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一则微博让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成为舆论焦点。中国台湾歌手郑智化,这位以《水手》红遍大江南北的“轮椅歌王”,在微博上怒斥机场服务,揭开了无障碍设施建设中的“沟坎”。
当天下午,郑智化坐着轮椅来到机舱口,却发现升降车平台离飞机舱门地板有25公分的高度差。对普通人而言抬腿即上,可对靠轮椅代步的郑智化来说,这25公分宛如“天堑”。更令人气愤的是,升降车司机不肯调整升降板,导致郑智化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下连滚带爬地进入机舱。这尴尬又无奈的场景,通过郑智化的微博迅速发酵,引发网友热议。
![]()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尽管我国《残疾人保障法》早有规定,公共场所必须配备无障碍设施,但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有的盲道比迷宫还绕,有的坡道陡得能当滑梯,如今又冒出“25公分空中走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对残疾人而言,却是难以跨越的障碍。
![]()
深圳机场反应迅速,在郑智化微博下火速致歉,并表示已会同航空公司启动核查,还承诺将启用登机连接装置。这一系列举措,虽得到了网友的肯定,但也暴露出无障碍设施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
从硬件设施来看,部分无障碍设施设计不合理,缺乏人性化考量。比如一些公共场所的坡道坡度过陡,轮椅难以推行;一些电梯按钮位置过高,坐轮椅者无法触及。从服务流程来看,相关人员缺乏无障碍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面对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往往不知所措或敷衍了事。
![]()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网友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创意讨论,有人建议给升降车装个“自动调平系统”,有人提议开发“轮椅专用登机梯”。这些看似玩笑的建议,背后透出的是对残疾人平等出行权利的期待。
![]()
无障碍设施不是摆设,而是实打实的民生工程。它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温度,关乎着残疾人的尊严和权益。希望这次风波能让更多公共服务场所真正把“无障碍”三个字落到实处,让残疾人能像普通人一样,说走就走,不再为一道道“沟坎”而烦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