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小区撞见老周两口子,老爷子手里攥着个布袋子,里面是给老伴挑的软籽石榴,边走边叨叨:“你牙口不好,我特意摸了个个儿软的,回去剥好装盒,你看《甄嬛传》时慢慢吃。”
老伴开心极了,又说儿子催着搬去同住,老周却摆手:“家里的吊兰刚冒新芽,走了谁管?”
![]()
这场景让我想起后台满屏的留言:“博主,我59了,一天不帮女儿带孙子、不洗衣做饭,就觉得自己是个废人”“儿子在外地,我晚上看电视看到自动关机,醒了屋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咱们这代人啊,活了大半辈子,总把“被人需要”当活着的底气。年轻时为爹妈扛事,中年为孩子拼尽全力,老了退了休,反倒慌了,好像不围着别人转,自己就没价值了。
今天咱掏心窝子说句实话:60岁后,别再把“有用”挂嘴边,把自己活舒坦、活痛快,才是真本事!
![]()
去年夏天回乡下参加同学会,见到李梅时我差点没认出来。以前她总穿件洗得发白的旧衬衫,说话细声细气,眼里总带着愁,那会儿她老公常年在外,一个人带俩娃,还得伺候瘫痪的婆婆,同学聚会坐半小时就走,说“家里离不了人”。
可那天的李梅,穿件天蓝色棉麻裙,头发烫了温柔的小卷,手里还拎着个画夹。她笑着说:“退休后我跟儿子说,‘你家有月嫂,我也该拾掇拾掇自己的爱好了’。”
现在她每周三天去社区学国画,剩下的时间要么跟老姐妹跳广场舞,要么在家炖银耳羹,给自己做个糖醋排骨。
“以前总想着我是妈、是媳妇、是女儿,把‘李梅’给忘了。”她翻出手机里的画给我看,有院子里的牡丹,有村口的老槐树,还有自己种的小番茄。“画得不好看,但下笔的时候心里亮堂,比给孩子洗十件衣服还痛快!”
![]()
咱这代人太会“委屈自己”了,总把家人的需求往自己身上扛,把自己的喜好压箱底。
可你想过没?你把身体熬垮了,谁替你享往后的福?你把日子过成“围着别人转”,等别人不需要你了,你该咋办?
小区的张阿姨,62岁那年查出糖尿病,医生让她少吃甜、多运动,可她总说“孙子爱吃我做的蛋糕,不能断”“儿子工作忙,我得去给他打扫房子”,结果血糖越控越差,去年还住了院。
住院时儿子红着眼说:“妈,你要是垮了,我们才真慌。你先把自己照顾好,比啥都强。”
从那以后张阿姨才改过来,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去公园走40分钟,中午给自己蒸杂粮饭、炒个青菜,下午看会儿戏曲频道,晚上跟老伴打太极。
![]()
现在她血糖稳了,脸色也红润了,儿子每次回家都夸:“妈,你现在看着比我还精神!”
张阿姨常跟老姐妹说:“以前觉得为孩子付出是本分,现在才懂,咱把自己照顾好,不拖累孩子,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帮衬!”
其实啊,儿女孝不孝,跟你能不能“帮上忙”没关系。真正心疼你的孩子,盼着你每天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那些总想着让你付出的,就算你掏心掏肺,他也未必知足。
别再纠结“我没用了”,你好好的,就是家里的“定海神针”;你笑哈哈的,就是儿女最大的安心。
![]()
有人可能会说:“我没爱好,也不想跟人打交道,咋能开心?”其实特简单,从身边小事琢磨就行。
喜欢安静,就家养几盆花,看着种子发芽、开花,心里比啥都踏实;或者把老相册翻出来,跟老伴唠唠年轻时的事儿,当年你怎么追的他,他第一次带你吃的馆子,那些苦日子里的甜,现在想起来都暖。
喜欢热闹,就去社区报个班,学广场舞、合唱都行,哪怕先坐在旁边看,听着别人说笑,也比一个人在家闷着强。楼下王大爷以前总蹲在长椅上发呆,后来跟着老伙计学下棋,现在每天早早就去占位置,输了还跟人拌嘴,脸上的笑就没断过。
![]()
前阵子看到句话,戳心窝子:“人生这本书,前半本写的是‘别人’,后半本该写写‘自己’了。”
咱们60多岁的人,啥大风大浪没见过?啥人情冷暖没尝过?更该明白:日子不是过给别人看的,是过给自己的。
最后跟大家说句掏心窝子的:60岁不是人生的“下坡路”,是咱新生活的“起跑线”!以前为别人活,现在该为自己活了。
你不用非得成为谁的“依靠”,你自己就是最金贵的“宝贝”。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比啥都强!
![]()
要是你也有过“觉得自己没用”的时刻,或者现在找到了让自己开心的小日子,别藏着,评论区跟我聊聊。咱们一起把后半辈子,过得比前半辈子还热闹、还痛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