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男人花1200元盘下上海荒废仓库做家,25年后老工业区拆迁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拆迁办的会议室里,老林的手在发抖。那张薄薄的补偿通知书,重若千钧。

25年前,这个刚过而立之年的男人,倾尽所有凑出1200元,盘下上海郊区一座无人问津的荒废仓库。

没有暖气,没有自来水,甚至连像样的窗户都没有。

冬天冻得瑟瑟发抖,夏天热得汗流浃背。

25年,9000多个日夜,他把仓库变成了家,也把自己熬成了倔强的"钉子户"。

直到2002年,城市扩张的浪潮终于席卷到这片老工业区。

当工作人员递上那张纸时,老林的视线模糊了。

那个数字,让这个扛过所有苦难的硬汉当场跪倒在地,泪如雨下。



01

1977年10月,上海杨浦区边缘的老工业区,秋风吹得黄叶满地。

林建国站在一座废弃仓库门口,看着眼前这栋破败不堪的建筑,心里五味杂陈。

仓库的铁门锈迹斑斑,屋顶破了几个大洞,墙体上爬满了深绿色的苔藓。

透过破损的窗户,能看见里面堆满了废弃的木箱和烂掉的麻袋。

"小林啊,你真要这个破地方?"老厂长王师傅叼着烟,满脸疑惑。

"这仓库荒废七八年了,你看这墙都裂了,住人?能住吗?"

林建国咬了咬牙:"王师傅,我就要这儿。1200块,我全拿出来了。"

他从贴身的布袋里掏出一沓皱巴巴的钞票,那是他五年打工攒下的全部家当。

每一张票子上都沾着汗渍和油污,有的角都卷了边。

王师傅接过钱,数了两遍,叹了口气:"小林,你这孩子,我看不懂了。你女朋友不是嫌你穷吗?你买这么个破仓库,以后更找不到对象了。"

"找不到就找不到!"林建国眼睛通红,"她说我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说我是要饭的!王师傅,今天我就是要证明,我林建国有自己的地方!这1200块买的,就是我的家!"

王师傅摇摇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盖了红章的收据和一份土地使用文件。

"行,这是收据,这是文件,你收好了。这地方虽然破,但产权是清楚的,都是正规手续。以后别说我坑你。"

林建国接过那两张纸,像捧着圣旨一样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他推开吱呀作响的铁门,走进了这个属于自己的"家"。

仓库内部的景象比外面看起来更加凄凉。

地面是坑坑洼洼的水泥地,到处都是积水和烂泥。

屋顶的几个大洞让阳光直射进来,在地面上投下刺眼的光斑。

墙角堆着发霉的稻草和破烂的蛇皮袋,空气中弥漫着腐烂和潮湿的气味。

林建国站在仓库中央,环顾四周,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就这儿了,这就是我的家了。"他喃喃自语。



他想起三天前,女朋友秀娟站在弄堂口,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

"林建国,你看看你自己!27岁的人了,连个房子都没有!我跟着你,要住哪儿?住天桥底下吗?我爸妈说得对,你就是个穷光蛋!"

"秀娟,你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会有房子的!"他拉住她的手。

"有房子?你拿什么买房子?就凭你在工地上搬砖一个月挣的那三十块钱?"秀娟甩开他的手,"林建国,我们分手吧。我不能跟你受一辈子穷。"

那天晚上,他一个人走在街上,走了整整一夜。

天亮时,他做了一个决定:用全部的钱,买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不管多破。

现在,这个决定成了现实。

林建国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清理仓库里的垃圾。

他从附近的废品站捡来木板,在仓库东北角搭了一张简易的床。

床板是拼凑起来的,有的地方还有钉子露在外面,他小心地把钉子敲平,铺上从旧货市场买来的草席。

被子是从老家带来的,已经洗得发白,但还算干净。

仓库的屋顶需要修补,他找来油毡纸和塑料布,爬上去一点点遮盖那些破洞。

干活的时候,他踩空了一次,从两米高的地方摔下来,屁股摔得青紫,疼了好几天。

"值得吗?"他坐在床上,问自己。

窗外传来孩子们的笑声,他们在仓库外面的空地上踢球。

有个孩子把球踢到了仓库门口,探头进来看了一眼,嚷嚷着跑开了:"妈妈,那个破仓库里住人了!"

