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扣球声、哨声、掌声、欢呼声、声声入耳,一次次精彩的暴扣与滚翻救球,点燃了沪上全民健身的秋日热情。这个周末,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健身中心奏响悦耳的排球之歌。2025首届上海市气排球大奖赛在这里举行,两个比赛日里,来自全市16个区的34支代表队、近320名运动员,在53场激烈对决中决出五大组别前三名。
![]()
从“60 后”到“00后”,从前世界冠军、退役排球运动员到高校教师、金融白领,气排球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将不同年龄、职业的参赛者齐聚赛场,让比赛成为上海专业和业余排球人的大聚会?
气排球不问职业,人人皆是主攻。夺得混合组冠军的飞悦俱乐部队,是一支由专业和业余运动员组成的沪上老牌劲旅,队内拥有沙排前世界冠军徐林胤、入选过中国女排的秦思宇。然而,队长却是一名外企白领。“队伍推选我当队长,正是为了体现气排球这项运动的群众性基础。”程琦谦虚地表示。
![]()
从小,程琦是学校排球队的一员,尽管没有走专业路线,但排球早已融入他的生活。大学毕业后,他保持着每月回上海外国语大学打排球的习惯。“以前打室内排球难免会担心受伤,而气排球软、网低、场地小,十分钟就能上手。”程琦介绍说。作为一项新兴运动,气排球在上海的历史不过十余年,但上海气排球的队伍正在愈发扩大。今年全运会群众组比赛,程琦和老友徐林胤等人组队,代表上海市气排球项目男子老将组参赛,斩获季军,圆了自己的全运梦。
![]()
如今,终于盼来了属于上海排球爱好者自己的气排球大奖赛,这次程琦和队友组队参加混合组,俗话说,男女搭档、干活不累。程琦说:“大家底子在,赛前练个两三次就能配合,男生补扣球,女生强拦网,很有默契。”
作为沪上首次以“大奖赛”规格举办的群众性气排球赛事,本次活动由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组委会、上海市排球协会指导,五星体育传媒有限公司、虹口区体育局、虹口区体育总会、虹口区排球协会共同主办,不仅响应了国家“三大球”振兴计划,更折射出上海气排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态势。
![]()
气排球自2016年列入中国排协正式竞赛项目后,在上海呈“井喷式”发展。气排球已从社区公园“跳”进写字楼,不少企业把部门团建改成气排球联赛,既减压又高效。上海市排球协会数据显示,全市常态化气排球场馆已突破220片,较2019年增长3.8倍;参与人口约18.7万,占全市排球人口的42%,其中女性占比达54%,每周至少参与一次的活跃玩家超4万人。
![]()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体育教学部教授、排球国际级裁判王骏眼中,气排球的走红绝非偶然。“它隔着网、不接触身体,男女能同场竞技,既适合教职工放松,也能让学生圆一个‘扣球梦’。”作为上海最早开展气排球运动的高校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气排球课报名场面火爆。据王骏介绍:“以前女生怕发球手疼,觉得自己打不好,现在扣球、拦网都敢尝试,课堂氛围很燃,仿佛人人都有了‘排球女将’的气质。”据了解,上海外国语大学还设立了气排球训练基地,每周固定开展训练,不仅两次拿下上海市教职工气排球比赛冠军,更成为全市气排球爱好者的交流平台。
![]()
本次大奖赛不仅有民间高手同台竞技,更注入了专业基因。具备国际赛事执法经验的裁判员、国内权威规则专家、中国排球超级联赛技术官员共同参与,让业余赛事兼具专业性与观赏性。
据主办方介绍,未来赛事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增设校园组、公开组等组别,配套趣味体验、技能教学等活动,打造覆盖全市、辐射长三角的全民健身嘉年华。“气排球的低门槛,能为竞技排球储备庞大‘塔基’。”虹口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赛事搭建业余联赛与职业梯队的沟通桥梁,将真正推动“三大球”振兴落地,让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
原标题:《和前沙排世界冠军、前女排国手组队参加首届气排球大奖赛,普通人也能当主攻!》
栏目编辑:黄永顺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陶邢莹
题图来源:主办方
图片来源:主办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