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角-超级传奇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瑙莫夫(Lev NikolayevichNaumov)
瑙莫夫1925年2月12日出生于罗斯托夫, 2005年8月21日在莫斯科去世。
他曾跟随传奇钢琴家海因里希•涅高兹学习,后来成为涅高兹的助教,并最终成为其继承人。他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担任钢琴教授,还曾是许多国际比赛的评委,获得了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被誉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教父”
![]()
弗拉基米尔•维阿杜
1973年于第四届范·克莱本大赛金奖、隆蒂博金奖。他在14岁时前往莫斯科就读,跟随瑙莫夫和其夫人依律娜•瑙莫夫学习。 瑙莫夫曾表示维阿杜是他最喜爱的天才学生。
![]()
安德烈•加夫里洛夫
“钢琴怪杰”。加夫里洛夫以其独特的演奏风格和卓越的技巧而闻名,他的演奏充满了激情和创造力,能够将观众带入一个独特的音乐世界。
![]()
1974年:18岁的安德烈·加夫里洛夫赢得了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一等奖,同年他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代替俄国钢琴大师里赫特进行演出,一举扬名世界舞台。
• 1979年:获得留声机大奖。
• 1981年:荣获德意志唱片大奖。
• 1985年:获得国际唱片评论家奖,以及法国查尔斯克劳斯学院最高奖。
• 1986年:再次获得法国查尔斯克劳斯学院最高奖。
• 1989年:获得基贾纳音乐学院大奖,评审委员称赞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家。
此外,他还获得了美国名人录国际研究委员会的年度风云人物纪念奖章、金唱片奖和终生成就奖等,以认可他对社会的贡献。1988年,他被飞利浦音乐集团选为录制“20世纪最伟大钢琴家合辑”的钢琴家之一。
阿列克谢• 苏塔诺夫
1989年,19岁的他赢得了第八届范 •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是当时该比赛中最年轻的参赛者,凭借精湛的技巧、音乐性和动态范围震惊了听众。
![]()
1995年10月,他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第一名空缺),但他拒绝接受。他还曾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华盛顿肯尼迪中心等著名场馆演出。
音乐风格炽热狂野,很受观众追捧,但同时也富有争议性。
亚历山大•寇柏林
18岁获苏格兰钢琴比赛冠军
19岁赢得布索尼大赛冠军
2000年获华沙肖邦大赛第三名
2003年获滨松大赛亚军(未颁冠军)
2005年他赢得范·克莱本大赛冠军
![]()
"布索尼钢琴大赛。瑙莫夫他受邀当评审,问我想不想参加。我觉得我有曲目,想试试看, 于是他还得退出评审"
阿列克谢•鲁比莫夫
1961年即获全苏钢琴大赛冠军
1965年更获里约热内卢钢琴大赛冠军,从此国际声名鹊起。
![]()
鲁比莫夫对现代、当代音乐钻研极深,又是古典、巴洛克与早期音乐专家,钢琴、古钢琴、羽管键琴皆为所长,也是著名的键盘乐器收藏家。鲁比莫夫曾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多年,录音等身,是活动丰富又学养深厚的大师。
亚历山大•托拉泽
托拉泽1952年出生于格鲁吉亚,毕业于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曾留校任教。他在浪漫派钢琴家中被公认是一位高超的艺术大师,也是伟大的俄罗斯学派钢琴家。
1977年,亚历山大•托拉泽在第五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二名。他还曾担任2017年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之一。
