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己私欲泄露国家机密,这种人跟“汉奸”又有什么区别?
原本以为这种的事迹只会出现在影视剧中,但没想到“艺术来源于生活”,有些人在巨大的诱惑下,不惜去背叛自己的国家。
![]()
昨天在官媒的报道中,又一间谍案被披露,海归留学生被境外间谍一步步策反。
看到这样的事例,让人不禁联想到董明珠几个前提起的“海归间谍论”,简直一针见血。
![]()
海归留学生被策反
案件的主角郝某,是个标准的“别人家孩子”,从小到大学习成绩就好,又去了海外攻读博士学位。
那时候的他想象的非常好,学成归国后在国内大展身手。
可因为他的研究方向涉及新材料领域,比较敏感,在国际会议发言申请上被拒了,眼看毕业可能受影响,郝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自称“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专员”的人主动找到了他。
![]()
这位“专员”说话特别客气,他跟郝某说他们关注到了他的学术潜力,可以帮他解决申请难题。
还跟郝某承诺能给他提供国际会议的“绿色通道”,甚至把他拉进了一个高端学术研讨群。
走投无路的郝某当时哪还有心思多想,只觉得遇到了“贵人”,赶紧答应了对方的帮助。
![]()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位“学术专员”对郝某关怀备至。
不仅帮郝某顺利搞定了申请,还会在群里每天分享各种“行业前沿报告”。
![]()
在郝某放松了警惕后,这位“学术专员”直接约他要线下见面。
“学术专员”以留学开销大为由,赠送给了郝某最新款笔记本电脑和一堆标注“内部参考”的期刊,还给郝某介绍了一份高薪兼职。
郝某当时还挺感动,只觉得对方挺大方。
![]()
可没想到在郝某临近毕业的时候,这位“学术专员”直接亮明了“间谍”身份,他威胁郝某跟自己“合作。
并甩出郝某之前在群里点赞敏感言论的截图,和转账记录,威胁郝某。
要是不同意,就会直接冻结他在海外的奖学金账户,还会以“学术不端”为由向学校举报。
郝某被逼得走投无路,最后签了一份“技术咨询协议”,成为了境外间谍安插的一枚“棋子”。
![]()
回国后的郝某,按照境外间谍的指令,凭借海归博士的亮眼履历,一路过关斩将应聘进入中央某部直属研究所。
白天他是勤勤恳恳的郝工,晚上却要帮间谍做事。
一开始他挺犹豫的,但是在金钱的诱惑下,郝某很快从被动妥协变成了主动泄密。
![]()
为了获取更多报酬,郝某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
他先后多次与境外间谍秘密接头,将5项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秘密级国家秘密以及14项敏感情报打包送出。
为了躲避侦查,他还用上了全套“反侦察装备”,不仅用加密设备存储情报,还专门通过复杂渠道洗钱。
![]()
郝某自以为手段高明,能永远逍遥法外。
但他不知道的是,国家安全部门早已通过数据监测、资金流向追踪等手段盯上了他的异常行为。
![]()
警方在搜到了确切证据后,对郝某第一时间进行抓捕。
当警方在他住所实施抓捕时,当场查获了郝某还没来得及传输的机密文件。
更让警方震惊的是吧,郝某竟然手绘了研究所的安防地图,标注出监控位置、出入口等关键信息,其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
![]()
证据确凿之下,郝某的间谍梦彻底破碎。
最终他因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原本光明的人生彻底沦为泡影。
这起案件的曝光,让半年前董明珠的争议言论再次引发热议。
![]()
“拒绝海归派?”
2025年4月格力召开股东大会,地点选在了珠海的碳化硅芯片工厂,会上董明珠不仅以超过 33 亿股的高赞成票成功连任董事。
当时71岁的董明珠在谈及人才战略时说:“绝不用海归派,因为里面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
当时这话一出,瞬间就炸了锅。
山西省海外回国年轻一代企业家商会直接要求她道歉,胡锡进等评论员也公开批评她的言论过于“狭隘”,不少网友更是给她贴上了 “偏见”“逆全球化” 的标签。
但了解格力过往经历的人都知道,董明珠这话其实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吃过大亏后的极端反应。
![]()
2020年,格力智能装备公司的前高管王某,竟然想把公司的高精度数控机床技术卖给外人,这波操作直接让格力丢了东南亚市场12亿美元的大订单。
同年,热力学研发中心的员工又泄露了核心的热传导参数,导致公司错失了欧洲一笔2.3亿元的政府采购项目。
接二连三的泄密事件让格力损失惨重,也让董明珠对技术安全变得极度敏感。
![]()
之后格力就开始调整人才策略,把公司里海归员工的比例从2019年的17% 一路压缩到2023年的3%,还在关键岗位实行了“三清政策”。
清掉有海外学术背景、跨国企业经历和国际专利参与记录的人员。
![]()
而且从数据来看,董明珠的警惕也并非多余。
国家安全部的数据显示,2018到2025年期间,涉海归的间谍案增长了67%,2024年破获的123 起间谍案中,有15%都涉及留学人员。
![]()
如今格力1.6万人的研发团队中“零海归”,却掌握着22项国际领先技术,用实力证明不依赖海归也能实现技术突破。
除此之外,格力还引入了“行为痕迹分析系统”,专门评估员工的忠诚度,从制度上严防死守保护信息不泄露。
![]()
不过我们对于国外引进人才这事也得客观一点,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当年钱学森先生也是海归,不照样成了“两弹一星”的功臣?
关键不在于是不是海归,而在于用人单位的审查机制到不到位,就像吃鱼怕刺就不吃鱼,不如学会怎么挑刺。
![]()
在这方面,华为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
华为他们的“动态背景审查”是定期更新的,要是发现员工突然和境外账户有大额资金往来,系统直接预警。
核心资料都用的是“数据防泄漏系统”,有人想用U盘拷贝?刚拔线文件就自动加密销毁了。
![]()
总的来说,董明珠的言论虽然因为过于极端引发了争议,但她对技术安全的重视值得肯定。
在大国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不能只盯着市场利益,还得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社会责任。
![]()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搞群体排斥,而是通过制度创新,构建一个“安全与开放并重、防范与发展协同”的人才生态。
只有这样,才能既避免“郝某们”的悲剧重演,又能让海归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毕竟对于国家发展来说,安全和人才缺一不可,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才是长久之计。
![]()
说到这儿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有些涉密单位的招聘流程越来越像“相亲”。
既要看学历家境,又要政治考核,最后还得实习期考察,你觉得这么严苛真的有必要吗?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