林建国苦笑。

入住的第一个晚上,他点了一根蜡烛。

烛光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让整个仓库显得更加空旷和寂寥。

他坐在床上,拿出那张1200元的收据,对着烛光看了又看。

"这就是我的洞房花烛了。"他自嘲地笑了笑,把收据重新放进怀里。

那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

梦见秀娟穿着新衣服,站在一栋漂亮的楼房前,对他说:"林建国,你看,这才叫家。"他想走过去,却发现自己怎么也迈不开腿。

醒来时,枕头已经湿透了。

02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建国在仓库里住了下来。

他在附近的五金厂找了一份搬运工的活儿,每天早上六点出门,晚上七点回来。

工资不高,一个月四十块,但足够他吃饭和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仓库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差。原本空旷的工业区,陆续开起了小作坊、废品回收站、修车铺。

空气中常年飘着机油和化工原料的味道,到了夏天,苍蝇蚊子多得能把人吃了。

邻居们都知道林建国住在那个破仓库里,背地里没少议论。

"那个小林啊,脑子有毛病吧?住在种地方。"

"听说他女朋友跑了,受刺激了。"

"一个大男人,守着个垃圾堆过日子,以后肯定打光棍。"

这些话,林建国都听见过。

有一次,他去小卖部买烟,老板娘当着他的面对别人说:"就他那条件,别说娶媳妇了,母猪都不愿意跟他住一块儿。"

林建国攥紧了拳头,但什么也没说,默默付了钱,转身离开。

回到仓库,他一拳砸在墙上。

手背蹭破了皮,鲜血渗出来,他感觉不到疼,只是死死盯着那面墙。

"我对不起谁了?我就是想有个自己的地方,我错了吗?"他对着空荡荡的仓库吼。

回应他的,只有墙壁的回音。

1982年的冬天,特别冷。



那年上海下了好几场大雪,气温一度降到零下五度。

仓库里没有暖气,林建国在床边放了一个煤炉,烧蜂窝煤取暖。

煤烟熏得整个仓库乌烟瘴气,但总比冻死强。

有一天晚上,风特别大。

凌晨三点左右,林建国被一阵巨响惊醒。

他睁开眼,发现屋顶的油毡纸被风撕开了一大片,雪花从破洞里飘进来,落在他的被子上。

他裹着被子跳下床,冷得直哆嗦。

外面的风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雪越下越大。

他找来梯子,爬上去想把油毡纸重新固定住,但手指冻得僵硬,根本绑不住绳子。

"妈的!"他骂了一句,从梯子上下来,搬了几个木箱子堆在床边,用塑料布罩住,算是临时躲避的地方。

他蜷缩在木箱搭成的小空间里,抱着被子,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

那一夜,他一秒钟都没睡着,眼睛睁到天亮。

第二天早上,邻居老张看见他从仓库里出来,脸色发青,嘴唇都冻紫了。

"老林,你还活着啊?我以为你冻死了呢。"老张半开玩笑地说。

林建国扯了扯嘴角,没说话,去五金厂上班了。

那天他一边搬货,一边想:要不要把这破仓库卖了?

但转念一想:卖给谁?谁会买这么个破地方?而且,卖了之后呢?他又能去哪儿?

"这是我花钱买的唯一一块地,卖了,我就彻底没根了。"他喃喃自语。

这个念头,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但每次他都咬牙忍住了。

1985年,林建国30岁了。

周围的人陆续结婚生子,他还是一个人。不是没人给他介绍对象,但每次相亲,结果都一样。

有一次,同事老刘给他介绍了一个在纺织厂上班的姑娘。

两个人在公园见面,聊得还不错。姑娘问他:"你现在住哪儿?"

"我有自己的房子。"林建国说。

"真的?在哪儿?"姑娘眼睛一亮。

"在杨浦区工业区那边,一个...独立的院子。"他含糊其辞。

"那挺好的啊,改天我去看看?"

林建国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三天后,姑娘跟着他来到了仓库门口。

当她看见那栋破败的建筑时,脸色立刻变了。

"这...这就是你说的房子?"她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是,是我自己买的。虽然旧了点,但..."

"旧了点?这是旧的问题吗?这是破的问题!"姑娘打断他,转身就走,"林建国,你骗我!"

"我没骗你,这真的是我的房子!"他追上去。

"房子?这叫什么房子?这是垃圾堆!"姑娘头也不回地走了。

林建国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子尽头。

他慢慢走回仓库,关上门,坐在床上,一坐就是一整夜。

第二天,老刘问他:"怎么样?"

