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惠河岸边古韵流淌,八里桥畔新声飞扬。10月24日-25日,第十八届惠河文化节在管庄地区八里桥音乐主题公园温情启幕。区文旅局党委书记、局长郭勋,区农委副书记王小宝,区宣文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马骏,建材院总院党委副书记张文进,66322部队副政委刘家祯,朝阳书协主席、管庄地区文联主席程度,管庄地区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武宁以及地区领导班子成员、文联、商会、派出所、朝阳医院、双桥医院、管庄第二卫生服务中心、各社区正职、乡属企业干部群众共1000余人参加活动。本届惠河文化节以“运河汇永通 古韵咏新篇”为主题,不仅串联起通惠河千年漕运记忆与工业奋斗历程,更通过22个社区群众的全情演绎、非遗文化的鲜活展示,让历史文脉与群众活力在当代生活中碰撞出“活态”火花。
“快快快!文艺演出马上要开始了,我可不想错过这么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10月24日晚上7时许,八里桥音乐主题公园内热闹非凡,各社区居民群众早早“组团”来到现场,翘首以盼。
活动以一场灵动的开场舞《永通运河图》拉开帷幕——舞者水袖轻扬模拟碧波蜿蜒,阵型变幻再现千帆竞渡,将通惠河的千年画卷“舞”到观众眼前。随后登台的瑞祥里社区金蛇狂舞空竹队为现场观众带来一段精彩的空竹表演,只见队员们的动作行云流水,或单手持杆,让空竹在肩头灵活跳转,演绎“单轮飞天”的巧劲;或组队配合,空竹在绳间穿梭如游龙,叠成“金蛇盘柱”的造型,在灯光下划出一道道流光弧线。
![]()
演出以“古桥记忆”“烟火管庄”“惠水流长”三个篇章层层递进:原创舞蹈《惠河之水清又长》,用轻柔舞步流淌出对母亲河的深情;情景剧《古桥记忆》再现古桥边漕运工人卸货、商贩沿街叫卖的热闹场景,让观众一秒“穿越”;说唱与孩童舞蹈结合的《经方谣》,用朗朗上口的童谣诠释中医“治未病”智慧,让非遗传承充满童趣;快板《烟火管庄》则以接地气的唱词,把社区里的邻里情、菜市场的烟火气演绎地活灵活现;男女对唱《大运河》的悠扬旋律、原创朗诵《这里就是管庄》的真挚告白,满含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最终在歌舞《爱从东方起航》的激昂旋律中,为演出画上圆满句号。
![]()
10月25日的演出更是将“群众主场”特色拉满——22个社区精心编排节目,全维度展现管庄群众文化的蓬勃风貌。舞蹈节目亮点十足,《一条大河》表演者们身着蓝白服饰,水袖翻飞间模拟江河奔涌的姿态,动作舒展又充满力量;《亲吻祖国》以红色纱巾为道具,舞者们旋转跳跃时纱巾如火焰般舞动,饱含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再唱山歌给党听》通过“分散”到“聚拢”的队列变换,象征群众与党的紧密联结。此外,《最美的情缘》《幸福中国一起走》等节目,或用轻柔舞步诠释生活美好,或用欢快节奏传递幸福期盼,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
独唱《卓玛》悠扬的歌声中流淌出草原的辽阔与澄澈,简单却极具感染力。大合唱《祝福祖国》《五星红旗》等节目气势恢宏,激昂的旋律中满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美好祝福。模特表演《青春飞扬》《共和国走向未来》《十送红军》步履间有主题的回响,姿态里有精神的闪光,把不同故事里的温度与力量,都融入在每一次转身与定格中。京剧《红灯记》选段唱腔沉郁铿锵,藏着家国情怀的赤诚;《穆桂英挂帅》选段念白清亮有力,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晕染开来。快板《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以清脆的竹板声和富有节奏感的唱词,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手杖操《开心中国》中,居民们轻挥手杖、踏准节拍,舒展的身姿里充满活力。
![]()
惠河文化节作为地区规模最大、参与最广、影响最深的文化活动,自2006年创办以来,它始终秉持“政府引导、社区搭台、居民唱戏”理念,累计吸引50万人次参与,成为彰显地区文化活力的重要载体。本届文化节以“文化溯源有深度在地体验有温度”为特色,既保留“老管庄人”熟悉的运河号子、工业记忆,又融入潮流元素与群众智慧,更让非遗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
近年来,管庄地区积极发挥文化“培根铸魂凝心聚力”作用,围绕“一馆一中心两配套”布局,做精做实“南-中-北”公共文化服务圈。同时,组织开展舞蹈大赛、摄影大赛、公益电影展映、非遗文创市集、廉政书画作品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下一步,管庄地区将充分挖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更多特色文化IP,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韩璐(EN05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