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一提到韩国,除了让人想到他们的“拿来主义”之外,估计最多的就是“辣白菜”,毕竟韩国人吃泡菜是在全世界都出了名的,但韩国的白菜卖的可不便宜。
比如2024年,由于天气的影响,韩国的白菜一颗就能卖到上百元人民币,因此韩国政府打开了从中国进口白菜的通道,没想到却让韩国网友破了大防。
那么,为何对白菜极为追捧的韩国对中国白菜却极为抵触?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路历程?
![]()
文化祭坛上的人质
在韩国,泡菜可不是一道简单的咸菜,它被赋予了太多意义——“国魂”、民族的象征,甚至成功申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典型的韩国家庭,一年到头消耗掉的白菜,少说也有六七十棵,多的能超过一百棵。可就是这日复一日的必需品,如今却成了一个神圣而又脆弱的符号。
今年的夏天对韩国白菜主产区江原道来说,简直是末日。先是持续40摄氏度以上的极端高温,把地里的菜苗烤得枯黄卷曲,就像被火燎过一样。紧接着,又是倾盆暴雨,这一来一回,高地白菜的产量直接锐减了四分之一。
![]()
危机一来,媒体的标题立刻充满了悲壮感,将这场供应短缺定义为“泡菜宗主国的耻辱”。社交网络上,民众的情绪更是被点燃。“饿死也不能吃中国菜!”这类激烈的言论随处可见。有人专门跑去超市,咬牙买下那棵天价白菜,拍照上传,称之为“爱国白菜”,配文是“再心痛,也得支持国产”。
电视节目里,有嘉宾振臂高呼:“就算是少吃泡菜,也不能吃别国的白菜!”餐厅老板们也嗅到了商机,纷纷在门口贴出告示,强调本店使用“100%本土泡菜”,顺便把相关菜品的价格上调了30%。
![]()
这种集体情绪并非空穴来风,《中央日报》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95%的受访者,都声称自己会抵制来自中国的蔬菜。
可吊诡的是,当这份文化自豪感被抬到至高点时,很少有人愿意提及一个尴尬的历史细节。有考证指出,如今被视为韩国国粹的泡菜技术,其源头或许能追溯到中国《诗经》里记载的“菹菜”,并在三国时期才传入朝鲜半岛。
![]()
经济病灶的显示器
如果把包裹在这棵白菜身上的文化外衣一层层剥开,只看冷冰冰的数字,它就像一台精准的医疗仪器,毫不留情地照出了韩国农业经济早已病入膏肓的现实。
一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在韩国本土,用来制作泡菜的白菜原料,成本价大概是每公斤90元人民币。而从中国进口的同类白菜,只要15块钱,整整6倍的差距。
到了批发市场,这个差距依然明显,中国白菜的批发价只有韩国本土白菜的四分之一左右。再看成品出口,韩国泡菜的出口单价为每吨4165美元,而中国同类产品的价格,只有韩国的七分之一。
![]()
保护主义的高墙,确实在几十年里维系了本土农产品畸高的价格,但也让整个产业失去了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次的天灾,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的病根,在于韩国农业基础的“空心化”。从2003年到2023年,这20年间,因为工业化不断侵占农田,韩国的白菜种植面积从7990公顷萎缩至3995公顷,几乎腰斩。
地没人种了,人也留不住,过去十年,韩国农业劳动力流失了超过一半。年轻人宁愿去城市里卷,也不想留在农村面对毫无优势的产业。
![]()
面对困境,韩国政府不是没想过办法,他们曾大力推广垂直农场这类高科技农业方案,试图用技术来解决问题。可结果呢?这种方案能耗巨大,生产出的白菜零售价比传统白菜高出80%到一倍以上,高昂的价格让市场根本无法接受。
更讽刺的是,当民众高喊着“保卫宗主国”时,贸易数据却揭示了另一个真相。2023年,韩国的泡菜贸易逆差额高达12亿人民币。市场上99%的进口泡菜,其实都来自中国,那个响亮的“宗主国”名号,在冰冷的贸易数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
社会言行的分离镜
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韩国的食品企业就是最佳演员。它们一边在媒体上高喊支持国货,一边却悄悄和中国山东、辽宁的工厂签订了加急订单。更有甚者,将紧急进口来的中国白菜,偷偷混合进“韩国产”的泡菜包装里进行销售,这早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民众的选择同样充满了矛盾,社交媒体上,为“爱国白菜”一掷千金的表演还在继续。但在现实中,一位家庭主妇,在超市的货架前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把一包中国产的泡菜放进了购物车。
![]()
她的理由简单又实在:“省下来的钱,可以给孩子买一套新校服。”在宏大的民族叙事面前,一个家庭的生存逻辑,显得更为真切。
数据的对比,则让这场社会剧的讽刺意味达到了顶峰。一边是高达95%的民调抵制率,另一边却是现实中,今年上半年,韩国从中国进口的白菜数量,反而逆势增长了34%。
当首尔大学的教授看到这一切时,便一针见血地指出,将一个白菜问题无限上升为民族信仰,不过是为了掩盖本国农业竞争力早已衰退的“遮羞布”而已。
![]()
结语
说到底,这场白菜危机,压根就不是一场关于食物的危机,它更像一场压力测试,考验的是韩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该如何重新校准自己的位置。
它迫使整个社会去直面一个核心问题:当文化上的自负,其成本已经高到普通人都无法承担时,这种自负本身,是否还具备任何现实意义?
![]()
出路,或许不在于更激烈的情绪化口号,而在于诚实地面对现实,在“身土不二”的文化理想与残酷的“生存逻辑”之间,找到一个务实的平衡点。
最终的答案,不在媒体的宏大叙事里,也不在政客的慷慨陈词中。它藏在无数个韩国家庭主妇们,每一次沉默而务实的选择里。
中国经济网2020-10-19《1棵白菜,79元!韩国人放弃腌泡菜了?进口泡菜九成来自中国→》
大江网2025-03-15《中国大白菜成减脂神器?韩国紧急进口16吨,网友破防:简直是耻辱》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