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有资产三化”刷屏了。
证券化、金融化、杠杆化。听着高大上,说白了就一句话:地方没钱了,得把“家底”变现还债。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土地财政玩不下去后的“续命招”。
上周去武汉出差,路过青山江滩时差点认不出 —— 三年前还是堆砂石的荒堤,如今挤满了拍婚纱照的新人,临江的废弃码头改造成了婚庆宴会厅,连停车场都停满了外地牌照的车。当地朋友撇嘴:“这哪是美化环境,分明是把公家地变成‘摇钱树’。”
![]()
这事不是个例。青海湖的牧民早发现,湖边突然围起了长长的栅栏,自驾车不让进,必须花50块坐景区摆渡车;去年更热闹,乐山大佛直接把30年经营权摆上货架拍卖,起拍价就够普通人赚半辈子。这些看似不搭界的变化,都指向同一个新趋势:国有资产 “三化”。
说白了,就是地方政府手里的 “家底”—— 不管是老办公楼、景区门票,还是路边停车位 —— 都要拿出来赚钱还债。以前靠卖地过日子,现在地卖不动了,城投公司欠的钱又快到期,只能打这些 “沉睡资产” 的主意。湖北那位李省长说得直接:“能变成钱的资源,都得盘活。” 这可不是什么新政策,而是土地财政失灵后的 “续命招”。
![]()
别被 “证券化”“杠杆化” 这些词唬住,其实就是三个简单操作,看几个真事就明白:
第一步:资源变资产,荒地生钱
武汉江滩就是典型。以前是没人管的堤防,属于 “闲置资源”;改造成婚庆园后,能收场地租金、停车费,就成了 “经营性资产”。还有湖北洪山的老商场,以前商户换了一波又一波,现在改成科创园引进科技公司,空置楼层立马产生租金收益。这就像你家空房出租,房子还是你的,但能月月收租。
第二步:资产变产品,大家凑钱接盘
青海湖的摆渡车藏着更巧的门道。把 “湖边观光权” 打包成资产包,再拆成几千块一份的金融产品,普通人能买,机构也能投。去年湖北文旅搞的养老中心更聪明:政府出闲置办公楼,企业出运营资金,赚了钱三七分,自己一分钱不掏还能创收。这相当于把家里的老家具租给民宿,既能用别人的钱翻新,还能分收益。
第三步:资金加杠杆,撬动更多钱
乐山大佛的经营权拍卖最有代表性。30 年收益权卖出去,地方立马拿到一笔现金还债;接手的企业还能拿着经营权去银行贷款,再投钱搞开发 —— 这就是 “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把一份资产的价值翻着倍用。
但这里藏着个大问题:这本质是 “寅吃卯粮”。把未来三十年的收益提前花掉,现在是有钱还债了,可十年后要修学校、铺公路,钱从哪儿来?没人敢打包票。
![]()
“三化” 不是庙堂里的事,你的钱包、房子、工作都在受影响。上周深圳就爆出骗局:有家 “国企理财公司” 卖 “市政工程债权”,说年化收益 10%,结果董事长卷走 13.4 亿跑路,不少老人血本无归。这提醒我们,必须避开三个坑:
1. 股市别追 “政策热点”,小心当接盘侠
今年 A 股涨到 3800 点,不少人喊 “牛市来了”,其实是 “化债牛”—— 只有把国企股价抬上去,资产证券化才能顺利推进。那些被反复炒作的新能源、人工智能板块,很多是政策推着涨的,不是真有业绩支撑。就像 2015 年的创业板,风头过后套牢一批人。散户别跟风,真要投就找有稳定现金流的国企股,比如持有停车场、景区股权的公司。
2. 买房只盯 “核心中的核心”,其他都是坑
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彻底过去了!三四线城市的 “老破小” 千万别碰,去年东北某小城的老家属院,挂牌半年都没买家;远郊的超高层更危险,电梯坏了没人修,物业费都收不齐。只有北京国贸、上海陆家嘴这种核心地段的房子还能保值,其他地方的房子就是 “消费品”,买了就贬值,跟买车没区别。
3. 找工作赶紧换赛道,这些行业要凉了
以前地产、基建、银行是 “铁饭碗”,现在全变了。城投公司违约越来越多,建筑公司裁员成常态,银行的房贷业务也在收缩。反而能 “盘活资产” 的岗位成了香饽饽:帮地方算资产价值的评估师,月入能涨 30%;科创园的招商专员、养老中心的项目经理,缺口都很大。身边有个做工程的朋友,去年转去搞旧厂房改造,现在比以前赚得还多。
![]()
很多人一看到 “国企背景”“稳定收益” 就动心,其实藏着大风险:
雷区一:假国企真诈骗
深圳那起 13.4 亿骗局里,骗子公司就打着 “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 的旗号,还伪造了央行的登记证明。其实只要查两步就露馅:看企业股权穿透图,真国企的实际控制人是政府部门;再看注册地址,很多假国企和民企在同一栋楼办公。
雷区二:底层资产是空壳
有些 “国资理财” 产品,说投的是景区门票分成、停车场收费权,其实根本没有真实资产。买之前一定要问清楚:钱到底投给了哪个项目?有没有明确的收益来源?比如某景区的理财项目,要是连去年的游客量都不敢公开,肯定有问题。
![]()
说到底,“三化” 不是什么救世良方,就是地方没钱后的无奈之举。就像家里揭不开锅,只能把祖传的字画拿去典当,换钱解燃眉之急,根本解决不了赚钱的根本问题。
但趋势来了挡不住,与其抱怨,不如顺着风口找机会:手里有闲钱的,别乱买理财,找有真实资产的国企产品;想换工作的,赶紧学运营、懂资产的知识;就算啥也不做,至少要避开坑 —— 别追高股市热点,别买错房子,别信 “保本高息” 的骗局。
看不懂的人,只会抱怨“又要割韭菜”;看懂的人,已经在找下一个风口。时代从不等人,你准备好了吗?
你身边有没有国资 “三化” 的例子?觉得这种 “盘活资产” 的做法靠谱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