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硅谷AI研发精英,每周需工作100小时

0
分享至


新智元报道

编辑:艾伦

【新智元导读】在硅谷AI竞赛的风暴眼中,研究员与高管以「战时」强度奔跑:从Anthropic的深夜Slack,到DeepMind的「0-0-2」作息与难享之财;微软以AI自救仍难减负;OpenAI为遏止倦怠与Meta挖角被迫「停摆一周」。这是一场以天才、时间与心力为燃料的冲刺,推动突破,也将人推向临界点:灯火通明,平衡仍无解。

在中美前仆后继筚路蓝缕,争夺AGI「圣杯」的过程中,顶尖AI研究员们头顶耀眼光环,拿着超越体育明星的亿级高薪,背后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高强度脑力劳动。

每一个频繁更迭的全新SOTA模型的背后,都有一大批AI研究员,每周需工作100小时。

而这已是长期普遍现象,并不局限于硅谷某一家公司。

《华尔街日报》于前天的报道中,通过采访和调研,集中披露了硅谷这一现象。


环球同此凉热。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Slack聊天室里的深夜

在旧金山的一个深夜,Anthropic研究员乔希·贝特森(Josh Batson)揉了揉疲惫的双眼,再次放下手机——他已经没空刷社交媒体了。


Josh Batson

现在唯一能让他感到兴奋的是公司内部的Slack聊天频道:屏幕上滚动着同事们对大语言模型架构的新奇想法和实验结果,他忍不住一条条翻看,仿佛在汲取令人大脑兴奋的多巴胺。

他是硅谷核心AI研究员和高管群体的一员,而这个群体正经历着近乎无休的高压竞赛:为了追求超越人类智能的AI系统,他们不得不在看似永无止境的技术颠覆浪潮中争分夺秒。

在硅谷顶尖的AI实验室里,研究员和高管每周工作80到100小时早已成为常态,许多人将这种状态比喻为战时状态。

贝特森感叹道:

我们实际上是在尝试用2年时间完成本该20年才能实现的科研进展。

AI模型的非凡突破如今每隔几个月就出现一次,「这是当今世界上最有趣的科学问题」。

正是在这种使命感驱动下,他与同事们废寝忘食地训练模型、调优参数,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据他所言,要提前计划AI研发几乎不可能,因为模型训练的结果往往充满未知:

你经常在训练完成前并不确切知道会得到什么效果……直到部署到真实环境,你仍无法完全预料它会如何表现。

即便如此,他依然乐在其中。

在他看来,这种强度是值得的——构建符合伦理、对齐人类利益的AI愿景让一切付出都有了意义。

这位曾在21世纪20年代初彻夜研究病毒传播轨迹的科学家,如今把同样的激情投入了AI模型演化的竞赛中。

没有尽头的白昼与黑夜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进加州山景城的办公室时,谷歌DeepMind资深研究员马达维·塞瓦克(Madhavi Sewak)仍在键盘前伏案工作。


Madhavi Sewak

对于她和她的团队来说,时间仿佛失去了界限:身边的每个人似乎永远在工位上忙碌,从白天到黑夜几乎没有自然停下来的节点。

她时常目送那些普通职员在傍晚下班离开,而自己所在的小组依旧挑灯奋战,把办公室变成无眠的前沿实验室。

面对一波波新模型的迭代和竞品的追赶压力,她无奈地说:

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工作,强度极高,而且似乎没有任何自然停下来的节点。

她坦言,这种连轴转的节奏虽然让人身心俱疲,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但大家加班加点基本是出于自愿。

好奇心和危机感驱动着他们不停向前。

她说:

脑海中有无数创意在奔涌,而你清楚这是在和时间赛跑。

没人愿意让灵感搁浅,所以一有空闲就会继续钻研新想法。

这样的激情使得休息反而带来罪恶感,每一刻不在工作就仿佛在落后于人。

她打趣说,「996」都不足形容他们的工作强度——有初创公司的高管干脆把他们的作息称为「0-0-2」,意思是从午夜干到午夜,每周末只休息两小时。

当被问及如此拼命是否值得时,她露出一丝苦笑。

她承认,近来AI领域顶尖人才的身价节节攀升,许多同事身家早已千万甚至过亿,但几乎没人有时间享受他们的新财富。

她说:

