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霜降之后,天气温度就会出现全面的降温,但是显然,和我们料想的还是有差距的,就比如南昌地区,这些天温度就已经在开始慢慢攀升,看来如今的天气是越来越难以预测了。
![]()
再过几天就是重阳节,而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此时的夏季风已经基本撤离,冬季风尚未完全乏力,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虽然在增强,但是南下的频率和强度还是不够,因此,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常常是天气晴朗、阳光和煦、能见度高的“秋高气爽”天气。这也是为啥,霜降之后,在南方很多地方,仍然会出现升温的一个情况。
不过这种升温的天气,随着重阳节的到来,可能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变化,尤其是这天的天气情况,它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接下来的整个的天气走势。农村老人就有提到“最怕重阳是晴天”,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晴天有啥预兆呢?
![]()
九月九日重阳节,此时正好是冷暖气团交汇的一个时间段,这个时候如果是出现阴雨天气,可能会导致秋雨的连续,如果这天出现太阳,则可能导致后续变得晴朗无云。
最怕重阳是晴天,为什么怕?重阳晴天有啥预兆?
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就是害怕重阳节这天出现了天晴的一个情况,那么为啥会害怕,其实农谚已经很直白了。
农谚一:重阳晴,一冬凌
这个农谚的意思就是,重阳这天是晴天的话,那么整个的冬季会特别的寒冷,而且冰凌遍布,在古代的时候,取暖的设备比较少,一个严寒的冬天意味着会比较的难熬,对老人和体弱者来讲,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同时,严寒的冬天,尤其是极端的寒冷天气,甚至还会冻伤越冬的一个作物。
![]()
农谚二: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这里说的是,重阳的时候,一般容易出现下雨,如果这个时候不下雨,就要看农历的九月十三,如果九月十三还没有下雨,那么冬天就会干旱少雪,意思就是雨水比较少。冬天不下雪的话,来年就可能面临春旱和病虫害,甚至是导致庄稼出现歉收。
![]()
农谚三:九月九日晴,万物一半收
这个说法更加的直接,意思就是九月九日出现了晴天,那么万物的收成不会特别的好,首先是秋季的作物,缺少雨水,生长的不是特别好,其次就是过冬的作物,天气出现干旱少雨,甚至没有雨雪,也会导致作物收成不佳。
![]()
从这些农谚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之所以说最怕重阳是晴天,本质上,并不是怕这个气候,而是对于未来天气走向的担忧,不管是遇到极寒的天气,还是遇到干旱的天气,都会影响到作物的一个收成,重阳节,作为秋收后,冬藏的一个重要节点,它的天气可以承上启下,也关乎着冬闲时节的一个顺利,以及来年春天的希望。所以害怕的本质,就是担忧粮食的一个收成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