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个卖房故事(买房事故)。
有卖家2023年950w卖了一套广州天河区的自住房。
挂牌价从1050w降到950w,买主是90后,说是买来自住结婚用。
接着重点来了,过了几个月,银行突然通知卖家:买家断供了,卖家要不要考虑再买回来?
说买家可能为结婚用,有可能是炒房的,也可能遭遇了其他变故。
总之银行强调:买家只供了几个月就断供,人也已经联系不上
要是就按这么个节奏,这套房子的命运大概率是要进入法拍流程。
卖家2016年以500w入手,扣除各项成本,7年时间赚了400w
虽然没翻倍,这个收益真的也算不错了。
评论区更牛批的操作是53w买,980w卖的卖家,对方大概率拿了十几二十年。
![]()
吹牛比嘛?那倒还真不至于。
2012年前后,在广州工作,住的就是杨箕村的东方花苑大厦。
这栋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2005就已经能卖到8000+一平。
记得当时公司同事2011年买了一套该小区的二手房,均价12000+
刚去某二手房交易平台,查了查过去3年的成交价。
2023年最高价4.93w,2025年最低价是3.12w。
那就意味着一套100平的房子,短短两年要跌掉181w。
不过这个跌幅相对已经很低了,因为东方花苑大厦的地段非常棒。
距离广州地铁1号线、5号线的交汇点杨箕地铁站也就615米,步行不到10分钟。
学位对口是杨箕小学,升初中时的电脑派位组还有七中、十三中、铁一中学等强校。
虽然年份久了点,但地段、资源配套的buff属性拉满。
不过不管咋说,能卖在2023年,确实属于成功逃顶。
不过通过卖家的描述,其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房,适用于10年前的,真不一定适用于未来10年。
比如10年前,卖家卖的这套房当时就很抢手:
一是天河区核心地段新房、土地供应量极少;二是当时60后到90后四代人都在抢新房,供不应求。
就像夫子住过的东方花苑大厦,虽然旧是旧了点,但明显沾了地段为王、优质学区的光。
不过,2013-2021年的楼市盛况,太特殊了:
这是三代人,掏空六个钱包,用超高杠杆强力推动出来的大牛市。
现在不缺新房、旧房过时、土地供应多,房子没了稀缺性;95后、00后的接盘侠,对房子的观念也在变。
回到卖家卖的那套房,单看租金回报率。
房子年租金约10w,按3%的租金回报率,安全边际价是333w,按4%的租金回报率,安全边际价是250w
但最高点卖到过1050w,这得是多大的泡沫?
就像夫子,现在买房,优先考虑的都是租金回报率,升值?那就不是普通人该考虑的事儿,落袋为安是关键。
80后将集体迈入不惑之年,夫子也是85后,说实话对于房子已经没啥期待,卖房还行,买房?回购?都没意义的。
国际上通常的房屋租金回报率在3-4%,下面是租金回报率的计算公式:
(年租金收入/房屋总价)100%
夫子以前租住过的东方花苑大厦,106平房子的月租金,广州租房网挂的租价是6000块每月(咱假设100平也是这个租价)。
那按这个标准,100平高点、低点的房屋租金回报率分别为:
高点:(7.2万/493万)100%=1.5%
低点:(7.2万/312万)100%=2.3%
如果对标3%的回报率,安全边际是240万,如果对标4%的回报率,则安全边际是180万
当然,大家没必要激动,咱们情况特殊,国际通行的也不一定对。
聊到这儿,也跟大家说个冷知识,2025年6月,瑞银发布了中国住房调查报告,47%受访者的房子现价已经低于买入价。
根据北京大学2022年中国家庭资产配置调查,房地产占比超过70%,部分家庭超过90%
房价下跌导致家庭财富缩水,也会进一步加剧通缩。
所以,观察未来的经济走向、股市冷热,房价、家庭资产负债表是其中重要的风向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