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黄 烨
抬头,摩登女郎在复古海报上浅笑嫣然;回眸,旗袍姑娘在钟楼下微笑合影……穿越百年时光,原来这么简单。
从“全民大戏”到“1921烟火市集”,从“摩登舞会”到“复古歌会”,还有“旗袍巷秀”“街头牌赛”“亲子嬉戏”……10月25日,位于嘉兴火车站南广场“翼时空·嘉兴1921”项目核心板块的“穿越1921”街区正式开街,一场跨越百年的“复古派对”向市民朋友敞开怀抱。
让老嘉兴的记忆“活起来”
站在嘉兴火车站南广场,年过七旬的嘉兴市文史研究馆特邀研究员王云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的家原来就在宣公弄4号,这一片是我长大的地方。”漫步在“穿越1921”街区,王云祥回忆着老嘉兴的故事。他对记者说:“这里不是单纯的复刻,而是让记忆鲜活起来,让历史和文化传承下去。”
沿着“北大街”,王云祥领着记者走进了嘉兴人熟知的“正春和”。对于老嘉兴人来说,去正春和布店买布是几代人的美好记忆。
“那时候正春和布店里,‘账台’到各柜台有一根根铁丝,铁丝上有一只只配有小木板的夹子,钱和发票夹在小木板上来回‘飞’,是布店的一道风景。”王云祥用手指了指,“你看,这里也有。”
正春和布店标志性的柜台、铁丝、布料,又一次出现在了大家面前。而如今的正春和,又和老布店有所不同。“以前嘉兴人说结婚前总要到正春和看一看。现在除了来这里买布料,大家还可以来购买新中式成衣、蚕丝被,未来还可以来量体裁衣。”正春和品牌运营负责人徐晟希介绍。
在正春和店铺旁,则是街区里的“非遗大集”,桑蚕、合香、木刻版画等非遗项目都在这里呈现,市民朋友可以沉浸式体验。
让市井烟火气闹猛起来
嫁接的时空里,烟火气也穿越而来。
舌尖上藏着“嘉”的味道,属于嘉兴的味道是什么呢?走进“1921烟火市集”,馄饨、包子等美食接踵而来。
在自媒体人陈八公看来,落锅面是每一个嘉兴人记忆深处的眷恋。于是,他在这里开了一家“八公面馆”。陈八公说:“上海有浇头面,苏州有过桥面,杭州有拌川,我觉得落锅面是嘉兴最有代表性的地标性美食之一。”店内有八仙桌、条凳,同样是复古风格。从10元的咸菜肉丝面到18元的白鸡面,一锅一面,热气腾腾的面条抚慰了南来北往的人。
南广场的歌舞声吸引了许多人驻足。除了年轻人上台,还有许多叔叔阿姨也领衔表演节目。“嘉禾舞池”中老年俱乐部负责人金亿榕站在一旁,对他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我们这群90后、00后老师,教了一帮50后、60后学生,每天都被他们的精神头给感染。”金亿榕带记者走进了“嘉禾舞池”,里面的装修酷似“百乐门”,中老年人在这里翩翩起舞,激情洋溢。
“我们就像穿越到电视剧里一样。”“环境好,氛围好。”穿着旗袍的阿姨们又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
更多新奇体验接踵而来
“穿越1921”街区就是一座“没有边界的大剧院”。
穿梭在街区,往日记忆从老嘉兴人的脑海中涌出,对应到了一条条街巷、一个个店铺、一张张海报之中。
从10月1日起,持续近一个月的“1921烟火市集”集结了十余种嘉兴传统小吃,让嘉兴市民对试营业的“穿越1921”街区有了“穿越”的初体验,随着街区的正式开街,更多店铺开张,更多新奇尝试出现。
“时光列车”已经就位,市民在这里可以体验“平行时空”的交错呼应,还能在“时空留影”和“时空绘画”中体验数字绘画的魔力。
越剧《梁祝·草桥结拜》《祥林嫂·洞房》、锡剧《珍珠塔·赠塔》……在文明戏院,袅袅戏腔飘荡而出。每个周末,戏院都是好戏连台,而平日这里则会化身为复古影院,循环放映经典老电影。
除了文艺演出,街区还准备了趣味街头牌赛和亲子互动游戏,适合全家老小一起参与,轻松有趣,笑声不断,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角落。
“翼时空·嘉兴1921”运营总监柯青表示,街区复刻了老嘉兴的“一街六巷”,经过考证复原了嘉兴的一些老字号布店、照相馆、米行、饭店等,通过演绎+文创+非遗+体验的综合业态,还原100多年前老嘉兴的市井烟火气,“把嘉兴火车站南广场打造成一个创新型的文旅目的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