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舞,落叶纷飞。随着季节更替,不少市民发现梳子上的发丝越来越多,发际线悄悄后移,“脱发焦虑”成为困扰年轻人的热门话题。为了留住秀发,他们纷纷在网络上搜罗防脱妙招,从网红防脱洗发水到高价植发手术,各类方法轮番尝试,却往往陷入“越防越脱”的困境。近日,记者采访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皮肤毛发病专家、副主任医师李清峰,为市民普及科学应对方案,助力大家安心度过“脱发季”。
秋季脱发原因
李清峰说,多数秋季脱发并非需要治疗的“脱发症”,而是身体适应季节更替的正常生理反应,在医学上被称为“季节性休止期脱发”。
要理解这种季节性脱发,首先得清楚头发的生长规律:我们的头发始终处于“生长、脱落、休止、再生长”的循环周期中。对健康人而言,每天脱落50根至100根头发都属于正常范围,无须特殊干预。而秋季脱发的核心原因,在于“休止期毛囊”数量暂时性增多。入秋后,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日照时间缩短,身体会主动调节毛囊生长周期以适应环境变化——一部分原本处于生长期的毛囊会提前进入“休止期”。这些进入休止期的头发,通常会在两三个月后集中脱落,具体来看,9月至11月进入休止期的毛囊,脱落时间多集中在11月至次年1月,整体脱发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李清峰说,这种“季节性休止期脱发”有3个明显特点,帮你把它和病理性脱发区分开。
掉发均匀。不会出现“头顶发缝明显变宽”“发际线后移”或“局部斑秃”等情况,而是整体头发轻微变稀疏,梳头、洗头时均匀脱落。
数量可控。虽然每天掉发量比夏季多,但通常仍未超过100根/日的正常上限,不会出现“一抓掉十几根”“随手捋头发就掉一大撮”的过量程度。
无伴随症状。头皮状态稳定,不会出现发红、瘙痒、出油异常、头皮屑暴增等不适症状,仅表现为单纯的头发脱落增多。
如何减少脱发
那么,如何在秋冬季节减少脱发呢?李清峰给出了一些建议。
减少头皮刺激。降低毛囊负担,避免用温度过高的水洗头(建议37℃~40℃,接近体温),选温和的氨基酸洗发水,秋季头皮相对敏感,尽量避免频繁烫染头发,化学药剂易加重毛囊负担,可能导致掉发量进一步增加。梳头时轻轻梳理,选择梳齿圆润的梳子,避免用力拉扯头发。
补充关键营养。毛囊的活力依赖充足的营养素支撑,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等)、维生素B族(如燕麦、菠菜、坚果等)和铁元素(如红肉、动物肝脏等)的食物。
调节作息与情绪。维持内分泌稳定。精神紧张、长期熬夜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通过散步、打太极、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头皮代谢环境。
洗发水真相
相较于高价的植发手术,防脱洗发水因价格亲民、使用方便,成为更多商丘市民的日常选择。记者走访商丘市区多家超市、药店发现,各类打着“防脱、生发”旗号的洗发水琳琅满目,有的宣称添加了水杨酸、酮康唑等化学成分,有的以生姜、何首乌等中药成分为卖点,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大部分防脱洗发水的核心功能仍是清洁。”李清峰解释,添加水杨酸等成分的洗发水,能减少头皮油脂分泌、清洁毛囊周围污垢,起到强健发根的辅助作用,但对于毛囊萎缩引起的脱发,改善效果微乎其微。而含有酮康唑、二氧化硒等成分的产品,本质上属于药品或药用成分,主要用于治疗真菌感染、脂溢性皮炎等引起的脱发,并非对所有脱发类型都有效。
对于以生姜、何首乌等中药成分为卖点的防脱洗发水,李清峰表示,这类产品缺乏科学的临床证据支持。“洗发水在头皮上停留时间短,通常只有几分钟,即便添加了中药成分,也难以穿透皮肤作用于毛囊,指望它来生发是不现实的。”生姜治疗斑秃可能与生姜中的姜辣素成分有关。姜辣素具有抗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能暂时缓解头皮炎症反应或干燥引起的瘙痒。但需注意,生姜无法根治斑秃,且过度摩擦可能损伤毛囊。
专家支招内外调养
作为中西医结合皮肤毛发病专家,李清峰重视中医在皮肤病防治中的优势,认为中医注重整体调理,通过内外兼治的方式,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减少脱发的发生。他结合商丘的气候特点和市民体质,分享了秋季养生及防脱的实用建议。