"黄了。"林建国淡淡地说。

"为什么?你那房子?"

林建国点点头。

老刘拍了拍他的肩膀:"老林啊,我跟你说句实话。你那地方,真的不适合住人。要不然,你想办法换个地方?"

"换不了。"林建国摇头,"我把所有钱都砸进去了,现在一分钱都没有。"

老刘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03

1990年,林建国35岁。

这些年,他换了几份工作,从五金厂到建筑工地,再到后来自己收废品。

收入时好时坏,但总算能养活自己。

仓库经过多年的修修补补,勉强能住人了。

他用砖头和水泥把墙体加固了一遍,把屋顶的破洞全部封住,还装了一扇二手的木门。

虽然还是简陋,但至少不漏雨了。

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差。

废品站越开越多,每天都有大卡车拉着废铜烂铁进进出出。

空气中的异味更浓了,到了夏天,整个工业区像个大蒸笼。

邻居们看他的眼神,从最初的嘲笑变成了习惯,再到后来的漠视。

大家都觉得,林建国这辈子就这样了,一个人守着破仓库过到老,没什么好说的。

但林建国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气。

他不知道这口气是什么,可能是不甘,可能是倔强,也可能只是单纯的不想认输。

他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总有一天会好的。

只是这一天,遥遥无期。

1997年,林建国42岁。

这一年,他遇到了一个女人,叫李梅。

李梅是废品站的会计,比他小五岁,离过婚,带着一个十岁的儿子。

她不漂亮,身材微胖,但性格温和,说话轻声细语。



两个人认识是因为生意往来。林建国经常去废品站卖废品,一来二去,就熟了。

"老林,你一个人住?"有一次,李梅问他。

"嗯。"

"多大了?"

"42。"

"怎么不结婚?"

林建国沉默了一会儿:"没人愿意跟我。"

李梅看着他,眼神里有些复杂:"其实你人挺好的。"

这句话,让林建国心里一暖。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人这么说过他了。

之后的几个月,两个人走得越来越近。

李梅给他送过自己做的菜,他帮她修过家里的水管。

有一次下雨,他骑车送她回家,两个人在屋檐下躲雨,李梅突然说:"老林,你有没有想过,找个人一起过日子?"

林建国的心砰砰直跳:"你...你愿意吗?"

李梅低下头:"如果你不嫌弃我带着孩子..."

"我不嫌弃!"林建国激动得语无伦次,"我什么都不嫌弃!"

两个人就这么确定了关系。林建国觉得,自己的人生,终于要有转机了。

直到李梅提出要看看他住的地方。

林建国犹豫了很久,但最终还是答应了。

他提前把仓库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把床铺得整整齐齐,甚至还买了一束塑料花放在桌上。

那天下午,李梅来了。

她站在仓库门口,看着这栋破旧的建筑,眉头皱了起来。

"老林,这...这是你住的地方?"

"对。"林建国紧张地搓着手,"虽然破了点,但都是我自己收拾的,很干净。你进来看看?"

李梅走进仓库,环顾四周。

她看见那张用木板拼成的床,看见墙上的裂缝,看见屋顶用油毡纸补过的痕迹。

"老林,你在这儿住了多少年?"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20年了。"林建国说,"从1977年买下来,就一直住到现在。"

李梅转过身,看着他:"老林,我问你,你有没有想过换个地方?"

"想过。但是...这是我唯一的家。"

"家?"李梅的声音突然提高了。

"老林,这不是家,这是受罪!你看看这地方,连个像样的窗户都没有,墙都裂成这样了!你让我怎么住?你让我儿子怎么住?"

林建国愣住了:"你...你不愿意?"

"不是我不愿意,是这地方真的没法住!"李梅的眼泪掉下来了。

"老林,我知道你人好,但我不能让我儿子跟着你受这份罪。对不起,我真的做不到。"

"李梅..."林建国想拉住她。



"别拉我。"李梅甩开他的手,"我们不合适。你找别人吧。"

她头也不回地走了。

林建国站在仓库门口,看着她的背影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巷子尽头。他转身回到仓库,关上门,一个人坐在床上。

天渐渐黑了,他没有开灯,就坐在黑暗里。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突然站起来,从床底下摸出一瓶酒。

那是过年时别人送的,他一直没舍得喝。

他打开瓶盖,仰头灌了一大口。酒很辣,辣得他眼泪直流。

"老子就住这破仓库了!"他对着空荡荡的仓库吼,"老子对不起谁了!"

