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借走我65000后失联五年,我去注销旧卡时,柜员:卡里还有钱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发小借走我65000后五年没联系,去银行准备注销旧卡时,柜员扫了眼卡片:先生,卡里还剩了不少钱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文中情节、人物及相关设定均为艺术创作,不与任何现实个人或事件相关联。故事旨在探讨人性与友情的复杂性,不构成任何行为建议,请读者理性看待。

“钱?你现在还跟我提钱?”电话那头的人声音在发抖,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你知不知道,就因为这个,他这几年连一个囫囵觉都没睡过!”

我死死捏着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色。“……他在哪儿?”

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

对方沉默了很久,只传来一声沉重的叹息,然后,电话被决然地挂断了。

听筒里传来的“嘟、嘟、嘟”的忙音,像一把小锤子,不轻不重,却一下一下,全都砸在了我的心上。



01

我和未婚妻苏晴的争吵,是从一张樱桃木餐桌开始的。

“这个餐桌要八千?陈默,我们的预算已经超了快一万了。”苏晴放下手里的平板电脑,眉头紧锁,指着屏幕上那张看起来温润厚实的餐桌。

我正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花园里几个老人不紧不慢地打着太极,午后的阳光有些晃眼。

新房的装修进入尾声,每一笔开销都像是一块块砖,垒得越高,心的压力就越大。

“我看过了,这个是实木的,能用一辈子。其他的贴皮货,不出两年就得起边。”我转过身,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

“一辈子太远了,我们先得把眼前的日子过好。”苏晴站起身,走到我身边,声音软了下来,“我知道你想要最好的,可我们得现实一点。房贷每个月就压得喘不过气了,装修再这么超下去,我们连蜜月旅行的钱都得搭进去。”

她说着,拿起茶几上的一个旧牛皮笔记本,那是我们用来记账的。

她无意识地翻着,指尖划过一页页密密麻麻的数字,最后停在很靠前的一页上。

她盯着上面的一行字,轻轻叹了口气。

“要是当初那笔钱还在,我们现在也不用这么抠抠搜搜的了。”

那句话很轻,像是无意间飘落的一片羽毛,却不偏不倚地落在了我心里最敏感的那块地方。

我的后背瞬间就僵硬了。

那笔钱,六万五千块。

“又提这事干什么?”我的声音陡然冷了下来,“都过去五年了,有意思吗?”

苏晴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歉意,但更多的是无奈。

“我不是在指责你,陈默。我只是觉得……不值。”

“什么叫不值?那是我的发小,他家里出了急事,我能不帮吗?”我感觉一股火气从胸口直冲脑门,这些年我最怕听到的就是这两个字——“不值”。

它像是在公开宣判我当年的信任是一场愚蠢的笑话。

“我没说不该帮,”苏晴走到我面前,仰头看着我,她的眼睛清澈而认真,“我是说,这件事像个影子,一直跟着你。你看,我们一说到钱,你就变得特别激动。这五年来,每当我们遇到经济上的难处,或者工作上碰到跟信任有关的问题,你都会比平时烦躁好几倍。困住你的,根本不是那六万五千块钱,而是‘被最好的朋友骗了’这个念头,对不对?”

我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苏晴说得对,她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戳到我的痛处。

我别过头,重新望向窗外。

阳光依旧,但我的世界仿佛被拉上了一层灰色的幕布。

思绪不受控制地回到了五年前的那个夏夜。

那时候我刚工作两年,省吃俭用攒下了七万块钱,正雄心勃勃地计划着在老家付个首付。

林浩的电话就是在那时候打来的。

林浩,我的发小。

我们从穿开裆裤起就在一个大院里长大,一起逃学去河里摸鱼,一起在游戏厅里耗到半夜被各自的爹拎着耳朵揪回家,一起憧憬着未来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在我心里,他比亲兄弟还亲。

电话里,他的声音嘶哑又焦急,说他爸突发重病,在省城医院等着做手术,还差一大笔钱。

他几乎是用恳求的语气说:“阿默,我知道你刚工作,但现在能帮我的只有你了。这笔钱,算我借的,最多半年,我肯定连本带利还给你。”

我当时正在公司加班,听着电话那头他压抑着的哭腔,什么都没问,只说了一句:“卡号发我。”

