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治通鉴》中有如下记载:“诏算赀四得官”的原文如下:
五月,诏算赀四得官。〔服虔曰:“赀万钱,算百二十七也。”应劭曰:“古者疾吏之贪,衣食足知荣辱,限赀十算乃得为吏;十算,十万也。贾人有财不得为吏,廉士无赀又不得官,故减赀四算得官矣。”〕
![]()
其释文为:五月,景帝下诏书规定,拥有四万钱的家产,就可以获得官职。〔服虔说:“一万钱的家产,需缴纳一百二十七钱的税。”应劭说:“古时候憎恶官吏的贪婪,认为人们衣食充足才能知道荣辱,所以限定拥有十万钱的家产才能担任官吏;十万钱就是十算。商人即使有财产也不能担任官吏,廉洁的士人没有财产也不能做官,所以现在减少到拥有四万钱的家产就可以做官了。”〕
![]()
汉代捐官制度与商人不许做官规定的博弈与演变
在中国古代官僚体系的演进中,汉代的选官制度呈现出复杂的面相,其中捐官制度与商人不许做官规定的并存与角力,深刻反映了帝国在财政需求、阶层制衡与统治逻辑间的权衡。以《资治通鉴》所记汉景帝“诏算赀四得官”为切入点,结合汉代政治经济语境,可清晰窥见这对制度的博弈轨迹。
“算赀得官”:捐官制度的财政逻辑与阶层突破
汉景帝“诏算赀四得官”的规定,是汉代捐官制度的典型体现。“赀”即资产,“算”为赋税单位(万钱为一算),此制度允许民众以财产为凭获得官职,本质是国家以官职为筹码吸纳民间财富的财政策略。
从历史渊源看,捐官并非汉代首创。战国时秦国就有“纳粟拜爵”的先例,商鞅变法后“民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粟爵粟任,则国富”,以财富换爵位的思路已现端倪。汉代初期,因战争破坏、财政匮乏,捐官更成补充选官的重要手段:汉高祖时“令民得卖爵”,惠帝时“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文帝时甚至“令民入粟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
汉景帝“算赀四得官”,将捐官的财产门槛降至“四万钱”,是对“限赀十算(十万钱)乃得为吏”旧制的突破。应劭注解称“廉士无赀又不得官,故减赀四算得官矣”,说明此制度既为财政敛财,也试图为寒门士人打开入仕通道——那些德行廉洁却家无余财的人,可通过“捐官”跨越阶层壁垒。这种制度设计,在察举制尚未完全成熟的汉代,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官僚队伍的来源,也缓解了中央财政的压力。
“贾人不得仕宦”:重农抑商的阶层禁锢与现实妥协
与捐官制度并行的,是汉代严格的“商人不许做官”规定,其根源是重农抑商的治国理念。
汉高祖刘邦“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明确“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这一规定将商人及其后代排除在官僚体系之外,本质是通过政治权利的剥夺,强化“农本商末”的社会秩序:汉代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国家根本,商人“逐利”的本性会破坏农耕稳定,且经商易致贫富分化、动摇统治根基。因此,从身份上压制商人,是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皇权的必然选择。
但制度的执行并非铁板一块。汉惠帝、高后时期“复弛商贾之律”,虽未完全废除“商人不得仕宦”,却在政策上有所松动;而“算赀得官”的出现,更是对这一规定的隐性突破——若商人(或其后代)通过积累财富达到“赀四”的标准,理论上可通过捐官获得官职。这种妥协源于现实需求:一方面,商人阶层在汉代经济复苏中逐渐壮大,其财富力量难以完全忽视;另一方面,国家财政对“捐官”带来的资金依赖,也让“抑商”政策在执行中出现弹性。
制度博弈下的汉代社会图景
捐官制度与“商人不许做官”规定的博弈,塑造了汉代独特的社会与政治生态。
在积极层面,捐官为寒门(或无政治背景的富裕阶层)提供了入仕途径,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与豪强对官职的垄断。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以赀为郎”,成为汉景帝的武骑常侍,虽其本人并非商人,但这种“以财得官”的模式,确实为财富阶层打开了政治上升通道。同时,“算赀得官”的财产门槛,也隐含着对“财富即能力”的朴素认知——在农耕社会,积累四万钱的财富,往往意味着具备一定的经营或管理能力。
在消极层面,制度的漏洞与妥协也滋生了弊端。若商人通过“捐官”进入仕途,“重农抑商”的国策便名存实亡,社会阶层流动的规则被财富扭曲;而捐官本身也易导致官僚队伍的腐化,如东汉后期“卖官鬻爵”的泛滥,本质是汉代捐官制度的异化。此外,“商人不得仕宦”的规定虽被突破,却在社会观念中留下深深烙印,商人长期被视为“贱业”,这种观念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
结语
汉代“算赀得官”的捐官制度与“商人不许做官”的规定,是帝国在财政需求与阶层控制间的动态平衡。前者是财政压力下的权宜之计,后者是重农抑商理念的制度体现,二者的博弈既反映了汉代政治经济的复杂性,也为后世选官制度的演变提供了镜鉴。从历史长河看,这种制度间的张力,实则是传统中国“治世”与“理财”、“名分”与“实效”矛盾的缩影,其影响远超汉代,在整个中国古代官僚体系的发展中留下了深远痕迹。
可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参与政治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