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普京突然搞了个大动作,这波操作直接让俄乌战场的风向变了!

10月26日,他直奔俄军前线指挥部开军事会,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部署会,而是俄军攥着大战果的战略定调会,会上一公布消息就炸了:超1万乌军被团团围住,关键据点全被俄军卡死。
更出人意料的是,普京专门下令给投降乌军开安全通道,这俩信号放出来,俄乌冲突怕是要见分晓了。
万余乌军陷绝境,普京护降令藏深层逻辑
会议上,格拉西莫夫的战报数据引发外界关注,哈尔科夫州库皮扬斯克地区5000名乌军被围,顿涅茨克州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地区另有5500名乌军被困,两区域合计超1万乌军陷入绝境。
更关键的是,俄军西部战区已完全掌控库皮扬斯克这一交通命脉,不仅守住奥斯科尔河渡口,彻底切断乌军集团军退路,俄乌边境沃尔昌斯克市70%区域也落入俄军手中。
独立情报组织CrossLines的卫星图为战报提供佐证,库皮扬斯克补给道路遭炮火反复切断,奥斯科尔河北岸散落大量乌军装甲残骸。
![]()
即便西方援助的豹式坦克运抵前线,战场烂泥地也让重装备寸步难行,救援被围乌军基本无望。
战况明朗之际,普京抛出一则出人意料却暗藏深意的指令:“若乌士兵愿放下武器,即便遭乌纳粹武装督战队枪击,俄军也要开辟安全通道,同时必须保护被乌军当作人盾的平民。”
这看似是人道主义考量,实则是俄军高层已预判乌军全面溃败在即。
事实上,俄军这步人道牌早有铺垫,去年布恰、伊久姆事件中,俄军吃过舆论亏,如今主动强调善待俘虏,既是对外展示战场底线,也是对内动员。
当前阶段,留活口比制造尸体更有价值,既能瓦解乌军抵抗意志,让更多士兵知晓投降有活路,也能为后续和谈预留筹码,避免无谓伤亡。
普京还在会上表扬前线士兵,称库皮扬斯克与红军城-季米特罗夫地区的胜利,离不开官兵英勇,这番话既鼓舞士气,也向外界传递俄军掌控主动权的信号。
![]()
全境轰炸瘫痪乌基建,民生困境成压垮骆驼的稻草
若说前线合围是击溃乌军有生力量,俄军同步展开的能源断供战,则是在切断乌克兰战争命脉。
这场打击早已突破基辅范围,10月25日凌晨起,俄军轰炸席卷乌全境,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苏梅州、扎波罗热州能源设施遭重创。
赫尔松、哈尔科夫、切尔尼戈夫州等地,持续遭遇滑翔制导炸弹、火箭弹与自杀式无人机攻击。
更令乌克兰棘手的是,俄军连清洁能源也未放过,克拉马托尔斯克周边风力发电机组遭空袭炸毁,卡尼夫与克列缅丘克水电站再次遇袭,本就紧张的能源供应雪上加霜。
![]()
为打好战争,俄军亮出多款武器,从600公里外卡普斯京亚尔试验场发射的伊斯坎德尔-1000中程弹道导弹,精准命中目标后震碎周边建筑玻璃,乌军防空系统难以拦截。
62架伊朗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密集突袭,即便乌军声称击落部分,仍有11个关键目标被炸毁。
敖德萨州首次遭遇苏-34轰炸机投放的远程滑翔制导炸弹,200公里射程让乌军躲至纵深也无用,北约此前援助的千枚防空导弹,在立体打击面前杯水车薪。
能源中断后,乌克兰民众生活陷入绝境,基辅情况最为典型,第五、第六热电厂被炸后,市区大部分区域彻底断电,气温刚降至零度,供电便一日三停。
市长克利奇科呼吁居民囤柴火,语气堪比苏联战备年代,却拿不出实际解决方案,仅建议民众疏散至郊外或自行购买发电机、柴油,而这些物资在当下乌克兰已成奢侈品。