我没看到谁的生活有任何变化。

没人抽出时间去度假……人们没有时间陪朋友、培养爱好,甚至没有时间陪伴自己所爱的人。

生活中只剩下工作而已。

微软的「第二班岗」

在微软总部,首席产品官阿帕娜·切纳普拉加达(Aparna Chennapragada)结束了一天的会议后,又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第二班岗」。


Aparna Chennapragada

作为负责AI产品体验的高管,她白天需要协调业务,夜晚则利用碎片时间亲自编写小工具,以提高团队效率——包括一个特别的浏览器扩展,每当她打开新标签页时,这个工具都会提示问:「有没有办法用AI更高效地完成当前任务?」

她深知,这场AI竞赛对管理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她经历过互联网泡沫和智能手机浪潮的洗礼,但依然感叹如今的AI热潮「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过去新技术从突破到大规模应用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久,而在这波AI革命中,不过短短几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就有九成在使用AI产品。

她形象地描述说:

研究突破与产品上线之间的时间间隔,如今几乎缩短到「从周四到周五」那么短。

研发和部署节奏之快,市场需求之大,让每家公司都在争先恐后地响应。

外界热议996工作制、甚至007式的全年无休,但她更提倡借助AI来应对爆炸性的工作量:

那种需要你24小时连轴转的工作,不该由你亲力亲为,应该交给你的AI去做。

在她的引导下,微软员工开始尝试把部分繁重任务交给智能工具处理,希望以此缓解人力的负担。

然而,即使有AI相助,她自己的工作日程仍被排得满满当当。

天才之战与过劳停摆

不久前的一个周末,在OpenAI旧金山办公室,加班的灯光首次熄灭了整整一周。

这是一场被迫的停摆。

原来,公司高层下令全体员工放假一周,让疲惫不堪的工程师们强制休息。

这一反常举措背后,是连续数月的疯狂工作与人才流失的阴影:Meta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MSL)正在挥舞巨额美元,挖角OpenAI的关键员工。

扎克伯格开出了上亿美元的惊人签约奖金,试图尽可能网罗顶尖AI研究员。

在这样难以想象的诱惑下,OpenAI已有资深研究员陆续跳槽。

光是六月末,一次就有四位华人核心研究员离开,Slack账号一夜之间变灰了。


这一幕让OpenAI的首席研究官陈信翰(Mark Chen)倍感警醒。


陈信翰

在发给员工的内部备忘录中,他用了近乎悲愤的语气写道:

我现在有种五脏六腑被人掏空的感觉,就好像有人闯进我们家把珍贵的东西偷走了。

事实也是如此,对于这些站在AI前沿的顶尖人才来说,他们的知识与创造力本身已成为了硅谷最宝贵的资源。

公司和个人都在竭力从有限的天才头脑中榨取每一天的价值。

然而人非机器,持续的高压最终引发了管理层对倦怠危机的担忧。

正如陈信翰在泄露的Slack消息中所承认的那样,这次停摆一方面是让员工「休养生息」,另一方面也是不得已的防御措施:趁所有人强制休假之际,Meta本打算进一步挖人,如果不采取行动,OpenAI可能遭遇不可挽回的人才流失。

这场「军备竞赛」般的人才之争,使得高强度工作本身成了一把双刃剑:既推动了AI的极限突破,也在无形中威胁着研发团队的稳定。

竞赛的代价

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AI领域的这场狂飙突进正在改写硅谷的工作文化:突破变得空前迅捷,加班成为习以为常。

但在一个又一个关于技术奇迹的故事背后,是研究者个人生活的停滞和透支。

过去被视作个人问题的过劳和倦怠,如今上升为企业不得不正视的战略风险,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人才大量流失,项目受挫,甚至令公司在竞争中一蹶不振。

然而,即便代价高昂,当下的AI竞赛仍在提速,没有多少人真正停下脚步思考这一切是否值得。

他们在竞相加速AI的演进,却让自己的生活节奏逐渐消失。

办公室的灯火依旧通明,键盘声昼夜不停,仿佛在宣告:

极客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但还鲜少有人找到了在这种时代中从容生活的办法。

参考资料:

https://www.wsj.com/tech/ai/ai-race-tech-workers-schedule-1ea9a11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到48小时,大陆同意郑丽文请求!民进党祸台十年,是时候做了结

