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师培养出两个家喻户晓的名人,一位是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另一位则写出了国歌,这位奇人是谁呢?
他就是徐特立先生。
![]()
徐特立在湖南一师教了六年书,毛泽东当了他五年半学生。
五四运动爆发后,52 岁的徐特立比年轻人还激动,组织 50 多个讲演团上街宣传,跟着学生抵制日货,结果被军阀张敬尧通缉,只好坐船去法国勤工俭学。
在法国留学的日子里,徐特立主动接触马克思主义,在他看来,中国未来的希望就系在共产党的身上。1924年,中共一大的代表何叔衡同徐特立经过一次秉烛夜谈,在何叔衡的建议之下,徐特立参加了国民党,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改造国民党,之后,他更是当上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校长。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坚定了徐特立想要跟着共产党那个走的决心。因为1926年,徐特立见到了自己的学生毛泽东。毛泽东劝老师:“别光待在书斋里,去工人农民中看看”。徐特立真就跑到长沙县五美乡蹲了一周,亲眼见农民协会让农村变了天,后来,蒋介石大肆屠杀革命党人以及革命群众,徐特立也彻底放弃了 “教育救国” 的想法,决心投身革命。
![]()
年过半百的徐特立没有仪试,没填表格,甚至没有候补期,当天就上岗工作。后来他去武汉见毛泽东,又跟着参加南昌起义,53 岁时还徒步走到中央苏区。
到了苏区,徐特立还是老样子,一门心思搞教育。可长征一来,这位年近 60 的老人又展现了硬骨头。组织给配的马,他全让给伤员,自己当马夫;过草地时,把省下来的粮食给生病的谢觉哉,自己啃树根草皮。就这么着,他成了长征队伍里年纪最大的战士之一。
1937 年徐特立六十大寿,毛泽东在延安专门写了封信,那句 “您二十年前是我的先生,现在呀依旧是,将来肯定还得是我的先生!”,成了千古佳话。
不仅如此,徐特立还对自己的后代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1961年,他的孙女应征入伍,在徐特立看来,他们留给后一代的不应该是万贯家财,而是艰苦的革命重担。
![]()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徐特立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也因此,他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长大后,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工作中,他都一直秉持着勤俭节约和廉洁奉公的品格。
在陕甘宁边区担任教育厅长这段期间,徐特立居住的条件并不高,一直待在一个破旧且窄小的屋子里面,再看他房间的布局,更是简单的让人难以置信,其中占据大半空间的就是一个大土炕,那里是他和警卫员睡觉的所在,再往前走两步就是一张小方桌,桌子上面的油漆都掉了,这便是徐特立办公的地方,除此之外,房子的一角还放置着一个木箱子,这个箱子可是徐特立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乃他在中央苏区编写好的材料,但是,即便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徐特立依旧没有喊苦喊累,而是在深耕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上专门给徐特立分了几间屋子,他这才将自己的亲人们从湖南接了过来,不过,屋子已经非常老了,面积也小,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有点心疼,想要找组织上说一说,能不能给徐特立换一个。在此之前,工作人员专门去征求徐特立的意见,徐特立摇摇头,那些坏了的地方修修就可以,那些腐烂的地板也没关系,换了即可,没必要换房子。
![]()
除了毛主席之外,徐特立还培养出一个人才——撰写国歌的田汉。
说起来,田汉和徐特立的缘分,早在上世纪初就结下了。那会儿田汉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在长沙的师范学校读书,徐特立正是学校里的老师。不过徐特立这老师跟别人不一样,别的老师上课只讲书本,他却总带着学生往乡下跑,看农民怎么种地,听工人怎么诉苦。田汉后来回忆说,第一次跟着徐特立去乡下,看到佃农被地主逼得卖儿卖女,他当场就哭了,也是那时候才明白,读书不是为了自己当官发财,是要为老百姓做事。
徐特立对田汉的影响,可不只在思想上。田汉年轻时爱折腾,写剧本、办刊物,经常把自己搞得身无分文。有一次他在上海办杂志,印刷厂催着要稿费,可他兜里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急得在弄堂里转圈。这事不知怎么被远在湖南的徐特立知道了,没过几天,田汉就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叠皱巴巴的银元,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是徐特立熟悉的笔迹:“年轻人做事难免缺钱,这点钱你先用着,记住,做学问先做人,办事情要对得起良心。” 后来田汉才知道,那笔钱是徐特立把自己唯一的一件皮袄当了换来的。
![]()
田汉后来常说,写《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他脑子里总想起徐特立当年教他的话。徐特立虽然没直接参与国歌的创作,可他教会田汉的 “家国情怀”,早就在田汉心里扎了根。
直到今天,如果你去湖南长沙,还能看到田汉故居和徐特立纪念馆挨得不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