他的声音在仓库里回荡,带着无尽的委屈和愤怒。

那天晚上,他喝光了整瓶酒,醉倒在床上。

迷迷糊糊中,他梦见自己站在一栋漂亮的房子前,李梅牵着儿子的手,对他笑。

他想走过去,却发现自己的脚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醒来时,枕头又湿了。

04

2000年之后,林建国彻底断了找对象的念头。

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收废品上。

每天骑着一辆破三轮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收购各种废铜烂铁、旧报纸、塑料瓶。

脸晒得黝黑,手上长满了老茧,背也有些驼了。

45岁的人,看起来像55岁。

但他没有放弃这个仓库。

20多年过去了,这栋破败的建筑见证了他所有的辛酸和不甘。

他早已把它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不管多破,不管多寒酸,这是他的根。

周围的邻居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大家对他的印象都差不多:一个孤僻的老光棍,守着一个破仓库过日子。

有时候,他也会想:如果当年没有买这个仓库,人生会不会不一样?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都过去25年了,还想那么多干什么?

2002年的春天,一个消息开始在工业区流传。

"听说了吗?这片要拆迁了。"

"真的假的?这破地方还有人要?"

"听说是要建商业区,政府规划的。"



"那咱们能分多少钱?"

林建国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但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兴奋,反而心里有些忐忑。

拆迁?这个破仓库能值几个钱?

他找出当年那张1200元的收据和土地使用文件,在灯下仔细看了又看。

纸张已经发黄,边角都磨损了,但字迹还清晰。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合法的。"他喃喃自语。

接下来的几个月,工业区陆续有人来勘测。

穿着西装的人拿着图纸和测量工具,在各个地块上走来走去。

邻居们都在打听自己的房子能值多少钱。有人说十万,有人说二十万,众说纷纭。

林建国不动声色。他每天照常出去收废品,照常回到仓库,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但其实,他的心早就悬起来了。

2002年7月,拆迁办正式开始工作。

一个穿着白衬衫的年轻人敲开了林建国的仓库门。他打量着这栋破旧的建筑,眉头皱得很紧。

"你就是林建国?"

"对。"

"这房子是你的?"

"是。"林建国从怀里掏出那两张纸,"这是收据和文件。"

年轻人接过去看了看,表情有些轻蔑:"1977年的?这都多少年了。"

"25年。"林建国平静地说。

"你这房子,说实话,就是个危房。我们评估了,市场价也就五万块。这样吧,给你补偿六万,你尽快搬走。"



"六万?"林建国眼睛一瞪,"你开什么玩笑?"

"你觉得少?"年轻人冷笑,"你自己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破成这样,能给你六万已经很不错了。"

"这是我花1200块买的,住了25年的地方。你就给我六万?"林建国的声音提高了。

"你1200块买的是25年前。现在是2002年,物是人非了。"年轻人不耐烦地说,"你爱要不要,不要拉倒。"

"我不签。"林建国一把夺回那两张纸。

"不签?"年轻人冷笑,"那你就等着强拆吧。到时候一分钱都没有。"

林建国攥紧了拳头,死死盯着他。

年轻人被他的眼神吓了一跳,讪讪地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建国去街道办、拆迁办跑了好几趟。

他拿着那两张纸,一遍遍地说:"这是合法的文件,你们不能就给我六万。"

但得到的回应都差不多:"你那地方太破了,六万已经很多了。"

林建国不死心。他找了一个懂法律的老邻居帮忙看文件。

老邻居看了半天,说:"老林,你这文件是真的,而且这块地,好像挺值钱的。"

"值钱?"

"你看,这上面标的位置,好像正好卡在规划图的核心区域。我听说那边要建商业综合体,这种地方,寸土寸金啊。"

林建国的心跳加速了:"那我应该怎么办?"

"别签,坚决别签。他们肯定是想便宜打发你。你就拿着这两张纸,死守着,他们一定会来找你重新谈的。"

林建国听了这话,心里有了底。

他回到仓库,把那两张纸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铁盒子里,锁好,放在床底下最隐秘的角落。

"等着吧,我不急。"他喃喃自语。

05

果然,一个月后,拆迁办又派人来了。

这次来的是一个中年男人,态度比上次的年轻人好一些。

"林师傅,我们再谈谈?"

