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品一品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最新出炉的"灵魂拷问"——"美国准备好与中国开战了吗?"这标题起得跟末日电影海报似的,但细看内容简直比情景喜剧还荒诞。最逗的是,这帮高谈阔论"摧毁中国"的战略家们,嘴里蹦着核威慑、导弹库存这些高大上术语,却死活不敢提两个词:朝鲜、越南。这讳莫如深的态度,活像赌徒吹嘘自己必赢的秘诀,却绝口不提上次输得只剩裤衩的经历。
![]()
文章里美军规划者的纠结特别有喜感:既想复刻"海湾战争速通版"三天打趴中国,又担心东风-26导弹误会了他们的"好意"。要我说啊,这就好比有人举着打火机在加油站蹦迪,还幻想自己能控制火苗方向。最绝的是他们突然发现个"惊天秘密"。
中国导弹居然能装核弹头也能装常规弹头!这反应就像刚知道瑞士军刀除了开瓶还能削苹果似的。更黑色幽默的是,美军推演显示自家反舰导弹库存只够打三天,而五角大楼的解决方案居然是让军火商"产能翻四倍"。这思路堪比发现家里米缸见底了,第一反应是给电饭锅扩容。
其实看穿他们的心理把戏很简单:当美国学者把1965年北部湾事件包装成"正义行动",却对1975年西贡铁拳闭口不谈;当吹嘘仁川登陆的"神操作",却略过三八线溃退的千里冰封,这种选择性健忘症,活脱脱是战略版的"美颜滤镜"。
![]()
现在他们又幻想用精确打击瘫痪中国指挥系统,却忘了去年美军演习时,用星链都找不全自家航母位置的糗事。更打脸的是文章自己承认:就算斩首成功,军队照样能战斗,俄军在乌克兰将官死了两打还在推进,哈马斯领导层被炸七轮还在反击。
最讽刺的是核威慑部分。美国学者一边数落中国核弹头太少(600枚),炫耀自家库存雄厚(3700枚),一边又担心中国会"被迫先扔核弹"。这套逻辑堪比土豪举着金砖对穷邻居喊:"你别冲动啊!虽然我钱比你多,但你要是拼命我可害怕!"更精分的是他们建议美国别打中国指挥中心,免得刺激对方核反击——合着美军规划几十年的"瘫痪斩首"战术,最后发现是在给自己挖核坟坑?
其实答案早就写在历史书里了。朝鲜战场的长津湖冰雕连,越南丛林的胡志明小道,哪个不是教美军重新做人的"名师讲堂"?现在面对工业产能占全球30%、导弹生产线比快餐店还高效的中国,居然还幻想"速胜",这自信怕是梁静茹都给不了。
![]()
文章里那句大实话最诛心:"失去半支海军空军和数万士兵换台湾独立,未必符合美国长远利益。"要我说啊,这"未必"俩字完全可以去掉,毕竟没有哪个超级大国会为块招牌把自家房梁拆了当柴烧。
说到底,这些战略家就像沉迷电子游戏的少年,以为战争是场按快捷键就能赢的即时战略游戏。他们给导弹编号、算弹头数量、画推演曲线,却唯独忘了问问:为什么70年来所有想和中国"速战速决"的对手,最后都在战报里发明了新计量单位?
当年麦克阿瑟说"感恩节回家",结果志愿军让他过了个冰雕主题的圣诞节;越战说要"体面撤离",最后西贡屋顶的直升机成了世纪名场面。现在要是还有人想在中国周边复制这种"奇迹",建议他们先去五角大楼卫生间照照镜子,不是看发型,是看看自己脖子上顶着的玩意儿配不配叫脑袋。
![]()
所以下次再看到这类"对华开战指南",建议直接翻到附录部分。要是找不到"朝鲜战争教训总结"和"越南战争后勤报告"的参考文献,基本可以当科幻小说处理。毕竟真正的战略家都明白: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和中国人玩"快打旋风",结局通常都是自己成了被速通的那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