基辅无线电工厂的遭遇,更暴露乌军困境,该工厂前一天凌晨遭导弹击中后,大火燃烧24小时,消防员因缺水只能拆门板当隔离带,最终工厂二次坍塌。
![]()
废墟中还发现未爆的北约155毫米炮弹,证实这座民用工厂早被乌军改为临时弹药库,俄军炸这里,看似打击民用设施,实则针对乌军藏匿行为。
从经济账看,俄军此举十分精明,一枚口径巡航导弹成本不足百万美元,北约修复乌电网却需花费十倍甚至百倍资金,长期拉锯下,乌方及背后支持者根本耗不起。
兵源枯竭靠雇佣兵,西方援乌疲态尽显
能源危机未平,乌克兰兵源危机已濒临爆发。
俄战报显示,顿涅茨克州被歼乌军中外籍雇佣兵占比达60%,阵亡者中常见非裔美国人、哥伦比亚人,波兰与哥伦比亚籍士兵名单更在社交媒体流传。
尽管乌当局未承认,但明眼人不难看出,本土兵已近枯竭,只能靠雇佣兵撑场面。
可这些雇佣兵多为钱而来,既无对乌归属感,也缺乏统一指挥,战局不利时极易溃散或倒戈,根本靠不住。
![]()
更糟的是,乌克兰背后的靠山也开始松劲,华沙安全论坛数据显示,欧盟援乌弹药储备已降至战时预案的35%以下。
德国此前愿援助坦克,如今态度消极,法国则急催北约开启谈判渠道,显然不愿再耗,美国情况同样复杂,明年大选临近,对乌援助沦为两党博弈工具,能否持续仍是未知数。
没了西方的武器与资金,乌克兰抵抗成了“无米之炊”。
外部支援乏力,乌克兰内部也出现分裂,东部阵地上,基层士兵抱怨“指挥官跑得比炮弹快”,不少人连过冬棉衣都没有。
而基辅咖啡馆里,仍有人讨论“加入欧盟后的税率”,全然不顾前线危急,这种平民与前线的心理落差,正被莫斯科利用。
俄军持续轰炸与民生困境,慢慢压垮民众意志,乌方也不得不承认,俄军想通过制造黑暗引发社会混乱,迫使当局接受停战条件。
![]()
眼下还有个现实问题摆在俄罗斯面前,若乌军大规模投降,十几万俘虏的吃住、医疗都是成本,还需考虑后续交换与和谈筹码。
有分析预测,俄军或仿照二战后战俘劳动营模式,让俘虏参与马里乌波尔港口重建,既解决人手问题,也减少战俘管理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冬季或成终局转折点,谈判桌或取代战场
从普京视察前线到万余乌军被围,从能源断供到乌克兰内外困局,俄乌冲突天平已明显向俄罗斯倾斜。
这个冬天,对乌克兰注定是最艰难的时刻,无电力供暖,城市将成“冰窖”,医院、养老院设备无法运转,药品冷藏遇难题,民众基本生活难保障,根本无力支撑长期战争。
普京的策略很清晰,用合围击溃乌军军事力量,用能源战切断战争机器,用护降令瓦解抵抗意志,多管齐下只为以战逼和。
毕竟俄罗斯并非要占领乌全境,而是为维护自身安全、阻止北约东扩,从保护平民到留投降退路,可见其无意将事做绝,更愿以军事压力推动乌回到谈判桌。
![]()
当然,战争终局仍需看后续变化,西方是否会继续援乌?乌克兰社会韧性能撑多久?但从当前态势看,俄军已掌握主动权,乌军溃败只是时间问题。
或许用不了多久,战场炮火会被谈判桌前的讨论取代,对两国民众而言,和平才是最终期盼,而这个冬天,很可能就是这场漫长冲突的最后一个寒冬。
信息来源: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普京视察了联合部队集团的一个指挥点》,2025-10-26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军:乌克兰外籍雇佣兵死亡数超过乌军》,2025-10-26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前线战况》,2025-10-26
![]()
今日俄罗斯RT:《普京视察俄军指挥点并召开会议》,2025-10-26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