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掉公务员第427天,我卡里只剩3.2万。
![]()
”昨晚刷到这条帖子,评论区瞬间炸锅——有人晒公积金截图,有人甩出年终奖短信,还有人直接甩话:出去容易,回来比登天难。
![]()
别急着笑,数据更扎心:去年250万人挤国考独木桥,0.38%的离职率里,九成只是换个“体制内马甲”,真正跳出去的不到一成。
说白了,不是不想走,是走不起。
先说钱。
体制外35岁是一道坎,HR嘴上说“经验优先”,心里算盘噼啪响:25岁小伙月薪8k肯加班,你35岁开口20k还得接娃。
公务员这边,工资条看着寒碜,可公积金偷偷帮你攒了第二套房,绩效拖半年最后还是到账,连取暖费都按时打卡。
一位前同事跳槽去互联网,第一年拿30万,第二年团队解散,赔偿金只够还房贷,第三年考回事业单位,笔试那天他发微信:外面飘得再高,落地才发现还是编制软。
再说人。
![]()
小城市饭局上,谁是什么级别一眼看穿:科长坐主位,企业老板只能挨着倒酒。
别嫌世俗,78%的县城居民把“公务员”写在择偶第一行,真不是势利——医保报销比例、娃进机关幼儿园、老人住院床位,全藏在身份里。
一位大姐离婚后再相亲,男方一听她“体制内退休”,立马约第二天喝茶,听说她退休金六千,笑得褶子都开了:以后不用给子女添麻烦。
有人杠:都并轨了,养老金还有啥优势?
别忘了过渡期保底+职业年金,同样工龄30年,企业退休拿4k,机关里6k起步,关键每年还跟着财政涨。
一位社保局朋友偷偷透露:并轨文件写得清楚,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中间十年“限高保低”,翻译成人话就是——早进来的不会吃亏,后进来的还有年金补,怎么算都比你多一根安全绳。
工作氛围更别比。
![]()
去年职场白皮书给了一组数:民企员工心理压力是体制内的2.3倍,PUA发生率高47%。
简单理解,你在私企群里@领导得斟酌表情包,体制内大家互称“老师”,下班手机一关,真没人半夜拉你回消息。
一位前字节跳动员工考回街道办,第一天准时五点关灯,她愣在座位:不用打卡下班?
同事拍拍她肩:回家做饭去,有事明天再说,她当场眼眶发热。
当然,也不是劝所有人死守。
真想闯,先问自己三句话:一、家里存款撑得住两年空窗吗?
二、专业技能是不是公司非你不可?
![]()
三、失败后有门路原路返回吗?
如果都摇头,老老实实把年度考核写好,把职称英语背完,把副科年限攒够,比看鸡汤有用得多。
毕竟,250万人抢的饭碗,真摔了,可没人给你留座。
所以,下次再看到“体制内辞职环游世界”的热搜,先翻翻评论里那些沉默的“后悔党”。
光鲜都是别人的,卡里的余额、娃的学费、老人的病房才是自己的。
铁饭碗也许不香,可它不会半夜把你踢下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