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镰仓的梅雨来得比往年更早。紫阳花尚未完全舒展,雨脚已把建长寺的瓦当敲出一层青雾。寺内“松涛间”纸门半掩,一盏风炉、一只汤瓶、一排乌府黑釉盏,静静列队,像等待检阅的宋人遗梦。
今日的主茶人,不是白发苍苍的日本里千家“家元”,而是一位身着月白深衣的中国青年——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四年级学生,林与桐。他今年二十二岁,却要在七百年前的日本禅寺里,复原一场中国宋代点茶。
水沸声起,如松风穿谷。林与桐抄起茶匙,轻击茶瓯,清越之声击穿了雨幕,也击穿了时空。日本茶道老师中村康弘端坐一隅,屏息凝视。当第一缕茶乳在盏面泛起“白粥面”“蟹眼泡”“鱼鳞片”的次第纹理时,中村老师忽然双手伏地,以额触席,口中喃喃:“これは、我々が失った儀式……”——“这是我们丢掉的仪轨!”
![]()
二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北宋政和二年(1112)的汴京。
宣德门外,蔡京主持“大晟乐府”新成,徽宗御笔赐“太平雅乐”。同日,皇城东北角的“翰林图画局”内,十八岁的待诏王希孟正挥毫泼彩,绘就《千里江山图》。而在皇城西华门内,尚食局茶司的女官们正用金汤瓶、银茶碾、定窑兔毫盏,点出一盏盏“七宝擂茶”,赐宴新科进士。
点茶之仪,始于唐,盛于宋。
碾茶为末,罗茶为尘,候汤如鱼目、蟹眼、腾波鼓浪,调膏如融胶,注汤如飞瀑,击拂如挥毫。一盏之上,可绘“云中白鹤”,可写“永”字八法,可起“瑞雪兆丰”。宋人谓之“茶百戏”,又称“水丹青”。
宋徽宗《大观茶论》云:“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青白为次,灰白次之。”
蔡襄《茶录》又言:“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
一散一聚,一呼一吸,便是宋人宇宙。
三
然而,元兵南下,临安陷落。
点茶之艺随南宋遗民飘入日本,与禅宗同登“一苇渡海”。
荣西禅师在筑前背振山种茶,写下《吃茶养生记》;村田珠光在京都修“四叠半”,奠定“和敬清寂”;武野绍鸥、千利休继之,终成“日本茶道”。
但日本茶道只取宋人“清”“寂”之意,却遗落“活”“戏”之趣。
他们弃置茶筅击拂,改为“点前”的静默;
他们舍弃茶乳变幻,追求“侘び”的枯淡;
他们将“茶百戏”视为杂伎,最终失传。
七百年后,日本茶人只知“点茶”之名,不见“水丹青”之实。
![]()
四
于是,林与桐来了。
他带着《宣和北苑贡茶录》《茗笈》《茶寮记》十数部宋版影印,带着景德镇仿宋建窑兔毫盏,带着湖州善琏笔匠特制的“茶拂”,更带着一颗要让宋茶“回家”的心。
建长寺的僧寮里,他先以炭墼煨炉,火色须如“红霞映雪”;再以惠山泉煮水,水声须似“幽谷听莺”。
碾茶时,他以石磨慢推,罗茶时,他以绢筛三覆。
候汤最难,日本老师常用“鱼目”“蟹眼”形容,却不知宋人还有“腾波鼓浪”之后“水老不可食”的险峻。
林与桐闭目听汤,以耳为目,终于在水声“骤如松风”的一瞬,提瓶离火。
调膏、注汤、击拂,七汤为法。
第一汤:调如融胶,茶末与水初定盟约;
第二汤:环注盏畔,水势如银河倒挂;
第三汤:击拂既急,乳沫如雪山初崩;
第四汤:水气氤氲,盏面渐生“云脚”;
第五汤:茶末轻翻,如白鹤振羽;
第六汤:乳沫凝脂,可书可画;
第七汤:水乳交融,一盏之中,宋人河山尽现。
![]()
五
中村康弘老师的眼眶红了。
他自七岁入里千家,六十年来行茶无数,却从未见过如此“活色生香”的点茶。
当林与桐以茶拂为笔,在乳沫上写出行草“和”字,又以茶匙轻挑,画出“富士山”剪影时,中村老师终于伏地长拜。
“我们日本茶道,只保留了宋茶的‘骨’,却失去了‘血肉’。
今天,我才看见真正的‘茶之舞蹈’。”
六
林与桐扶起老师,朗声诵出宋徽宗《大观茶论》结语:
“至若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
言罢,他举杯邀中村,二人对饮。
茶汤入口,宋徽宗的龙团凤饼、王希孟的青绿山水、苏轼的“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舌尖层层绽放。
七
建长寺外,雨停了。
紫阳花滴着水,像一盏盏刚点好的茶。
中村老师问:“此艺,中国尚存几何?”
林与桐答:“高校有茶学,民间有茶会,少年有茶社。
宋代点茶,正在中国复活。”
他打开手机,给中村看安徽农业大学“宋茶社”的视频:
二十位青年,着宋服,行宋礼,击拂出“茶百戏”:
或写“一带一路”,或绘“嫦娥奔月”,或起“山河无恙”。
弹幕飞过:“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
八
夜色渐深,松涛声与茶沸声交织。
中村老师取出一方茶巾,以金线绣着“一期一会”。
他郑重递给林与桐:“愿宋茶之光,再照东海。”
林与桐回赠一幅手卷,是他临摹的宋徽宗《文会图》,卷尾题:
“茶者,国之魂;魂归来兮,与子同饮。”
九
让我们把镜头拉远——
从建长寺到汴梁,从钱塘到岳麓,从长安到敦煌,
一杯点茶,跨越千年;
从日本茶道到中国茶学,从“和敬清寂”到“活色生香”,
一次复原,重拾自信。
宋茶未曾远去,
它只是换了一身少年衣,
在世界面前,
再次起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