半小时后,我找了个借口溜出公司,在楼下的自动取款机上,把我卡里除了生活费之外的六万五千块,全部转了过去。



转完账,我给他发了条短信:钱过去了,安心给叔叔治病,别担心我这边。

他很快回了:谢了,阿默,这辈子我都记着。

我看着那条短信,心里很踏实。

我觉得,兄弟就是用来在关键时刻两肋插刀的。

最初的半年,我从没催过他还钱。

我甚至想,如果他家情况实在困难,这钱不要了也行。

半年后,我盘算着他家里的事应该处理得差不多了,想打个电话问问叔叔的身体怎么样。

电话拨过去,听筒里传来的却是冰冷的提示音:“您拨打的号码已是空号。”

我愣住了。

我以为我拨错了,又仔一细细核对了一遍,没错。

我打开社交软件,想给他发个消息,却发现他的头像变成了灰色,账号状态显示“已注销”。

我慌了,开始疯狂地找我们共同的朋友打听,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知道啊,好久没联系了”。

我去他老家,发现那片旧城区早已拆迁,变成了一片钢筋水泥的工地。

林浩,就这么人间蒸发了。

从那以后,愤怒、失望、屈辱,像藤蔓一样缠绕着我的心。

我不是心疼那笔钱,我心疼的是我那份被践踏得一文不值的信任。

他宁可像个骗子一样消失,也不愿意给我一个解释。

这比直接告诉我他还不上钱,要伤人一百倍。

时间一晃就是五年。

我从一个职场菜鸟,熬成了项目经理。

我有了新的生活,有了温柔体贴的未婚妻苏晴。

我努力把这段往事压在箱底,假装它从没发生过。

可我知道,那根刺一直扎在肉里,一碰就疼。

“陈默,”苏晴的声音把我从回忆里拉了回来,“我们把那张卡注销了吧。”

我回过神,不解地看着她。

“那张卡,是你当年专门为他办的,你说方便他还钱。现在,他人都找不到了,你还留着这张卡干什么?”苏晴的语气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只要这张卡还在,就说明你心里还在等。销了它,就当是跟过去做个了断。我们都该往前看了。”

我的心猛地一沉。

注销那张卡……这个念头我从来没有过。

或许就像苏晴说的,我潜意识里,真的还在等一个答案。

02

苏晴的提议,像一颗石子投进我死水般的心湖,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

躺在床上,旁边是苏晴均匀的呼吸声,我的脑子却异常清醒。

注销那张卡,真的能解脱吗?

这个行为,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放弃一笔早已不抱希望的欠款,更是亲手给那段二十多年的兄弟情谊,盖上“死亡”的戳印。

它意味着,我将要彻底承认,我陈默,当年信错了人,我看走眼了,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傻子。

这种自我否定带来的羞耻感,比失去六万五千块钱要痛苦得多。

黑暗中,我悄悄起身,走到客厅,拉开了书房的抽屉。

在最底层,一个旧钱包里,我摸出了那张银行卡。

卡片是当年最普通的款式,蓝色的卡面上印着银行的标志,边角已经有些微微的磨损和褪色。

在月光下,那张卡片显得冰冷而沉默,像一块小小的墓碑。

我拿着它,坐在沙发上,一坐就是大半夜。

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都是我和林浩的过去。

一起在房顶上吹着夏夜的风,信誓旦旦地说要闯出一番名堂;一起在毕业散伙饭上喝得酩酊大醉,勾肩搭背地唱着跑调的《朋友》;还有最后一次见面,他拍着我的肩膀说:“阿默,等我好消息。”



这些鲜活的记忆,和五年来的杳无音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撕扯着我的神经。

我一遍遍地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那个曾经把“仗义”两个字刻在骨子里的林浩,怎么会变成一个躲在阴沟里的骗子?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苏晴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谁也没再提餐桌和那笔钱的事。

但那种压抑的氛围,却在家里挥之不去。

我变得更加沉默,下班回家就把自己关在书房。

苏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她不再劝我,只是每天默默地给我端来一杯热牛奶,或者在我伏案工作时,轻轻给我披上一件衣服。

她的温柔,让我心里的那份固执开始松动。

我意识到,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这个心结,不仅折磨着我,也正在伤害我和苏晴的感情。

