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冷不冷,就看九月初十”是一句流传已久的民间谚语,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九月初十这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接下来的“三九”天(即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也会非常寒冷;反之,如果九月初十天气暖和,那么“三九”天可能就不会太冷。今天是2025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十,许多人都在关注这一天的天气情况,试图预测今年“三九”的寒冷程度。那么,今年的“三九”究竟会不会“冷到哭”呢?
![]()
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民间谚语虽然有一定的经验依据,但天气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单凭某一天的天气情况来预测未来几个月的寒冷程度并不完全科学。不过,谚语背后反映的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预报,今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北方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多地出现降温降雨天气,部分地区甚至迎来初雪。例如,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北部等地气温骤降,最低气温已跌破零度,而华北、黄淮等地也感受到明显的寒意。这种天气现象似乎印证了“九月初十冷,三九冷到哭”的说法。
然而,气象专家指出,冬季气温的走势与大气环流、海洋温度、北极涡旋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会显著影响我国的冬季气候。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处于中性状态,但部分机构预测今年冬季可能发展为弱拉尼娜事件。若拉尼娜形成,我国冬季气温可能偏低,尤其是南方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此外,北极涛动的变化也会影响冷空气南下的频率和强度。因此,今年的“三九”是否寒冷,还需综合更多气象数据来判断。
![]()
从历史数据来看,“三九”通常是全年最冷的时段。以北京为例,过去30年的气象记录显示,“三九”期间的平均气温约为-5℃至-3℃,极端最低气温可达-15℃以下。而东北地区更是寒冷,黑龙江部分地区的“三九”平均气温低至-20℃以下。如果今年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叠加拉尼娜效应,那么“三九”确实可能出现“冷到哭”的情况。尤其是南方地区,由于湿度较大,体感温度可能比实际气温更低,湿冷的天气会让人感觉更加难熬。
![]()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冬季气温的波动性也在增大。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过“暖冬”现象,甚至有些年份的“三九”气温高于常年平均值。例如,2020年冬季,受强暖空气影响,华北多地“三九”期间气温偏高,冰雪消融较快。因此,虽然今年的九月初十气温偏低,但“三九”是否真的“冷到哭”仍需持续关注后续的气候变化。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无论“三九”是否寒冷,提前做好防寒准备都是必要的。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群,更需注意保暖。建议在“三九”来临前检查家中的取暖设备,储备足够的御寒衣物,同时注意饮食调理,适当增加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强身体抵抗力。此外,冬季出行时需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极端低温天气下长时间户外活动,以防冻伤或其他意外情况。
![]()
农业生产方面,农民朋友也需根据天气预测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如果“三九”气温过低,可能对越冬作物造成冻害,尤其是南方的柑橘、茶叶等经济作物。建议提前采取覆盖、熏烟等防冻措施,减少损失。畜牧业也需加强防寒管理,确保牲畜安全过冬。
总之,“三九冷不冷,就看九月初十”这句谚语虽然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冬季气温,但它提醒我们关注自然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从目前的天气趋势来看,今年“三九”存在偏冷的可能性,但具体程度还需结合后续气象数据进一步分析。无论如何,防寒保暖、健康过冬才是最重要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