固态电池专利数量的年均增速高达20%,始终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
无论是在固态电池领域,还是在抗衰制品方面,中国都在以高效的步伐赶超日本。凭借着持续不断的科研投入以及强大卓越的制造能力,中国综合实力超越日本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固态电池不仅在电动汽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有望凭借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抢占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赛道的先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