"谈什么?"林建国坐在床上,翘着二郎腿。

"你这房子,我们重新评估了一下,可以给你十二万,怎么样?"

"十二万?"林建国冷笑,"你们觉得我好打发?"

"林师傅,你这房子确实很破,十二万已经很多了。"

"那你们为什么从六万涨到十二万?"林建国反问。

中年男人语塞。

"我告诉你们,这地方,是我1977年花1200块买的。

25年了,我没有欠过任何人一分钱,这是我合法拥有的财产。

你们要拆,可以,但必须按照规矩来。"

林建国站起来,从床底下拿出那个铁盒子,打开,拿出那两张纸。

"这是收据,这是土地使用文件,都是正规的。你们想糊弄我?没门。"

中年男人看着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林师傅,你等消息吧。"

又过了半个月,拆迁办通知林建国去开会。

会议室里坐着好几个人,有政府的,有开发商的,还有评估公司的。

一个戴眼镜的老头主持会议,他让林建国坐下,然后说:"林师傅,你的情况我们了解了。你这块地,确实比较特殊。"



"怎么特殊了?"林建国问。

"根据最新的规划图,你这块地正好在商业综合体的中心位置。而且,你的产权文件是完整的,我们必须按照市场价来补偿。"

林建国心里一紧,但表面上不动声色:"那你们的意思是?"

"我们需要重新评估。不过这需要时间,你要配合我们的工作。"

"我配合。"林建国点头,"但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评估结果出来之前,我不搬。而且,最终的补偿金额,我要看到白纸黑字,盖了章的文件。"

老头沉吟了一下,点点头:"可以。"

会议结束后,林建国走出拆迁办大楼,看着阳光下的街道,心里涌起一种奇妙的感觉。

25年了,他第一次觉得,命运可能真的要转折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评估团队来来回回好几次。

他们拿着测量工具,在仓库周围勘测了无数遍。有人拍照,有人记录,有人翻看档案。林建国就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邻居们都羡慕他:"老林,听说你那块地值大钱了?"

"不知道,还在评估。"林建国淡淡地说。

"肯定不少!你这下发了!"

林建国笑了笑,没说话。

其实他心里也没底。这些年受的苦太多了,他已经不敢对生活抱太大的希望。

万一最后只是虚惊一场,那才是真正的绝望。

但不管怎样,他都要等到最后一刻。

夜里,他躺在那张睡了25年的木板床上,盯着屋顶发呆。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想起1977年那个秋天,自己第一次走进这个仓库的情景。那时候他才27岁,满腔愤怒和不甘,发誓要在这里扎根。

现在,他52岁了,头发白了一半,腰也直不起来了。这25年,他究竟得到了什么?

"别想了,等结果吧。"他对自己说。

2002年11月,拆迁办通知林建国,评估结果出来了。

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林建国的手抖了。

"明天下午两点,来拆迁办签字。"电话里的声音很平静。

"好。"林建国挂了电话。

那天晚上,他一夜没睡。他在仓库里来来回回地走,脑子里乱成一团。

第二天中午,他换上了最干净的衣服,把那两张纸装进塑料袋里,揣进怀里,骑着三轮车去了拆迁办。

拆迁办的会议室里,已经有几个人在等他了。桌上放着一个红色的文件袋,封得严严实实。

"林师傅,坐。"戴眼镜的老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林建国坐下来,双手放在膝盖上,紧张得手心全是汗。

"林师傅,经过我们详细的评估,你这块地的补偿方案已经出来了。"老头说着,拿起那个红色文件袋,"这是最终的补偿协议,你看一下。"

他把文件袋推到林建国面前。

林建国的手伸向文件袋,但颤抖得厉害。他深吸一口气,打开文件袋,抽出里面的文件。

06

文件是一式三份,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字。他翻到最后一页,看见了"补偿金额"那一栏。

但那一栏上面,盖着一张白纸。

"你揭开看看。"老头说。

林建国的手按在那张白纸上,停顿了三秒钟。

他的心跳得像要跳出胸腔,耳朵里嗡嗡作响。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见空调的嗡鸣声。所有人都看着他。

他咬了咬牙,猛地揭开了那张纸。

纸张翻开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林建国的眼睛死死钉在第一栏,货币补偿金额共计: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