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前言
这几天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默迪卡118大楼内,中美第五轮经贸磋商正式落下帷幕。
当中方代表面带微笑、从容自信地走出会场,与美方官员眉头紧锁的神情形成鲜明对比时,这场牵动全球经济神经的博弈,已然在实力较量中呈现出微妙的天平倾斜。
从首日的暗流涌动到次日的共识初成,双方的每一个表态、每一处细节,都折射出大国博弈的深层逻辑。
![]()
美方内部撕裂
谈判首日结束后,舆论场上便上演了耐人寻味的一幕。
美方代表仓促出面,用“非常具有建设性”六字安抚外界,而中方代表团则有说有笑离场,那份轻松自如与美方的急切形成鲜明反差。
这一场景,让人不禁想起美国商务部长贝森特此前的“高光表演”。
他曾在福克斯新闻上宣称仅凭一己之言便促成中方撤换谈判官,嘴角咧到耳根的得意模样,俨然一副“胜券在握”的姿态。
![]()
但现实的“打脸”来得猝不及防。
并且颇具戏剧性的是,贝森特此前还公开指责李成钢为“战狼”,翻出8月份后者“不请自来”访问美国时发表“煽动性言论”的旧账。
可中方依旧坚持派李成钢参会,美方也未排斥这一安排,侧面印证了双方务实沟通的意愿。
谈判桌上交锋激烈,谈判桌外的美方内部却尽显撕裂。
![]()
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达成协议展现出罕见乐观,直言中美“有很大机会达成全面协议”,却同时透露将劝说中方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暴露多线施压的野心。
而同机的国务卿鲁比奥态度强硬,公然表态不会为贸易协议放弃对台支持,甚至声称“即便条件有利于美国,也不会达成此类协议”。
这种矛盾表态的背后,是美国政府内部对华政策的深刻分歧,特朗普急于达成协议提升支持率,强硬派却不愿在任何问题上让步。
更关键的是,美方代表团出现关键人事变动,对华鹰派、推出争议“50%规则”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意外缺席。
这位以放狠话著称的强硬派,因背后搞小动作引发中方反制,遭到特朗普训斥和疏远,已淡出公众视野,特朗普甚至公开斥责他“做蠢事搞砸了谈判”。
中方代表团则保持稳定,这种一稳一动的对比,更凸显了双方谈判准备的差距。
![]()
筹码较量
表面的波澜不惊,掩盖不住水下的暗流涌动。
与美方的内部混乱形成鲜明对比,中方代表团始终沉稳淡定,无硬性指标却带着积极主动的进攻性战术。
本次磋商中,中方首次提出“全面取消所有美方关税与出口管制”的核心要价。
不仅要求废除特朗普自2018年起加征的全部关税,还明确取消针对AI、芯片等行业的出口限制,被西方媒体称为“震撼与威慑”式战术。
![]()
中方的底气,源于无可替代的产业实力与战略筹码。
如今的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产值已超G7国家总和,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完全脱离中国制造几乎无从谈起。
更关键的是,中方在稀土领域的优势直击美方软肋,中国稀土出口占全球供应量70%,而美国军工、半导体和高端制造业对稀土依赖度极高,中方相关出口管制让美方感受到实质压力。
与此同时,中国外贸“朋友圈”多元化成效显著,贸易战以来,中国对美出口占比跌破10%,但出口总额逆势上扬,对美市场的单一依赖大幅降低。
![]()
反观美方,大豆最大市场是中国,众多重要矿产依赖中国供应,关税大棒挥得越狠,自身代价越大。
美方的困境还体现在西方阵营的裂痕上,德国新外长上任后试图复制前任战术,赴华提出放宽稀土管制、限制东南海域行动、制裁俄罗斯等无理要求,结果因无人接见被迫取消行程。
更让美方头疼的是,中方反制精准有力,自身却缺乏应对手段。
特朗普曾威胁11月1日起对华加征100%关税,但在中方稀土管制压力下,经白宫专家多次劝说,最终认清美国承受不起“脱钩”代价,让这一激进计划退出讨论。
![]()
成果背后的博弈与未言明的代价
经过两天10小时的紧张磋商,中美达成“初步共识”,为10月30日会晤奠定重要基础。
双方讨论的议题横跨经贸领域核心痛点,包括出口管制、扩大贸易、芬太尼关税与禁毒合作、对等关税暂停期延长、美方301船舶收费等,每一项都关乎两国核心利益。
目前披露的关键进展包括,特朗普威胁的100%关税正式取消,“脱钩”计划搁置。
以及美方24%对等关税及中方反制措施大概率继续延后90天,中方可能“大量”购买美国大豆,并推迟1年实施稀土管制。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现积极,称双方“为领导人会晤提供了成功框架”,已准备好签署协议以便后续APEC会议探讨进一步合作。
![]()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也表态谈判“富有成效”,正推进协议最终细节,期待领导人后续会谈。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方首次公开表示“愿通过平等、尊重的方式解决分歧”,这与拜登时代“从实力地位出发”的傲慢形成鲜明对比,意味着美方在多次交锋后,不得不认可中国的平等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贝森特对外释放消息时,只强调美方获利,却对美国为换取中方让步付出的对等代价闭口不谈。
国际贸易谈判中没有单方面让利,中方同意推迟稀土管制、增加大豆采购,必然是因为美方在关税取消、出口管制放宽等核心议题上做出了相应妥协。
这些未言明的代价将在后续正式协议中逐步显现。
![]()
警惕风险与中方的长远布局
尽管吉隆坡谈判取得初步共识,但这只是中美长期博弈的阶段性节点,未来道路仍充满不确定性。
特朗普“美国优先”理念根深蒂固,政策反复无常的特点早已众所周知,即便签署协议,也不能排除日后反悔的可能。
因此,中国现在远非庆祝胜利之时,更不能有丝毫松懈。
中美经贸摩擦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注定双方在科技、产业政策等深层次问题上的分歧难以短期解决。
![]()
未来,两国关系大概率呈现“边打边谈”态势,具体领域达成有限合作,核心利益上坚守立场。
美方虽此次表现出合作意愿,但出于遏制中国发展的深层考量,后续仍可能在关键技术、产业竞争等方面采取遏制措施,这是中国必须面对的现实。
吉隆坡谈判落幕,但大国博弈的棋局仍在继续。
美方态度转变本质上是实力对比变化的必然结果,中方的从容源于对自身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心。
在这场关乎全球经济格局的较量中,中国始终坚持不卑不亢、互利共赢,既守住核心利益,也展现大国担当。
![]()
结语
接下来,双方内部报批、正式协议细节、后续合作与摩擦的交织,都值得持续关注。
但无论事态如何发展,核心事实已然明确,今天的中国拥有足够底气和智慧应对任何挑战,民族复兴的步伐不可阻挡。
而中美能否跳出零和博弈,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不仅关乎两国人民福祉,更将影响全球未来数十年的发展走向。
![]()
信息来源:东南网
![]()
信息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东南网:《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2025-10-27
2.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中国国际贸易谈判代表:中美就稳妥解决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2025-10-2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