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油茶长势不错,亩产预计能达到1500斤以上。”10月22日傍晚,站在连绵起伏的油茶林中,63岁的湖南省株洲市醴陵金桥生态林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日成顺手摘下一颗饱满的油茶果递给记者观看,告诉记者如何识别油茶果的品质。他身后,1.3万亩油茶林在夕阳中若隐若现,这片曾经的荒山如今已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核心区、湖南省十大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和株洲市“十大油茶基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湖南省油茶林总面积达2371万亩,茶油产量44万吨,综合产值943亿元,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和科研实力均居全国首位。10月下旬,记者跟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下经济”报道组前往湖南,探寻湖南油茶领先的“密码”?
北纬27°“黄金带”孕育中国油茶核心产区
“这里是罗霄山脉北纬27°,快来看呀,这一大片全是我们公司的。我们自营油茶林接近3万亩,遍布罗霄山脉沿线的攸县、耒阳、桂阳、安仁等县市的12个乡镇80多个村组。”10月23日,湖南天华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新招呼记者在“罗霄山脉北纬27°”牌子前打卡,她介绍说,北纬26°~28°的罗霄山脉,被业界誉为中国油茶种植的“黄金带”,这个区域的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红壤中富含矿物质,孕育出占全国三分之一产量的湖南油茶产业。
据悉,茶油与橄榄油、棕榈油、椰子油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植物油,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截至2024年,我国油茶种植面积已达7500万亩,茶油年产量超过100万吨。
“世界油茶看中国,中国油茶看湖南。”10月22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永忠介绍,油茶的油酸含量高达80%,超过橄榄油,且富含维生素E、角鲨烯等活性成分,被世界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食用油。
株洲市作为湖南油茶重要产区,现有油茶林面积230万亩,油茶籽年产量达17.19万吨,茶油年产量超5万吨,产值超90亿元。辖区内醴陵市、攸县、茶陵县、炎陵县、渌口区5个县市区均为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
位于株洲市攸县的湖南天华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南起步最早、覆盖领域最广的油茶企业之一,拥有“活性茶油”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获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中国有机产品及欧盟有机产品等多项认证。2024年茶油产量750吨,年产值突破1.5亿元。
![]()
科技智能贯穿湖南油茶全产业链
10月23日,记者在湖南亚美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的5G智能产业园里看到,AI智能机器人、ABB机器人、KUKA机器人正在进行交互式作业,全自动生产线每天可灌装28万瓶茶油。这条全国首条日加工100吨鲜果的生产线,让公司年加工能力达到2.4万吨茶油,也是国内茶油加工企业中首家工业5.0智能无人茶油工厂。
“工厂还拥有全国首个智能云仓,可同时储存30万瓶茶油。”亚美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公司通过了ISO9001,ISO22000,ISO14001,ISO45001等多项体系认证,茶油产品通过了中、美、日、欧四国有机认证,让消费者更放心。
![]()
科技赋能不止于生产环节。在湖南天华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油茶文化产业园,每一瓶茶油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溯源码。消费者扫码即可看到茶树生长环境、采摘时间、压榨流程等信息,保证每一滴油从林地到餐桌都安全放心。
科技创新贯穿湖南油茶全产业链。醴陵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民办油茶研究所,推广“密度调整、合理修剪、均衡施肥、花果培管”的十六字油茶提质改造技术,实现“旱期不减产”。醴陵市油茶企业获得国家专利7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6项。
在株洲市地杰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现代化育苗基地,负责人罗刚拿出手机,邀请记者观看他演示如何通过手机软件,依托大数据物联网平台管理,实现育苗基地浇水、施肥自动化。他介绍说:“覆盖200亩核心区域的水肥一体化设施、农药自动喷施设施,年可出圃各类油茶苗、果树苗、造林苗、城镇绿化苗木1000余万株。”
根据湖南省林业局规划,未来将重点支持63个油茶生产重点县,不断夯实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源培育力度。同时强化技术支撑,持续支持良种培育、产业模式、机械装备等方面科技创新。
政策智慧撬动产业动能和富民效应
面对新发展阶段,湖南油茶产业正迎来新的机遇。10月24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省长毛伟明共同签发第7号总林长令,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纳入林长制工作范围,其中特别提到要“全面推进油茶产业扩面提质,高标准实施好5个油茶示范市项目建设,打造一批高产高效油茶示范基地”,通过林地经营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等举措,激活山林资源。
湖南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5年,湖南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42亿元支持油茶产业发展。株洲市设立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对油茶的育苗、新造、低改等环节给予补助。
邓日成是湖南油茶政策扶持的受益者,他的公司通过流转1.3万亩林地,采用“密度调整、合理修剪、均衡施肥、花果培管”十六字技术改良油茶林,亩产原来不足200斤,现在高产的可达2000斤,平均产量都达800多斤。
油茶产业的发展,最终要惠及广大林农。在醴陵圆善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06户农户通过合作经营实现了增收致富。“我们采取‘密度调整、合理修剪、均衡施肥、花果培管’等一系列提质改造措施,确保了稳产高效。”合作社负责人陈元林介绍,如今油茶林亩产达1500~1600斤,年产值360余万元。
作为全国油茶籽油加工10强企业和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湖南亚美茶油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油茶基地28万多亩,带动大量农户参与油茶产业,产品已进入美国、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真正实现了“走出去”。
![]()
湖南天华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4个县市12个乡镇80多个村组发展油茶产业,累计开展油茶技术培训100余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0余名,带动3万余人次就业,每年发放劳务工资超过1500万元。
株洲市地杰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主销油茶苗、果树苗、造林苗、城镇绿化苗,产值3000余万元,毛利润35%,带动200农户增收,人均增收3000元。
在邓日成的油茶基地,夕阳为连绵的油茶林镀上一层金色。这位与油茶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油茶是个生态产业,更是个富民产业。我们要把中国的粮油掌握在中国人手里,做好这个百年产业。”(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冬梅)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