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头条”是运营商/通信人都在关注的高端IP
全球视野 / 深度有料 / 专注于TMT领域
设为星标,一起嬗变成长!
通信头条观察近日,央视《新闻联播》“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报道将镜头对准中国电信的量子科技进展。中国电信携“天衍”系列量子产品出镜,展示从硬件到应用的全链条突破。
量子计算依托“量子比特”的叠加特性,能够实现并行计算,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速度呈指数级提升。中国电信早在数年前就布局量子算力核心技术自主攻关,成为量子信息产业的“国家队”。
![]()
01 量子计算实现“维度跨越”,中国电信布局“超量融合”
2023年11月,中电信量子集团发布“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这一全球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台,实现了“天翼云”超算能力和176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能力的融合。
2024年12月,中国电信再次突破,推出国内单台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标志着我国量子计算硬件能力的飞跃。
2025年4月,“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入驻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SCNet,这意味着量子算力与国家顶级算力网络实现打通,为更多行业提供“超量融合”的算力支持。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物理体系上都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而超量融合的量子计算云平台正是量子计算走向实用化的主流形式。
02 从“量子优越性”到应用场景,天衍平台实现三级跳
“天衍”平台的“量子优越性”并非虚名。我国“祖冲之三号”发布,其处理“量子随机线路采样”问题的速度比目前国际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千万亿倍。
这一平台接入了一台24比特、两台176比特和一台504比特量子计算机,组成国内“规模最大”的88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集群。用户可通过“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直接访问这一集群,进行量子计算实验。
实际应用效果显著。在气象领域,中国电信与气象部门合作,将量子计算算法和经典算法融合,成功应用于降水量预测等复杂场景。在人工智能领域,平台通过将经典深度学习模型与量子计算相结合,开发了混合量子经典神经网络模型,提升了预测准确性。
平台还构建了覆盖“学、练、考、评、研”全流程的数字化教育引擎。学生可通过图形化拖拽或在线IDE完成编程实验,系统自动生成可视化报告,实现“所学即所用”。
03 量子算力赋能千行百业,多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
量子计算的价值正从“概念”走向“现实”。在金融领域,“天衍”平台的量子近似优化算法可秒级锁定最优投资组合,为量化分析注入“量子速度”。
在生物化学和材料制造领域,量子计算的应用也在不断探索中。通过量子模拟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周期有望大幅缩短。
平台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访问量已突破2700万,覆盖海内外50多个国家的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140万。
中电信量子集团已经推出包括自主可控的“天衍”系列量子计算整机交付和运营、基于云平台的多类型量子算力供给以及在教育、气象、电力、AI等领域的量子计算应用方案等多种产品和服务。
随着“天衍”平台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普通用户也将有机会体验量子算力的强大能力。中国电信计划到2025年,接入不低于五百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到2030年,平台将对接不低于1万量子比特的超级量子计算机。
量子算力正走出实验室,成为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关于通信头条
全球视野 / 深度有料 / 专注于TMT领域
你的点赞、转发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
56万从业者关注,通信路上,一起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