不到48小时,大陆同意郑丽文请求!民进党祸台十年,是时候做了结

小影的娱乐
2025-10-31 14:45:29
0-1!豪门伦敦德比:9.2亿战舰惨遭5连斩 力助死敌7战6胜强势反弹

0-1!豪门伦敦德比:9.2亿战舰惨遭5连斩 力助死敌7战6胜强势反弹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2 03:31:11
娱乐圈最大瓜来了!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文艺大神”的遮羞布

娱乐圈最大瓜来了!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文艺大神”的遮羞布

小娱乐悠悠
2025-11-01 14:51:19
90天倒闭230家,多地关店老板跑路,毛利高达60%的生意也扛不住了

90天倒闭230家,多地关店老板跑路,毛利高达60%的生意也扛不住了

泠泠说史
2025-10-24 15:44:20
台湾网友质疑:我们日子过得明明挺好,为什么还要回归?

台湾网友质疑:我们日子过得明明挺好,为什么还要回归?

扶苏聊历史
2025-10-30 13:39:37
章泽天瘦得惊人,烫了头发后更放飞自我,和杜海涛摆拍

章泽天瘦得惊人,烫了头发后更放飞自我,和杜海涛摆拍

乡野小珥
2025-10-26 06:59:35
WTT冠军赛:王艺迪6-2险被逆转!张本美和救3局点惜败,0-2落后!

WTT冠军赛:王艺迪6-2险被逆转!张本美和救3局点惜败,0-2落后!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2 04:11:53
这次东京的电影节,曾经的女王怎么变成了唯唯诺诺的样子呢?

这次东京的电影节,曾经的女王怎么变成了唯唯诺诺的样子呢?

柠檬有娱乐
2025-10-30 11:37:06
中美达成共识,德国最先坐不住,180度转弯,唯独荷兰沦为了笑话

中美达成共识,德国最先坐不住,180度转弯,唯独荷兰沦为了笑话

健身狂人
2025-11-02 01:45:20
世界首家5万亿美元公司大公子 黄仁勋儿子:帮老爸工作有时很辛苦

世界首家5万亿美元公司大公子 黄仁勋儿子:帮老爸工作有时很辛苦

阿纂看事
2025-11-01 16:33:31
这次放弃新加坡,选择在马来西亚谈判,完全是新加坡自己作妖作的

这次放弃新加坡,选择在马来西亚谈判,完全是新加坡自己作妖作的

我心纵横天地间
2025-11-01 20:49:52
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而为中企送来订单

荷兰再出昏招,想用晶圆卡脖子,反而为中企送来订单

粤语音乐喷泉
2025-11-01 03:25:57
唐嫣罗晋被曝离婚传闻后,恶心的一幕出现了,答案早已一目了然

唐嫣罗晋被曝离婚传闻后,恶心的一幕出现了,答案早已一目了然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1 14:50:25
绍兴已有学校临时停课!最新提醒

绍兴已有学校临时停课!最新提醒

鲁中晨报
2025-11-01 19:27:04
24GB+1TB!华为新机公布:11月18日,即将上市!

24GB+1TB!华为新机公布:11月18日,即将上市!

科技堡垒
2025-11-01 10:34:52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乡野小珥
2025-10-27 11:08:35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花哥扒娱乐
2025-11-01 20:51:32
热议泰州夺冠:点球明显练过;业余赛事已是中国足球重要部分

热议泰州夺冠:点球明显练过;业余赛事已是中国足球重要部分

懂球帝
2025-11-01 22:25:12
西部排名又乱了:开拓者创NBA奇迹,勇士收大礼,8队排名互换

西部排名又乱了:开拓者创NBA奇迹,勇士收大礼,8队排名互换

篮球大视野
2025-11-01 15:06:02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09:52:04
2025-11-02 04:52:49
新智元 incentive-icons
新智元
AI产业主平台领航智能+时代
13761文章数 662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亲子
健康
手机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亲子要闻

子宫写真火遍法国!不去医院就可看性别,还能给胎儿“打印”一张脸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手机要闻

疑似OPPO Find X10被曝光:2亿潜望镜确认加持,其他厂商怎么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