中药内服。中医认为,脱发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养血生发胶囊、七宝美髯丸、精乌胶囊等中成药。养血生发胶囊由熟地黄、当归、羌活等组成,适用于血虚风盛型脱发。七宝美髯丸含何首乌、补骨脂等成分,对肝肾不足型脱发有一定效果。精乌胶囊以制何首乌为主药,能改善精血亏虚引起的脱发。
针灸疗法。针灸通过刺激头部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常用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等。梅花针叩刺可促进毛囊活性,配合艾灸肾俞穴、肝俞穴能温补肝肾。电针疗法结合足三里、三阴交等远端穴位,可调节整体气血运行。
推拿按摩。每日用指腹轻叩头皮5分钟,从前额向枕部梳理,配合点按太阳穴、角孙穴。使用侧柏叶、当归、制何首乌、桑白皮煎水洗头。榧子油配合穴位按摩能滋养发根,改善毛囊微环境。
药膳食疗。黑芝麻、核桃仁磨粉冲服可补益肝肾,何首乌炖鸡蛋适用于精血不足者。桑葚枸杞粥能滋阴养血,茯苓山药粥适合脾虚湿盛型脱发。
情志调理。长期焦虑紧张会加重脱发,可通过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调节情志。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耗伤阴血。音乐疗法配合呼吸训练有助于疏解肝郁,改善心因性脱发。
中医治疗脱发需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各种疗法。日常应避免过度烫染头发,洗发水温度控制在40℃以下,梳头时选择宽齿木梳。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治疗期间需保持耐心,通常需要3个月以上才能观察到明显效果。若脱发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改善脱发 内外调养
李清峰指出,秋季脱发多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发根失养密切相关,要内外调养结合,才能有效改善。
● 内调方面:饮食上可多摄入黑芝麻、黑豆、核桃、桑椹、枸杞等滋养肝肾、补益精血的食物;作息上要规律,尽量在23时前入睡,以敛藏阴精。
● 外养方面:每日用指腹轻柔按摩头皮,从前额发际线开始缓慢按至后枕部,重点刺激百会穴、风池穴等关键穴位,每穴按揉三至五分钟,以局部微微发热为度,可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改善发根营养供应;洗头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发水,减少对头皮的损伤。
体质养生 因人而异
李清峰针对常见的八种体质,给市民提出了具体的养生建议。
● 气虚质:以“气短、乏力”为主要特征,养生重点在于益气健脾,可多食用山药、薏米、红枣等食物。不宜过度“秋冻”,避免受凉加重气虚症状。
● 阳虚体质:属于怕冷体质,秋季可适当食用牛羊肉、生姜、桂圆等温热食物,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好腰腹、下肢等部位。
● 阴虚体质:秋季气候干燥,阴虚体质者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症状,养生重点在于滋阴润燥,应多食梨、银耳、百合、蜂蜜等甘凉滋润之品。
● 痰湿体质:这类人群一般形体肥胖、舌苔厚腻,需忌肥甘厚味及甜腻碍湿之品,可适当食用冬瓜、赤小豆、白萝卜等健脾祛湿的食物。
● 湿热体质:容易长痘、口苦、大便黏腻,宜清热祛湿,可食用绿豆、芹菜、冬瓜等食物,忌辛辣大热之物。
● 气郁体质:常出现情绪低落、胸闷叹气等情况,注意疏肝解郁,可饮用麦芽茶、玫瑰花茶,或用黄花菜入膳。
● 特禀体质:以过敏为主要特征,秋季花粉、尘螨等过敏原较多,需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回避已知的饮食及环境过敏原。
● 瘀血体质:常出现肢体麻木、面色暗沉等症状,需要活血化瘀,可食用山楂、玫瑰花等食物,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血液循环。
最后,李清峰总结说,面对脱发问题,要保持理性,切勿轻信防脱洗发水生发、植发一劳永逸等营销话术。脱发治疗没有捷径,若出现脱发困扰,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明确病因,再进行科学的个体化治疗。同时,秋季养生要顺应节令特点,结合自身体质调整饮食、作息和运动习惯,才能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来源:京九晚报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