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柳姗姗 彭冰
30秒内完成顾客身份判断、需求锁定与话术设计,介绍商品时语速稳定在每分钟120字,商品陈列的角度要精确到厘米……日前,在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累计备赛训练超1000小时的长春科技学院24级学生陈俪夫,在强手如林的零售项目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
这场技能国赛,吉林省共派出114名选手、104名裁判参加104个赛项的角逐,最终获得2枚金牌、3枚铜牌、29个优胜奖及优秀组织奖,实现了该省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金牌“零”的突破,这也是吉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今年以来,全省人社系统以落实‘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抓手,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立足产业需求,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提升劳动者技能素养。”吉林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人社部门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对标国赛、世赛标准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推动产教评有机衔接,培养了一批兼具高超技艺与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
据介绍,为发挥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用,吉林省将技工院校打造成为融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公共实训、技师研修、技能竞赛、人才评价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技能人才综合培养基地,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开展人才培养。
为破解技工院校招生难题,吉林省突破性将技工院校纳入高中阶段招生录取统一平台,解决了长期以来技工院校不能和中职院校在同一平台招生的问题,有力促进了技工院校招生工作。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有技工院校62家,在校学生5.6万人,年度招生2.3万余人,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2万余人次。目前,全省技工院校每年采取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培养,为吉林省高质量发展提供3万余名毕业生,毕业生省内就业率超过90%。
陈俪夫就是吉林省创新技工院校育人模式的受益者。
“学校采取‘岗、课、训、赛、证’一体化育人模式,搭建传授技能、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能攻关的平台。”长春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崔高嵩介绍说,该校将技术技能融通培养贯穿于人才全过程,通过打造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引进高水平师资,组建专家指导团队,引入先进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实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练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近年来,吉林始终将竞赛作为技能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类各级技能竞赛,全省已有54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847人获“吉林省技术能手”称号,近2000人晋升职业技能等级,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此外,吉林省持续健全技能人才政策体系,先后出台《关于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若干意见》《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打破技能人才发展的“天花板”,让技能人才有面子,用人单位增实效。
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吉林人社部门还广泛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十四五”以来,累计开展重点群体培训超119万人次,其中开展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近74万人次。
白山松水间,像陈俪夫一样的技能人才正不断涌现,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风尚向深处扎根。
来源:工人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