托拉泽与众多顶级乐团有过合作,在北美,他频繁携手纽约爱乐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等演出;在欧洲,也经常出现在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等的音乐会中。
亚历山大•梅尔尼科
1989年,梅尔尼科夫在舒曼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
1991年又在伊丽莎白女王音乐比赛中崭露头角,开启国际职业生涯。他频繁与欧洲顶尖乐团合作,如鹿特丹爱乐乐团、费城管弦乐团等,曲目涵盖拉赫玛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等俄罗斯作曲家的核心作品。
康斯坦丁•谢尔巴克夫
他曾获诸多钢琴比赛奖项
1983年莫斯科拉赫玛尼诺夫大赛冠军
1991年苏黎世安达大赛亚军
从此声名鹊起。谢尔巴科夫技巧精湛且自成一家,录音质精量多又连得大奖,是贝多芬与俄国曲目专家,更是罕见作品与改编曲权威,即将完成史上首次戈多夫斯基钢琴作品全集录音;
1998年起任教于苏黎世艺术大学。
谢尔巴克夫回忆瑙莫夫
他上课非常有威严,君临天下的架式,这点可谓非常俄国传统。
但他不是专断独裁的老师,可以接受任何能令他信服的想法。 事实上他常给完全不同的弹法与建议,这次和上次可以南辕北辙。你要是点出他的不一致,他还会生气。对他而言音乐从来不该有唯一解,而是生活中的有机变化,能以诸多不同方式理解并表现。钢琴演奏永远从音乐构想开始,那是由艺术、想象力、知识与理智所支持的想法与概念。
有次我在他家上课,要在他那架踏瓣很迟钝、琴键会卡住、很多弦断了甚至不见了的小演奏琴上弹拉威尔《水妖》。想也知道,我怎么都弹不好,根本无法操作那架琴。瑙莫夫听了很生气,索性自己来弹——你知道吗,那是我听过最好的《水妖》!这个经验告诉我 ,完美的演奏技术对于实现音乐作品的贡献其实很少,是演奏者的音乐想法与精神,才能真正释放谱上的声音, 将之转换成为精彩动人的表现。这可能是他给我最好的一堂课。
技巧从来不是他的重点,反正他有很好的助教会处理,比方说当时其中一位是鼎鼎大名的 维阿杜。我很遗憾只和他上过两堂课。他教得真好,把触键方式讲得非常仔细。 同理,当年涅高兹的很多学生,真正教他们的其实是担任助教的瑙莫夫。 不过也是技巧,成为我和瑙莫夫最大的争执。瑙莫夫弹琴动作很大,整个身体随着音乐摇,像弦乐演奏者。我不接受这种弹法,有次他甚至气到把我轰出教室,要我别再回来!也因此他对我有些冷淡,直到我得了拉赫玛尼诺夫大赛冠军,他说:“好吧,你听起来很好,我不看你弹就是了!”这才承认也有我这样的学生,哈哈。
林东赫
2001年,他以 17岁之龄成为巴黎玛格丽特•隆-雅克•蒂博国际钢琴大赛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并揽获五项特别奖
2005年,他与兄长林东敏共同获得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成为历史上首对同时获奖的韩国兄弟
此后,他与纽约爱乐乐团、BBC交响乐团等顶级乐团合作,并在卡内基音乐厅、威格摩尔音乐厅等全球知名场馆演出
谢尔盖•巴巴扬 佩特鲁尚斯基 谢尔巴科夫••••••也都曾师从于这位瑙莫夫,而作为涅高兹三大助教之一的瑙莫夫,作曲家瑙莫夫的教学方式极具特点,可是并无法在较短的篇幅内一一举例。
![]()
维阿杜曾表示,就像你不会完全是瑙莫夫,瑙莫夫也不会完全是涅高兹。涅高兹采用大班课、公开讲座方式教学,非常仔细,旁征博引,甚至更是美学与哲学的讨论;
瑙莫夫非常热情,像是一个烈火燃烧的引擎,把音乐从学生心中逼出来,最后让学生也拥有这样的引擎 。此外,瑙莫夫以前也学作曲,有非常好的解析头脑。他能深入作曲家的心,看出作品哪里多了或少了,哪里又和其他作品呼应。这非常不容易,也成为他独到卓越之处。
瑙莫夫的学生每一个都独具特色,具有超高的辨识度,纵然揽遍各类大奖,然而他从不坐在评委席上。他不是政客,甚至受到莫斯科音乐学院其他教授的嫉妒而被挑学生的毛病,比如苏塔诺夫在柴赛上由于瑙莫夫被嫉妒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故意打低分。
维阿杜在事业最辉煌时本有机会离开苏联,却放弃前程毅然留了下来,他不想离开瑙莫夫,已获得克莱本金奖的他留在那里至少可以保护瑙莫夫。
是的,瑙莫夫这样的老师勤勤恳恳教学,而学生也凭借真本实力无可争议的去赢得比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