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蛊之祸发生、太子刘据自尽的时候,汉武帝66岁了。
在汉朝,这个年纪属于半截身子入了黄土。按理说,汉武帝应该尽早确立一个新太子。
可是汉武帝的太子之位居然空缺了整整3年,直到他70岁临终前3天,才急急忙忙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
刘弗陵就是汉昭帝,那一年他只有8岁。
俗话说主少国疑,正常情况下皇帝只要有得选,都不会立这个小的孩子当继承人。
而当时的汉武帝是有好几个成年儿子在世的。
他为什么放弃了所有的成年儿子,立8岁的汉昭帝呢?仅仅因为汉昭帝天赋异禀吗?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看看,巫蛊之祸后汉武帝活着的儿子都有谁。
![]()
01、燕王刘旦
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已经在巫蛊之祸中去世,次子齐王刘闳去世更早。
巫蛊之祸之后,汉武帝还活着的儿子里,年纪最大的就是第三子燕王刘旦。
刘旦的母亲是李姬,为汉武帝生了两个儿子,是汉武帝后宫当中生儿子最多的。
但是史书却记载她不得宠,最终的结局是“以忧死”。这在汉朝的史书里一般是被皇帝处死的委婉说法。
刘旦本人也不得宠,在汉武帝的儿子当中是多年的小透明。
汉武帝分封儿子为诸侯王的时候,他的二哥刘闳得到了富庶的齐国,他得到的却是紧邻匈奴、土地贫瘠的燕国。
![]()
刘旦大约也知道皇位基本上和自己无缘,所以把精力都放在了各种学问和游玩之上。
他的涉猎非常广泛,精通星历、数术、倡优、射猎,而且喜欢招揽游侠武士为自己所用。
那架势,基本上是奔着当富贵闲王去的。
可是巫蛊之祸发生之后,刘旦猛然发现自己成了在世的兄弟当中年纪最大的,正常来说轮到他当太子了。
他开始满怀期待,等待汉武帝召他回阔别多年的长安。
然而他一等,就是整整3年。汉武帝都69岁了,在汉朝这个年龄随时可能一口气上不来就去世了,可汉武帝却一点想立新太子的意思都没有。
刘旦一急,出了个昏招。
![]()
后元元年,也就是巫蛊之祸之后3年,刘旦向汉武帝上书,请求去长安护卫汉武帝。
正常情况下,汉朝的皇子长大封王之后就要离开长安去封地,无召不得离开。
能待在长安的皇子,不是太子就是未成年。
所以刘旦的言外之意很明确,这是在提醒汉武帝,不能再拖了,赶紧立他当太子吧。
汉武帝一辈子独断专行,晚年更是十分情绪化。
他一看到这个上书就勃然大怒,刘旦往轻里说是觊觎太子之位,往重里说简直是在盼他早死好继承大统。
他当场就把刘旦的使者斩杀了,随后又找茬削了刘旦封地的三个郡。
刘旦就这样上了汉武帝的黑名单,再也无缘储位。
![]()
02、广陵王刘胥
刘旦被淘汰出局之后,正常来说第一顺位继承人就该轮到汉武帝的第4子刘胥了。
可是刘胥却有两个硬伤。
- 其一,他是刘旦的同母弟弟。
正常来说皇位的传承是嫡庶有别、长幼有序。
在都是庶子的情况下,皇帝格外喜欢的那个皇子还有可能越过异母哥哥当太子。
可是一旦前面有个活着的同母哥哥,这个皇子能继位的可能性就几乎为零了。
就算皇帝为了提高他的地位,想办法封了他的母亲当皇后,嫡长子也是他的同母哥哥不是他。
他的继承权没有任何理由排在同母哥哥之前。
![]()
- 其二,刘胥本人扶不起。
有同母哥哥虽是劣势,但只要他本人足够优秀,活着足够得宠,皇帝还是有可能打破常规立他当太子的。
可问题是,刘胥既不优秀也不得宠。
刘胥或许从小就看清了,前面三个哥哥全没了的可能性太小了,皇帝基本上砸不到自己头上。
所以他从小就胡作非为,喜欢空手和野兽搏斗,喜欢吃喝玩乐,行事十分荒唐。
汉武帝对他根本不抱任何希望,自然也没有理由打破常规立他当太子。
![]()
03、昌邑王刘髆
刘旦和刘胥都被淘汰出局之后,接下来就该轮到汉武帝的第5子,昌邑王刘髆了。
当然这位昌邑王不是后来只当27天皇帝就被霍光废了的昌邑王,那位是他的儿子刘贺。
这位昌邑王刘髆,是大名鼎鼎、倾国倾城的李夫人的儿子。
李夫人是汉武帝晚年最爱的女人。她去世的时候非常年轻,汉武帝伤心不已,不顾皇后卫子夫尚在人世,以皇后之礼安葬了她。
汉武帝还把李夫人的画像挂在甘泉宫,时时怀念,并为了再见她一面请方士招魂。
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没什么真本事,却深得汉武帝信任,是卫青霍去病之后汉武帝晚年最重用的将军。
这简直是在对标当年卫子夫的娘家待遇。
![]()
刘髆作为李夫人的儿子,同时由于汉武帝的小儿子刘弗陵比他小大约十多岁,所以他长时间里一直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
自然深得汉武帝宠爱。
汉武帝还请了当世大儒夏侯始昌来当他的老师。而汉武帝的其他儿子都没有记载老师是谁。
巫蛊之祸后太子刘据自尽,汉武帝或许短暂地有过要立他当太子的念头。
不过当时巫蛊之祸造成的混乱太大,汉武帝又是要善后,又是发现太子刘据其实是冤枉的,要秋后算账。
那时候的汉武帝,显然不可能操心新太子的事。
