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膳正要》中讲:“安乐之道,在乎保养。”
到了一定年纪,身体的状况,决定了生活的质量。
比起吃药治病,花钱受罪,不如保养防病,方能安享晚年。
《老老恒言》一书,是清代养生学家曹庭栋在75岁高龄时所写。
不仅被誉为“中老年人的养生宝典”,周作人也称其是可作为六十寿礼的好书。
儒风君精选其中8大养生金句,均是曹庭栋亲自实践得出,简单易行,句句是宝,赶快做起来!
![]()
1、春宜夜卧早起,逆之则伤肝;夏同于春,逆之则伤心;秋宜早卧早起,逆之则伤肺;冬宜早卧晏起,逆之则伤肾。
译文:
春季宜晚睡早起,否则伤肝;夏季与春季一样,否则伤心;秋天宜早睡早起,否则伤肺;冬天宜早睡晚起,否则伤肾。
感悟:
《千金方》有言:“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
人与自然密不可分,起居也要顺应四时变化,调整起居时间。
春天宜晚睡早起,适应生发之气,助养肝脏;
夏天宜晚睡早起,适应养长之气,护养心脏;
秋天宜早睡早起,适应收敛之气,润养肺脏;
冬天宜早睡早起,适应闭藏之气,保养肾脏。
合乎天时,起居有常,同时晚睡不超过11点,身体便可安然无恙。
2、步主筋,步则筋舒而四肢健;懒步则筋挛,筋挛日益加懒。
译文:
散步可舒展筋脉,强健四肢,久坐不动会致使筋脉痉挛,腿脚愈发僵硬乏力。
感悟:
常言道:“走为百炼之祖。”
人老腿先衰,越是疲于行走,越容易不良于行。
用进废退,避免久坐,坚持行走,腿脚才能抵御岁月侵蚀,始终强壮有力。
每日缓步走上七八千步,久而久之,气血流通,筋骨康健,心肺有力,体质也会日益优化。
![]()
3、早饭可饱,午后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虚。
译文:
早餐可以吃饱,午饭要吃得少一点,到了晚上更要节制饮食。
感悟:
《黄帝内经》有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饮食过量,消化吸收难度加大,便会伤及脾胃,百病丛生。
特别是晚餐后,活动量减小,多食极易导致脂肪堆积,代谢紊乱。
少食则少疾,早餐吃九分饱,午餐八分饱,晚餐七分饱才是刚刚好。
4、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所以养阳;时至子,阳气渐长,熟睡所以养阴。
译文:
每天午时,阳气渐退,小憩可以养阳气;每天子时,阳气渐长,熟睡可以养阴气。
感悟:
中医讲:“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睡好子午觉,利用阴阳转换养阳养阴,对身体大有裨益。
此外,子时(23点到1点)深度睡眠可养护肝胆经,午时(11点到13点)心经旺盛,午睡可促进心血管健康。
子觉建议11点前入睡,6到9小时为宜,午觉则不超过半小时,以免扰乱生物钟。
![]()
5、就寝即灭灯,目不外眩,则神守其舍。
译文:
准备入睡时要记得关灯,眼睛不受干扰,可使精神内守,睡眠安稳。
感悟:
《云笈七签》有云:“夜寝燃灯,令人心神不安。”
开灯睡觉,会持续刺激大脑,影响褪黑素分泌,导致失眠或浅眠。
而黑暗环境不仅能缩短入睡时间,还能调节昼夜节律,提高睡眠效率。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减少干扰,把觉睡好,比什么都重要。
6、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之妙药。
译文:
饮食合口,穿衣合身,就是养生的灵丹妙药。
感悟:
《履园丛话》中说:“烹调得宜,便为美馔。”
养生莫过于饮食,但吃喝之道,不在于大鱼大肉,努力加餐。
只要合口对味,简单的青菜豆腐,就能吃得舒心,吃出健康。
穿衣也是如此,不必过度追求奢华,服帖合身,寒暖得宜,便可却病无恙。
7、夏虽极热时,必着葛布短半臂,以护其胸背。
译文:
夏天即便是极度炎热的时候,也要穿好短袖上衣,护好胸部和背部。
感悟:
《黄帝内经》有云:“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不可失寒暖之节。”
肺俞穴在背,暑邪寒气入侵会导致肺气宣发不畅,引发感冒咳嗽。
故而夏季天气再炎热,也不可直接将胸背暴露于外。
尤其是老年人,更要小心护住胸腹和后背,防患于未然。
8、冬月足冷,勿火烘,脱鞋趺坐,为暖足第一法。
译文:
冬天脚冷时,不要烤火烘热,脱了鞋盘腿而坐,就是暖脚的极佳方式。
感悟:
俗话说:“诸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
脚离心脏最远,冬日最容易受寒气侵袭。
足冷则全身俱冷,一旦受寒往往会给身体埋下病根祸患。
盘腿而坐可通过自然聚热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烤火燥热伤阴,是冬季暖足的首选。
此外,也要穿保暖鞋袜、经常活动身体和睡前热水泡脚,来温补阳气,促进血液循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