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马斯克的双线作战
埃隆·马斯克的野心从未局限于地球,他计划用123米高的巨型火箭将人类送上月球,让特斯拉车队实现“无人驾驶”,甚至宣称数百万现有车辆,可通过一次软件升级变身自动驾驶汽车。
这些看似科幻的场景,正与他面临的现实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美国监管机构成了他必须翻越的高墙。
最近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炮轰美国交通部长兼NASA代理局长肖恩·P·达菲,直言“让不懂火箭的人领导NASA会危及宇航员生命”。
![]()
这场争吵背后,是马斯克商业帝国与监管体系的正面碰撞,更何况特朗普政府时期任命的官员达菲,正直接管辖着马斯克的核心业务——从太空探索到地面交通。
与此同时,特斯拉悄然推出名为“疯狂麦克斯”的驾驶模式,允许车辆更激进地变道超车,甚至重现了此前被监管叫停的“闯停标志”行为,这一举动被业内视为对监管的试探。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宣布介入调查,要求特斯拉提交该功能的详细数据,而就在2022年,特斯拉刚因类似功能召回5万余辆车。
在创新与安全的平衡选择上,马斯克似乎选择了那个高风险的策略,他一边在财报会议上承诺“全自动驾驶将改变交通本质”,一边又与监管机构持续交锋。
这种矛盾姿态让长期观察者担忧,特斯拉投资者罗斯·格伯警告称,这种“与掌权者对抗”的行为可能让企业陷入险境。
![]()
创新与监管的拉锯战
马斯克的困局折射出科技狂飙时代的一个核心矛盾:当技术创新速度超越法规更新节奏,企业该如何自处?从太空到街道,这场博弈正在多个战场同步上演。
在太空领域,SpaceX的“星舰”虽完成11次测试,却屡次爆炸,而NASA要求的太空燃料加注技术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专家普遍认为,要在2028年前实现登月任务几乎不可能,但马斯克对达菲开放合同给竞争对手的提议反应激烈,甚至用梗图嘲讽官员。
这种态度背后,是SpaceX对NASA数十亿美元合同的依赖,也是NASA对SpaceX载人技术的依赖——双方既对抗又共生。
![]()
在地面交通领域,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始终游走在法规边缘,编程“类人驾驶”特性导致车辆容易违反交规,而“疯狂麦克斯”模式在政府停摆期间低调上线,更被解读为利用监管空窗期。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一边强调自动驾驶推广需“监管审批”,一边又让产品功能持续试探底线。
这场博弈中,中国观众或许会联想到国内新能源车企与监管体系的互动,但与马斯克的激进策略不同,中国企业更注重在合规框架内推进技术。
![]()
有分析认为,科技企业应当学会在创新与监管间寻找平衡点,而非将技术优势等同于规则特权。
马斯克的案例给全球科技行业敲响了警钟,真正的创新不仅要突破技术天花板,更要构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当特斯拉粉丝提醒“惹恼交通部会影响自动驾驶批准”时,或许正是对狂飙突进模式的一种反思,未来交通与太空探索的竞赛,终究是一场技术、商业与监管的马拉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