这个时候,刘髆的舅舅李广利等不及了。
![]()
李广利是汉武帝晚年最受重用的大将,虽然战绩不佳但汉武帝也没有更好的人可用了,更别提他是李夫人的哥哥。
所以李广利位高权重,朝堂影响力极大。
他和丞相刘屈氂合谋,要想办法把刘髆扶上太子之位。
不过他们还没来及做什么,李广利就出征匈奴了。
一开始,这是李广利战绩最好的一次,一路行军一路胜利。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刘屈氂在长安被人告发诅咒汉武帝。汉武帝随机顺藤摸瓜查出刘屈氂和李广利图谋拥立刘髆之事。
汉武帝勃然大怒,把刘屈氂灭族,李广利全家下狱。
![]()
这时候的李广利还在前线打仗呢,听说全家人都进了监狱命在旦夕。他想要立个大功救家人,结果轻敌冒进,中了匈奴人的圈套。
7万大军全军覆没,李广利本人投降匈奴。
这是汉武帝在位期间最惨烈的失败。
刘髆有了李广利这个舅舅,显然也和太子之位无缘了。
根据史书记载,他是天汉四年成为昌邑王的,但没有具体记载他去封地的时间。
不过发生了这种事,他最晚也该在李广利投降之后就去了封国,再也不能留在长安了。
后来他死在汉武帝去世前一年,有些史书记载是和汉武帝在同一年去世。也就是说他连让汉武帝临终想起来的机会都没有了。
![]()
04、汉武帝为什么要立幼子刘弗陵
所以汉武帝为什么要让只有8岁的幼子刘弗陵继位,答案似乎不言而喻:没得选了,只剩下他了。
但是问题在于,刘旦因为得罪汉武帝上了黑名单的时候,已经巫蛊之祸之后整整3年了。
也就是说这3年来汉武帝但凡有一点要立他为储的可能性,他都不至于急到要请求去长安以试探汉武帝。
也就是说,刘旦当不上太子,不见得是因为这件事。他还有可能一开始就不在汉武帝的备选名单上。
而汉武帝如果不选他,自然也不可能选他的同母弟弟刘胥。
李广利是被巫蛊之祸第二年就投降匈奴的,所以刘髆早早出局了。
这也就意味着,汉武帝很有可能很早就看上刘弗陵了,只不过刘弗陵年纪太小他迟迟下不定决心,所以知道临终前才立刘弗陵当太子。
他究竟看上了刘弗陵哪里呢?
![]()
- 其一,刘弗陵天赋远高于几个哥哥。
刘弗陵的出身很有传奇性。他的母亲钩弋夫人怀胎14个月才生下他,而远古时期的圣君尧帝也是母亲怀胎14个月才出生的。
先不说这是误诊还是钩弋夫人有意造势,但起码当时的汉武帝把这事放在心上了,把刘弗陵视为祥瑞之子。
更重要的是,刘弗陵异常聪明,是所有孩子里最像汉武帝的。
虽然说三岁看老未必准,小时候聪明伶俐的孩子长大之后未必真的有能力。
但是汉武帝的前面几个儿子,刘旦和刘胥基本上都30多岁了,刘髆少说也有20岁左右。
这些孩子有没有能力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对于汉武帝而言,放弃几个年长的儿子选刘弗陵,相当于是放弃几个一看就平庸的可能性,转而去开有可能有惊喜的盲盒。
![]()
- 其二,汉武帝对托孤大臣很有信心。
汉武帝深知自己已经风烛残年,基本上等不到刘弗陵长大了。
刘弗陵的年纪显然不可能亲政。
所以在刘弗陵登基之后少说十来年的时间里,他与其说是把江山交托给刘弗陵,还不如说是把江山交托给托孤大臣团队。
而他身边就正好就正好有一批上好的托孤大臣人选。
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从十来岁开始跟在汉武帝身边将近30年,可以说是汉武帝“养成”的。
匈奴王子金日磾,作为匈奴人看似劣势,但他来汉朝太多年回不去匈奴了,他在汉朝最大的前途就是忠于皇帝。
御史大夫桑弘扬,是汉朝的“钱袋子”,从汉武帝当太子的时候就跟在汉武帝身边了。他可以作为朝堂的压舱石。
武将上官桀,有点战功但又不是多高的战功,正好适合辅佐皇帝。
![]()
汉武帝对这个托孤大臣团队应该是充满信心的。
他们都能力超群,又对汉武帝忠诚无比,会尽心尽力辅佐幼主。
他们各有所长,能够相互牵制,只要不出意外没有一个人可以一家独大,更没有一个人有篡位的能力。
可以说汉武帝此时对这个托孤大臣团队是寄以厚望的。
在他眼里,把皇位交给幼子刘弗陵,其实相当于在接下来十来年的时间里把朝堂托付给这个托孤大臣团队。
然后等到刘弗陵长大,亲政之后展现才能。
这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可能,比把江山交给那些年长的平庸儿子、一眼能够看到头强多了。
![]()
当然即便汉武帝主意已定,这依然相当冒险。没有人能够确定这几个托孤大臣会不会出问题,刘弗陵的成长是不是能够达到预期。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汉武帝一直到临终前3天才最终下定决心立刘弗陵为太子。
而从后来的发展来看,虽说刘弗陵的成长的确没有达到预期,英年早逝,几乎一辈子都是霍光的傀儡。
但是汉朝却向好处发展,最终迎来了汉宣帝时代的盛世。
所以说,汉武帝的这一选择,并没有按照他期待的路线发展,可是却得到了他的期待的结局。
这也算是一个成功的选择了。
你觉得是不是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