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采药的问题,大家一直都非常的关注,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我们的集采药机制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整整十个批次,马上就迎来第十一个批次,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此前已经有超过450个品类的药物通过集采药的方式,帮助大家减轻了看病拿药的负担,这可是实打实的减少了看病钱,是一件造福老百姓的大好事!
![]()
但我们也必须清楚知道,任何一个机制都不是一开始就已经是十全十美的,在年初的时候,关于集采药的药效的问题,曾经引发大家的强烈关注和讨论,核心的问题就是关于低价集采药和最终药效的问题。
我们有一句老话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叫做“一分价格一分货”,说的就是价格贵的可能未必是好东西的,但价格非常便宜的就大概率不会是太好的东西,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应该懂的。但有没有可能在保持价格相对低的时候又可以同时保证质量呢,有可能,但比较难,这个道理用在集采药的采购还有竞标投标机制上,其实也是适用的!
![]()
近日,人民日报针对集采药的问题再次发声,这次可以说直接回应了大家的关切,就是要价格还是要质量的问题!“集采药,拼质量才能护健康”,这是央媒针对集采药的最新发声,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大家,在看病拿药上,药效永远都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而并非价格。如果有些药物价格相对比较低,但起不到根治或者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人其实是宁愿去买好一点的药物的。
![]()
集采药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看病治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把身体的毛病治好,即使药物相对贵一些,大家也大部分是可以接受的。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在此前的集采药竞标招标的时候,竞标企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一个低价格中标,本着薄利多销的规则参与集采药的生产,但现在的情况可以说完全不一样了!
![]()
为什么这么说呢,低价格意味着生产的成本需要不停地压缩才能保证药企利润,如果没有利润的话,药企是很难在药品进行深入的研发的,自然大家关注的药效的问题,也很难做到保证。所以在央媒看来,老百姓看病的目的就是希望拿钱买药以后能够药到病除,而不是为了省一点点的钱,本来可能吃一次药就好,要多吃几次才能好,实际上花费可能还会更高!
![]()
所以低价中标的模式就应该要改改了,只要是合理的价格相信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药效质量永远都是放在第一位的,价格其次。在集采药的执行过程中,央媒认为必须在这些药企中标以后,也要进行动态的监督,从制造的流程规范等等方面,保证药效不会出现误差!
![]()
可以说央媒这次的发声,真的是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啊,大家都希望买药可以更加的实惠,但同时大家更加希望的药效能够更加的靠谱,质量好才能守护大家的健康啊,对此大家又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