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你是不是也翻箱倒柜找出压箱底的厚衣服,一边闻着淡淡的樟脑丸味道,一边疑惑:明明前几天还在穿短袖,怎么一夜之间就冷得像是要入冬了?
![]()
没错,新一轮冷空气已经“到货”,正在自北向南影响我国。这次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实打实的“换季式”降温。
冷空气主力在哪?大风降温“重灾区”一览。
这次南下的冷空气,虽然实力不算顶尖,但也是个“精准打击”的高手。它的主要影响范围集中在华北、东北和黄淮等地。简单来说,就是北方的小伙伴们要特别注意了。
![]()
从25日开始,内蒙古等地已经率先“感受”到了冷空气的威力,气温下降了2℃到6℃。而这只是个开始。26日,内蒙古东南部等地将会出现5到6级的大风,同时,东北、华北地区将迎来明显的降温,幅度能达到4℃到10℃。
![]()
这意味27日,最高气温10℃线会向南推到华北北部。同时,最高气温在0℃以下的区域会明显增多,寒意更加刺骨。随着这股冷空气继续向东移动,降温的“主战场”将转移到东北东部,降温幅度在2℃到6℃。
降温之后,不少地方的最高气温可能会刷新今年立秋以来的新低。比如太原,明天可能会出现立秋后首个0℃的低温,而石家庄的最低气温也可能降至3℃,再创新低。早晚时分,那种寒意会更加明显。
![]()
哪里下雪,哪里阴雨绵绵?
除了大风降温,这股冷空气还带来了复杂的雨雪天气。
在北方,特别是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一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降雪。预计今明两天,这些地方的明显降雪还会逐渐东移。具体来看,今天,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青海南部、西藏东北部等地会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黑龙江西北部、青海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甚至可能出现大到暴雪。
而在南方,则是另一番景象。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今明两天仍将持续阴雨天气。虽然雨势一般不大,多以小雨或中雨为主,但这种湿冷的感觉,仿佛魔法攻击,穿透力极强,更让人觉得难受。
![]()
这次降温会持续多久?什么时候能回暖?
这大概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这波冷空气到底要“嚣张”到什么时候?
好消息是,这股冷空气的影响是短暂的。根据预报,在这股冷空气影响过后,也就是从28日到29日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进入一个缓慢回升的通道。之前气温偏低的状况会得到改善,很多地方的气温有望回归到正常水平,甚至还会略高一点。
具体来看,到了后天,象征温暖的最高气温20℃线有可能重新回到黄淮西部一带。像西安,昨天下午气温只有13.3℃,今天就能回升到17℃左右,凉意会有所缓解。
所以,眼前的寒冷只是暂时的,温暖的回归值得期待。
![]()
深度探讨:今年的秋天,到底去哪儿了?
“这天气也太不正常了!”“感觉直接从夏天跳到冬天了,秋天呢?”——这可能是最近很多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上周,这种“断崖式”的降温让很多人措手不及。周二,河南南阳的老界岭景区,迎来了今年第一场降雪,这比去年提前了将近一个月。由于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山岭两侧甚至早早出现了“一米之隔,分出两季”的奇特景观。
![]()
在山东、河北、山西,很多地方都受到了雨雪袭扰,大家提前感受到了往年11月甚至12月才有的寒凉。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已经不得不提早开始供暖。不少人都在感叹:今年的秋天去哪儿了?
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来自气象部门的数据分析显示:秋天,确实正来得越来越晚。按照气象学上传统的入秋定义,需要连续五天,日均气温稳定在10℃到20℃之间。但今年,夏天的“余威”持续了特别久,气温迟迟降不到符合秋天标准的地步。
以上海为例,直到10月19日,上海才正式宣告入秋,这比常年的平均入秋时间推迟了足足15天。
![]()
大自然的困惑:不止是人类,动植物也“凌乱”了。
这个迟来又短暂的秋天,打乱的不只是我们的生活节奏,连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们也显得有些“凌乱”和“困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桂花。秋天,本是上海等南方城市市民赏桂花的好时节,空气里都该是甜丝丝的。可直到本周,上海的桂花依旧开得稀稀落落。植物园的记录显示,今年的桂花,花期已经推迟了将近一个月。
专家解释,这是因为上海今年经历了长达161天的超长夏季。持续的高温像一把锁,抑制了桂花花芽的萌发。直到本周温度降下来,这把“锁”才被打开,桂花终于得以绽放。预计到本周末,上海将迎来桂花的盛花期,这也创下了近十年来上海桂花最晚的开花纪录。
![]()
更让人心疼的故事发生在更冷的东北。在黑龙江五常,很多人发现,有一些小燕子并没有如期南飞。它们为了取暖,停留在居民楼的门口,有些甚至不幸被冻死。
为什么这些燕子没有飞走?野生动物专家解释道,主要是因为前几天的天气还比较温暖,空中可以捕食的小虫子还很多。一些燕子,特别是今年繁殖的第二窝雏鸟,它们体能储备本就不太充分,于是产生了“错觉”,认为还可以再多停留几天,结果没想到降温来得如此迅猛和剧烈。
燕子南飞,可不是飞到我们国家的南方就完事了,它们要一路飞到东南亚,甚至更远的非洲。如此漫长的飞行,途中能量的补充至关重要。当气温骤降,昆虫活动减少,燕子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无法补充能量,就很容易在寒冷中死亡。虽然有好心的市民尝试投喂小米、虫子等,但燕子通常不会在地上啄食,人工喂食基本不现实。
同时,也请相信,这股冷空气只是个小插曲。再过一两天,温暖的阳光就会逐渐回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