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
夜幕下的“邯宝坊”。
![]()
“邯宝坊”内人流如织。
![]()
游客在“邯宝坊”内选购特产。
![]()
游客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购买小吃。
![]()
游客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购买枣糕。
![]()
游客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购买“成语文字烧”。
![]()
成语文字烧。
![]()
游客在“马老大”店购买小吃。
![]()
游客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上品尝糖葫芦。
![]()
游客在“糖田田”店购买食品。
![]()
游客在“马连昇”店品尝美食。
夜幕轻垂,邯郸道的石板路被烟火气浸润。灯笼次第亮起,与一旁的霓虹灯交相辉映,街巷里的香气成了最诱人的请柬,引着食客循味而来 。
路边小摊的油锅滋滋作响,煎面皮的焦香混着“成语文字烧”的醇厚弥漫开来。这款表面印着“胡服骑射”“邯郸学步”等成语的美食由米浆和蛋液制成,再在铁板上烙出金黄外皮,边缘微微卷起,咬一口外酥里软,米香在舌尖层层递进。不远处“胖妮熏鸡”店前排着长队,暖光下的熏鸡泛着琥珀色油光,香气袅袅勾人食欲。游客举着手机拍马连昇驴肉,切片的驴肉色泽酱红,经老汤慢卤八小时,肉质紧实不柴,纹理间都浸满了八角、桂皮等香料的复合香气,蘸一口蒜泥醋,鲜到骨子里 。
拐进街角的邯宝坊,另一番风味正浓。脱骨烧鸡是镇店招牌,经文火两小时慢卤,拿起一抖便骨肉分离,醇香四溢。酱牛肉切片纹理清晰,酱香渗透每一丝肌理,兼具嚼劲与酥嫩。货架上邱县蜂蜜红薯甜糯无丝,手工挂面细如发丝,都是食客打包带走的佳品 。
叫卖声、谈笑声与餐具碰撞声交织,邯郸道的味道里藏着古城的温情。从街头小摊到邯宝坊的匠心好物,这一口地道邯郸味,让食客在舌尖上细品到这座城的烟火与底蕴。
本报记者朱琰珺/文 范文平/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