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伽蓝记(散文)
作者/许致勃
【作家/诗人风采】
![]()
★许致勃,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退休前常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作品并多次获奖。退休后仍然喜爱写作常在报纸或网站发表文章,曾获中国散文网一、二、三等奖。曾连续17年参加全国高考评卷,有论文发表。西安市影评协会会员,西安市中小学影评协会理事,多次担任西安市中小学影评竞赛评委。《写作导报》、《读书报》特约撰稿人。有三部合著出版,多年次与人合作参加《中学语文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语文毕业复习特刊专版编写。
![]()
【作家/诗人作品】
洛阳伽蓝记(散文)
许致勃
![]()
八月过望,随同家人到洛阳一游,其中免不了到白马寺、少林寺去逛,因为这两个寺院确实太有名了,前者号称“中国第一古刹”,史载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求法,得佛经佛像,以白马驮回,遂建此寺,名曰"白马寺"。后者是"禅宗祖庭,功夫圣地;千年古刹,万世法门。"名传海内外。上午八点,我们坐车前往白马寺。这寺在洛阳城东,距今已有一千九百余年,是中国第一古刹。记忆中寺门并不高大,却自有一种庄严气象。门前两匹石马,低首垂鬃,似在默想千年前的风雨。它使人想起那迢迢万里而来的艰辛。白马驮经,本是极浪漫的事,然而想来那白马必是累得瘦骨嶙峋,蹄甲破碎,才将那经卷驮到东土。南宁青秀山观音禅寺,观音禅寺: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禅寺占地面积15亩。
矮小的寺庙大门依然如故,仍保持着古朴庄严的气息。但是不知是我疏忽了还是确实如此:寺门前不见了白马,替而代之的是左右两侧仅仅各有一尊石狮。烈日下游客们有举着伞,有戴着遮阳帽,有顶着衣物鱼贯而入。
![]()
寺内古木参天,投下斑驳碎影,本可稍得蔽荫,奈何游人摩肩接踵,加上参佛心切却无寻找纳凉之心。
院内基本上还保持着1984年我看到的规模,古朴典雅气势磅礴。我先看了看东西两边的钟鼓楼,然后依次观赏了大佛点、观音殿、大雄宝殿、接引殿和清凉台等,这些殿堂都焕然一新,虽然金碧辉煌却透着一股宁静与平和。
院里还有许多石碑和雕像,有古人留下的,如: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大金重修洛阳东白马寺塔记》碑,明嘉靖三年(1524)《重修白马寺塔记》碑,明天顺三年(1459)记载元明两代数人为狄仁杰著文立碑之事由的石碑等,还有当代新建的,例如日本友人为白马寺捐修的佛像纪事碑,带着厚重的历史和和平的氛围。
![]()
这里还发生了一件著名的,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朱士依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据记载,公元260年,在白马寺登上了戒坛的朱士依,长跪佛祖面前,成为中国汉人第一位正式受戒出家的和尚。这一事件标志着佛教在中国的正式传播和僧侣制度的建立,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实白马寺并不是很大,比起国内一些较大寺院,无论是寺院规模、还是庙宇建筑、还有佛像规模,都不是很显赫,甚至比现在新建的很多庙宇都要小得多。它的存在价值在于它沧桑厚重的历史、它丰富浪漫的故事和它的世界佛教史上作用与伟大意义,并承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但是,在它的东面还有一个,狄公祠是狄仁杰之墓与齐云塔与白马寺离一箭之地。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由白马寺重新修建的,有祠园、花园、墓园三部分,也很值得一看,只是时间有限难以成行。
![]()
白马寺不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寺内保存了大量
珍贵的文物和古迹,例如佛教建筑、雕塑和壁画,这些都是研究中国佛教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韦力天将的元代泥塑就尊奉在这个挂着“护国佑民”牌匾的伽蓝殿内)。
作为国际交流窗口,作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接待了来自印度、日本、泰国、缅甸以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家领导人如印度总统帕蒂尔(2010.05.29)、印度总理拉奥(1993.03.08)、佛教领袖和佛教弟子跟游客,增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
在白马寺有一点让我还能心气平和,就是香火气十分浓厚,但是焚的香大都是寺院里赠送的(也有自己在寺外掏钱买的)。每到一个殿堂前都有领香处,香客们可以随便索取,这跟其它有些寺庙漫燃铜臭气大相径庭。香客们诚信静气的祈福消灾,心境也平静坦然希望满满。我也为我的孙子默默地做了祷告。身旁跪着一老妪,双手合十,喃喃低语。声音在空殿前静静消散,竟有些惊心。她想是有所求的——或是为儿孙祈福,或是求自身病愈?佛却只是沉默,千年如一日的沉默。
变化最大的是紧邻白马寺西墙外建了一个泰国风格佛殿苑和缅甸佛塔苑,带着异域风情的建建筑特色,新颖别致,色彩鲜艳,跟东面的中式建筑风格截然不同。让我们不出国门,参拜了他国佛庙,这真有点儿让人喜出望外——毕竟看自家的寺庙太多了。
![]()
这里因为是新建的,浓荫较少,游客们还是顶着烈日,游兴不减。你看,拍照的人那么多,一个个都拿捏作势:一会儿严肃站着显得郑重其事,一会儿又伸颈侧目忸怩作态;一会儿又合十作揖虔诚礼拜,一会儿又俯仰生姿纵情表演。
十一点多参观完毕,又迫不及待的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忽然想起《洛阳伽蓝记》中描写佛寺盛况的句子:“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出得寺门,回望红墙上镶嵌的“白马寺”三字匾额,在骄阳之下中泛着金光。那对石狮子依然静立门前,默默看着人来人往,谁知道给多少游人带来福祉。这大概是参观的人越来越多,礼佛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吧。
归途上,车窗外田野苍茫,远山如黛。白马寺渐行渐远,终至不见。
2025.09.04
![]()
~~~~ 诗艺国际 ~~~~
文学殿堂,文友栖园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携手并肩,与时共进
欢迎长期赐稿,再现诗意生活
传统诗、词、曲、赋,现代诗歌
译诗,诗评,诗配画
文学理论
散文,随笔,杂文、小说
来稿请寄:153811241@qq.com
无限精彩,尽在【诗艺国际】平台!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
~关注,是一种支持;分享,是一种美德~

✾✾✾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