她值得拥有一个完整的、没有被过去阴影笼罩的丈夫。

又一个失眠的夜晚过去,当窗外透进第一缕晨光时,我做出了决定。

我从床上起来,冲了个澡,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服。

我没有去公司,而是给领导打了个电话,请了半天假。

苏晴被我的动静惊醒,睡眼惺忪地问我:“怎么了?今天这么早。”

我走到床边,看着她,平静地说:“我去趟银行。”

苏晴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我的意思。

她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轻声说:“好。我等你回来吃午饭。”

走出家门,天色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

我把那张银行卡揣在兜里,指尖能感受到它冰凉的棱角。

去银行的路不远,我却觉得走了很久。

路边的早餐店冒着热气,上班的人们行色匆匆,整个世界充满了鲜活的烟火气,唯独我,像一个孤魂野鬼,正要去埋葬自己的过去。

我甚至已经想好了整个流程:取号,等待,递上卡和身份证,说出那句“你好,我想注销这张卡”,然后在确认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从此,山高水远,再不相干。

或许,我会感到一阵轻松,像卸下了一个背负多年的包袱。

又或许,我会感到一阵空落,像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被硬生生剜掉了。

无论是哪种感觉,总归是个了断。

银行大厅里人不多,冷气开得很足。

我取了号,A134。

看着前面还有两个人,我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把卡拿在手里,用指腹一遍遍地摩挲着。

我的心情出奇地平静,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A134号,请到3号窗口。”

电子叫号声响起,清脆而机械。

我站起身,深吸一口气,像是要上刑场一样,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向柜台。

03

3号窗口后面,坐着一个很年轻的姑娘,大概二十出头的样子,扎着马尾,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我将身份证和那张承载了我五年恩怨的银行卡,一同从窗口下方的凹槽里递了进去。

“你好,我想注销这张卡。”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不带一丝情绪。

“好的,先生,请您稍等。”柜员姑娘接过卡和身份证,礼貌地点了点头,开始熟练地在键盘上敲击。



刷卡,读取信息,核对身份……一切都和我预想的一样。

我的视线没有焦点地落在她身后的绿色盆栽上,心里已经开始倒计时,准备迎接那个彻底终结的时刻。

我甚至能想象到,当剪卡器“咔嚓”一声剪断卡片时,我心里的那根弦,也会随之断裂。

柜员姑娘的手指在键盘上轻快地跳跃着,但忽然,她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她“咦”了一声,声音很轻,但在这相对安静的环境里,还是清晰地传到了我的耳朵里。

我看到她低下头,凑近屏幕,似乎在确认什么信息。

她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在屏幕和我递进去的那张旧卡片之间来回移动了几次。

我的心,毫无征兆地漏跳了一拍。

怎么了?

难道是卡片消磁了?

还是系统出了问题?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柜员姑娘抬起了头。

她脸上的职业化微笑还在,但眼神里却多了一丝我读不懂的惊讶和探寻。

她将那张蓝色的卡片在柜台的玻璃上稍微往我的方向推了推,像是为了让我看得更清楚,然后再次确认般地扫了一眼卡片。

最后,她看着我,目光里带着一丝不确定,但口齿却异常清晰地说道:

“先生,您确定要注销吗?”

她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用一种更加确认的语气补充道:

“这张卡里……还剩了不少钱。”

一瞬间,银行大厅里隐约的交谈声、键盘的敲击声、点钞机的沙沙声,仿佛在我的世界里全部消失了。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像被瞬间抽走了所有的思绪。

不少钱?

这三个字像三颗惊雷,在我耳边轰然炸响。

我准备好面对的是一个零,一个决绝的句号,一个关于青春和信任的潦草结局。

我设想了无数种告别后的心情,唯独没有想到,等待我的,会是这样一个完全超乎我认知和想象的谜题。

04

“什……什么?”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几乎不成调,“你是不是搞错了?这里面不可能有钱。”

“先生,没有搞错。”柜员姑娘很肯定地摇了摇头,她将显示器稍微转向我这边,让我能看到屏幕上的一角,“您看,这里的账户余额显示,确实有一笔钱,而且金额还不少。”

我的身体前倾,几乎要贴在冰冷的防弹玻璃上。

屏幕上的那串数字,像烙铁一样烫进了我的眼睛里——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